结肠癌患者 术后多喝蜂蜜
2010-09-13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大肠癌2007年在全球新发病例120万,死亡63万,这意味着,每三分钟有一人患上大肠癌,每九分钟有一人死于大肠癌。”,随着中国老百姓的饮食日益“西化”,我国城市居民结肠癌患者队伍正日益追赶直肠癌发病人数。
专家从疾病谱最新变化、患者经济账、癌症早期发现、术后料理四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大肠癌目前情况,专家提醒:肿瘤或多或少都与饮食有关,而让食物每日“穿肠而过”的肠子就更轻易患癌了。
结肠癌患者增多 与饮食因素有关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我国发病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部分大肠癌患者都是患直肠癌,而且以靠近肛门的低位直肠癌最为多见,这样导致切肛患者很多,术后成为"造口"病人,给生活带来较大不便。”潘志忠介绍。
他指出,与中国不同,在西方欧美国家,结肠癌患者则更多。“不能确切说什么原因导致两者差异,但我们认为或与饮食等因素有关。”他告诉记者,近年来研究调查发现,在我国部分大城市,已经出现结肠癌患者逐年增多,结直肠癌比例重新调整的局面。“我们推测,这很可能与大城市饮食结构越来越"西化"有关,因为结肠癌确实多发于吸入饱和脂肪多的人群中。”
据介绍,在结肠癌高发的欧美等国,人们天天饮食中脂肪含量约为60~120克,脂肪含量占总热量的近一半,并且以饱和脂肪为主;而结肠癌低发的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每人天天消费脂肪量为20~60克,只占总热量的十分之一,并以不饱和脂肪为主。当然,关于脂肪类型是否与结肠癌发病绝对相关,目前仍在进一步研究中。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饱和脂肪与肠道里的厌氧菌生长有关,这些细菌能产生引起结肠息肉和肿瘤的毒素。
“无论是结肠癌还是直肠癌,目前都没有医学上的有效防备措施,防备只能从日常饮食、作息、调整心态等方面入手,因为越来越多现象表明,此类肿瘤的发病确实与后天环境以及人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潘志忠介绍,植物纤维素缺乏也是导致大肠癌的一大诱因,在控制过多脂肪和蛋白质摄入外,市民应多进食富含植物纤维素的食物,如大米、小麦、红薯、玉米、大麦、高粱、燕麦等。新鲜蔬菜、水果、海带、紫菜也是很好的植物纤维素来源。此外,潘志忠指出,烟酒也是目前公认的致癌重要诱因。
精神因素也是致癌高危因素
“我们发现,精神因素也日益成为致癌高危因素,细究之下,不少患者都被发现心理压力巨大、情绪非常糟糕,临床认为,在离婚、亲人死亡等重大应激事件刺激下,假如不能很好地调整心态,确实有可能大大增加癌症发病风险。”他表示。
经济账:初诊约花3万多元人民币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一旦患者患上大肠癌,对于社会、家庭、个人都是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不少人因病致贫。”潘志忠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在美国,肠癌第一次初诊花销大概在4万美元左右,而中国大城市大型三甲医院,初诊费用也可能达到3万多元人民币。“这些都还只是指第一次的费用,根本不包括后续手术、放化疗、药物、康复等治疗费用。”他告诉记者,肠癌费用十分惊人,假如已经发生肿瘤向肝转移的情况,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则一个疗程就需6万多元。“如果进入肠癌晚期,则可能需要持续用多个疗程。”他说。
“公医、医保、自费患者都有,但无论如何,在治疗肠癌上,都面临一个严重的现实经济难题。”潘志忠表示,根据过去20年(上世纪70年代-上世纪90年代数据)监测统计发现,大肠癌在我国农村地区增幅约达10%,而大城市增幅则高达31%。“我们分析这与多因素相关,除以上提到的生活方式改变外,还与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诊断水平提高等有关。”
早期肠癌患者90%以上能治愈
“临床早诊率不到5%,这也是导致大肠癌治疗费用居高不下、死亡率难以降低的主要原因。”潘志忠表示,“如果通过医院或相关卫生组织对部分地区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则早诊率可提高到超过10%,由此可以降低肠癌发病率、死亡率,还可大幅减少治疗费用。”
但他表示,依赖医院完成广泛的高危人群筛查并不现实,更多还应依赖市民们自我检测发现。
“早期患者90%以上能治愈,如果是晚期则五年生存率不超5%。所以早发现早诊断对于预后疗效的提高非常要害。”潘志忠介绍,“大肠癌集中发病高峰约在50~60岁,男女比例稍有差别,有家族聚集发病现象,建议45岁以上高危人群定期做肠镜检查,如果结果显示没问题,则可以间隔五年再检查。”
专家向记者列举了多类高危因素或代表癌前、癌中病变的征兆如下:
过去曾罹患大肠直肠癌,并经手术治疗的患者;父母或兄弟姐妹曾罹患大肠直肠癌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曾接受胆囊切除手术、阑尾切除手术、或有盆腔放射史的患者;不明原因的肛门下坠感、大便不净或便频;便血或黏液血样便、黑便;有原因不明的腹胀、阵发性疼痛、痉挛疼痛;经久不消的腹部肿块;不明原因的肠梗阻。
术后喝蜂蜜 通便最简朴有效
潘志忠表示,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依然是目前应对大肠癌的主要方案。“如果患者耐受,手术切除肿瘤应作为首要选择考虑,在此基础上,如果患者已出现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则应配合进行化疗;如果是低位直肠癌,最好在术前就进行放化疗,可以让肿瘤缩小,以降低局部复发率,同时可以提高保肛的几率。”潘志忠表示。
他特殊提醒,结肠癌术后病人饮食调理非常重要。“应同其他胃肠道手术的病人一样,要遵医嘱给予饮食,饮食要以稀软开始到体内逐步适应后再增加其他饮食。”潘志忠提醒,术后不要吃过多油脂,可以进食谷类、鱼、鸡、蛋、瘦肉、蔬菜、乳制品及豆制品,以补充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但量不宜太多。
专家表示,如果是晚期肠癌病人,由于肿瘤恶性生长侵入肠道内造成肠道狭窄,不同程度的阻塞排便会减少患者对食物的吸纳。此时应让病人多喝蜂蜜水和吃香蕉、鸭梨等,其中以蜂蜜通便效果最直接有效。
专家从疾病谱最新变化、患者经济账、癌症早期发现、术后料理四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大肠癌目前情况,专家提醒:肿瘤或多或少都与饮食有关,而让食物每日“穿肠而过”的肠子就更轻易患癌了。
结肠癌患者增多 与饮食因素有关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我国发病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部分大肠癌患者都是患直肠癌,而且以靠近肛门的低位直肠癌最为多见,这样导致切肛患者很多,术后成为"造口"病人,给生活带来较大不便。”潘志忠介绍。
他指出,与中国不同,在西方欧美国家,结肠癌患者则更多。“不能确切说什么原因导致两者差异,但我们认为或与饮食等因素有关。”他告诉记者,近年来研究调查发现,在我国部分大城市,已经出现结肠癌患者逐年增多,结直肠癌比例重新调整的局面。“我们推测,这很可能与大城市饮食结构越来越"西化"有关,因为结肠癌确实多发于吸入饱和脂肪多的人群中。”
据介绍,在结肠癌高发的欧美等国,人们天天饮食中脂肪含量约为60~120克,脂肪含量占总热量的近一半,并且以饱和脂肪为主;而结肠癌低发的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每人天天消费脂肪量为20~60克,只占总热量的十分之一,并以不饱和脂肪为主。当然,关于脂肪类型是否与结肠癌发病绝对相关,目前仍在进一步研究中。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饱和脂肪与肠道里的厌氧菌生长有关,这些细菌能产生引起结肠息肉和肿瘤的毒素。
“无论是结肠癌还是直肠癌,目前都没有医学上的有效防备措施,防备只能从日常饮食、作息、调整心态等方面入手,因为越来越多现象表明,此类肿瘤的发病确实与后天环境以及人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潘志忠介绍,植物纤维素缺乏也是导致大肠癌的一大诱因,在控制过多脂肪和蛋白质摄入外,市民应多进食富含植物纤维素的食物,如大米、小麦、红薯、玉米、大麦、高粱、燕麦等。新鲜蔬菜、水果、海带、紫菜也是很好的植物纤维素来源。此外,潘志忠指出,烟酒也是目前公认的致癌重要诱因。
精神因素也是致癌高危因素
“我们发现,精神因素也日益成为致癌高危因素,细究之下,不少患者都被发现心理压力巨大、情绪非常糟糕,临床认为,在离婚、亲人死亡等重大应激事件刺激下,假如不能很好地调整心态,确实有可能大大增加癌症发病风险。”他表示。
经济账:初诊约花3万多元人民币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一旦患者患上大肠癌,对于社会、家庭、个人都是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不少人因病致贫。”潘志忠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在美国,肠癌第一次初诊花销大概在4万美元左右,而中国大城市大型三甲医院,初诊费用也可能达到3万多元人民币。“这些都还只是指第一次的费用,根本不包括后续手术、放化疗、药物、康复等治疗费用。”他告诉记者,肠癌费用十分惊人,假如已经发生肿瘤向肝转移的情况,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则一个疗程就需6万多元。“如果进入肠癌晚期,则可能需要持续用多个疗程。”他说。
“公医、医保、自费患者都有,但无论如何,在治疗肠癌上,都面临一个严重的现实经济难题。”潘志忠表示,根据过去20年(上世纪70年代-上世纪90年代数据)监测统计发现,大肠癌在我国农村地区增幅约达10%,而大城市增幅则高达31%。“我们分析这与多因素相关,除以上提到的生活方式改变外,还与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诊断水平提高等有关。”
早期肠癌患者90%以上能治愈
“临床早诊率不到5%,这也是导致大肠癌治疗费用居高不下、死亡率难以降低的主要原因。”潘志忠表示,“如果通过医院或相关卫生组织对部分地区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则早诊率可提高到超过10%,由此可以降低肠癌发病率、死亡率,还可大幅减少治疗费用。”
但他表示,依赖医院完成广泛的高危人群筛查并不现实,更多还应依赖市民们自我检测发现。
“早期患者90%以上能治愈,如果是晚期则五年生存率不超5%。所以早发现早诊断对于预后疗效的提高非常要害。”潘志忠介绍,“大肠癌集中发病高峰约在50~60岁,男女比例稍有差别,有家族聚集发病现象,建议45岁以上高危人群定期做肠镜检查,如果结果显示没问题,则可以间隔五年再检查。”
专家向记者列举了多类高危因素或代表癌前、癌中病变的征兆如下:
过去曾罹患大肠直肠癌,并经手术治疗的患者;父母或兄弟姐妹曾罹患大肠直肠癌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曾接受胆囊切除手术、阑尾切除手术、或有盆腔放射史的患者;不明原因的肛门下坠感、大便不净或便频;便血或黏液血样便、黑便;有原因不明的腹胀、阵发性疼痛、痉挛疼痛;经久不消的腹部肿块;不明原因的肠梗阻。
术后喝蜂蜜 通便最简朴有效
潘志忠表示,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依然是目前应对大肠癌的主要方案。“如果患者耐受,手术切除肿瘤应作为首要选择考虑,在此基础上,如果患者已出现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则应配合进行化疗;如果是低位直肠癌,最好在术前就进行放化疗,可以让肿瘤缩小,以降低局部复发率,同时可以提高保肛的几率。”潘志忠表示。
他特殊提醒,结肠癌术后病人饮食调理非常重要。“应同其他胃肠道手术的病人一样,要遵医嘱给予饮食,饮食要以稀软开始到体内逐步适应后再增加其他饮食。”潘志忠提醒,术后不要吃过多油脂,可以进食谷类、鱼、鸡、蛋、瘦肉、蔬菜、乳制品及豆制品,以补充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但量不宜太多。
专家表示,如果是晚期肠癌病人,由于肿瘤恶性生长侵入肠道内造成肠道狭窄,不同程度的阻塞排便会减少患者对食物的吸纳。此时应让病人多喝蜂蜜水和吃香蕉、鸭梨等,其中以蜂蜜通便效果最直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