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种类 > 乳腺癌 > 乳腺癌治疗 >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 在探索中前行.

2019-01-18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三阴性乳腺癌在西方人群中占全部乳腺癌的10%~15%,尤以非洲裔人群多见,亚洲发病率为7%~19%。三阴性乳腺癌具有侵袭性较强、术后复发转移风险高、疾病进展快、内脏转移风险高等特点,并缺乏内分泌治疗、抗HER2靶向治疗的机会,因此,目前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治疗的瓶颈,也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今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

  1、铂类药物可能更具优势

  三阴性乳腺癌常伴有BRCA1通路的失活。由于BRCA1基因与DNA双链的断裂修复有关,而铂类药物可与DNA双链交联,导致DNA双链断裂,阻碍DNA复制、转录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所以铂类药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可能更有效。目前有关报道纷繁复杂,入组患者的标准和用药方法各有不同,但缺乏可改变临床策略的大规模Ⅲ期临床试验结果。201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顺铂单药(75 mg/m2)新辅助治疗Ⅱ~Ⅲ期三阴性乳腺癌(28例)的研究。结果显示,6例(22%)获得了pCR,其中包括遗传性BRCA1突变的患者,18例(64%)获得临床性的完全或部分缓解。BRCA1表达下降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对顺铂治疗敏感性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有望用于预测顺铂疗效。

  2、白蛋白结合紫杉醇疗效初显

  白蛋白结合紫杉醇是新一代的紫杉类药物。基础研究显示,白蛋白结合紫杉醇其抗肿瘤作用机制部分通过特异性的与gp60和caveoline-1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转胞作用,而三阴性乳腺癌往往caveoline-1高表达,因此白蛋白结合紫杉醇可能对三阴性乳腺癌更有效。北京肿瘤医院与美国Duck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白蛋白结合紫杉醇+卡铂一线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的Ⅱ期临床试验,目前已入组数十例患者,初步结果显示了较高的临床获益率及有效率,且耐受性好。

  3、大剂量化疗不容忽视

  大剂量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作用一直没有定论。几项回顾性研究表明,以环磷酰胺和塞替哌为主的大剂量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显示了一定的疗效。Rodenhuis等比较了FEC方案与FEC方案序贯HDC方案(环磷酰胺6 g/m2+塞替哌480 mg/m2+卡铂1600 mg/m2)的疗效,发现HER2阴性患者可从大剂量化疗获益而阳性者则没有获益。另一项临床研究(WSG AM01试验)将高危乳腺癌患者(转移淋巴结>9个)随机分组,给予密集EC方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大剂量化疗(表柔比星90 mg/m2+环磷酰胺3 g/m2+塞替哌400 mg/m2)治疗;或相同EC方案序贯密集CMF方案(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脲嘧啶)。结果表明,以烷化剂药物为主的大剂量化疗能延长高危乳腺癌患者的PFS和OS,且获益最多的是年轻患者。

  因此,对于三阴性乳腺癌,大剂量化疗仍然是临床研究的方向,根据目前研究结果及相关资料,以烷化剂类药物为主的大剂量化疗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中是有效的。北京肿瘤医院设计的一项关于大剂量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160例)的初步结果显示,未绝经的年轻患者、激素受体阴性及内脏转移的患者更易从大剂量化疗中获益。

  4、新药新希望

  伊沙匹隆是第一种埃博霉素类药物,与紫杉类有不同的微管结合位点,因此对紫杉类耐药者仍有活性。伊沙匹隆治疗蒽环类、紫杉类和卡培他滨耐药转移性乳腺癌的Ⅱ期临床研究(081试验)结果显示,中位PFS为3.1个月,中位OS为8.6个月。另两项Ⅲ期临床研究(BMS 046/048试验)表明,对蒽环类、紫杉类和(或)卡培他滨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包括三阴性乳腺癌,伊沙匹隆联合卡培他滨均有一定疗效,但3/4级不良反应明显增加。

  Eribulin是一种新型非紫杉类微管动力学抑制剂,可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2010年ASCO年会上,Twelves报告了Eribulin治疗既往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的Ⅲ期临床研究(EMBRACE试验)结果,与接受医生选择治疗组(254例)相比,Eribulin治疗组(508例)患者的中位OS(13.12个月vs. 10.65个月,P=0.041)、中位PFS(3.7个月vs. 2.3个月,P=0.14)、有效率(12% vs. 5%,P=0.005)均得到显著改善。安全性方面,3/4级血液学毒性和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

  这些新药是否能给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尚待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证实。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