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预防 > 饮食防癌 >

嗅觉失灵勿掉以轻心 须防颅内肿瘤

2009-07-14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鼻子可以呼吸通气,可以发声共鸣,还可以嗅辨香臭。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可能丧失嗅觉却不予重视,认为它可有可无。专家指出,嗅觉的正常存在意义非凡,一旦失去可能是颅内、鼻腔病变或精神疾病的前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除了病变导致严重嗅觉削减外,随着人类部分身体功能退化、自然年龄老化以及现代都市人群接触有害气体较多等因素影响,人的嗅觉确实有越来越减弱的趋势,这不利于人类敏锐感受外界环境,闻不到花香、菜香的生活质量势必大打折扣,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保护嗅觉,少接触有害气体,有炎症要赶快治疗。”专家提醒。

  嗅觉失灵

  察觉不到煤气泄漏

  退休的卢阿姨(化名)今年66岁了,她近两年来双侧鼻子的嗅觉逐渐丧失,有时伴有头痛发生,家人多次劝她到医院进行检查,她总说:“不就是鼻子闻不到香臭嘛,没啥大不了的。”不愿去医院检查和治疗。一天,家中突然煤气泄漏,因嗅觉失灵,卢阿姨完全没有察觉,幸亏隔壁邻居闻到煤气味前来敲门才避免了一场灾祸。这场虚惊之后,卢阿姨总算肯去医院就医,经检查发现,卢阿姨患有“嗅沟脑膜瘤”。手术切除肿瘤后,她的嗅觉逐渐恢复。

  “卢阿姨这种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这样的患者我们经常会遇到。”接诊专家、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董玉礼教授表示,千万不能认为失去嗅觉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因为它往往不是一个独立的病状,而多半是由外力大力撞击等意外或某种疾病造成。“嗅觉只有在人的左右两边嗅觉神经都受损后才会完全消失,临床绝大部分人群属于部分嗅觉丢失,检查发现很多是由于脑部肿瘤或鼻腔鼻窦肿瘤压迫导致的。”他说。

  特别

  提醒

  嗅觉失灵 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董玉礼提醒,一旦感觉自身嗅觉失灵,应及早就诊。如果发现及时,部分嗅觉障碍可以得到治愈或改善。“首先应到专科进行检查,对嗅觉实施评估,仔细检查上呼吸道,特别是鼻咽部及副鼻窦,确诊鼻腔有无阻塞性疾病;如果经一段时间治疗和观察,病情仍无改善或嗅觉进一步减退,则应进一步检查,包括鼻窦CT,以排除其他可能原因,如鼻窦炎、早期鼻息肉、嗅神经肿瘤等,然后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专家强调,如果起病时间太久,嗅觉上皮的损害或发展为不可逆,此时哪怕疏通鼻腔、治好疾病,也不一定能恢复嗅觉。

  都市人群嗅觉能力普遍下降

  董玉礼介绍,“发展到今天,人类的很多身体感觉功能已经逐渐退化,嗅觉就是典型。人的嗅觉在哺乳动物中是非常迟钝的,因为人不再需要依赖嗅觉去寻找食物。嗅觉使用越少,会导致人对自身出现的嗅觉障碍越不敏感,但一旦嗅觉真正失去,就可能在现实中造成很多不良甚至危险后果,如误吃已经过期的食物、觉察不到煤气泄漏的气味、享受不到‘色香味俱全’中‘香’的愉悦。”他表示。“所以嗅觉对于人来说并非可有可无,它直接关系着人的健康、安全以及生活质量。”专家表示。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