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分期分型
2009-07-16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食管癌的分期分型主要目的是有利于治疗,通常将食管癌分为早、中、晚三期表示病情的轻重,早期仅是局部病变,通过西医手术基本可以治愈,在食管癌的分期分型上主要侧重西医分型。确诊的食管癌患者中以中晚期患者为主,且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手术根治切除率及3年生存率均低,预后差。通常取中西医各自优势,中西医联合治疗。
一、西医对食管癌的分期分型
按照部位分型:对食管癌患者内镜下及手术中按部位分上、中、下三段,上段指食管入口至主动脉弓上缘平面为界, 中段以主动脉弓上缘至肺下静脉下缘为界,下段由肺下静脉下缘至胃贲门处。
内镜分型5早期分为平坦型、凹陷型、隆起型;中晚期分为肿块浸润型、肿块型、溃疡型、溃疡浸润型、周围缩窄型。
病理组织学分型:鳞癌、腺癌、腺鳞癌。食管癌病理组织学分型以低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为主,共占83。93%,。内镜下分型以肿块浸润型多见。而病理组织学分型以低、中分化鳞癌为主。
临床治疗一般多可区分为局部型、局部转移型(肿瘤已侵犯至食管以外或附近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型。
二、中医对食管癌的分期分型
食管癌属于中医“噎膈”范畴,其发病与痰瘀交结、脾肾亏虚有关, 治疗原则为除痰祛瘀、健脾益肾补气。 在治疗方面, 先察其标本虚实, 抓住痰、瘀、虚这主要病理。
病程初起或体质强壮者, 宜以理气除痰、袪瘀解毒为主、辅以健脾益气; 久病则多有体虚衰弱, 久病及肾,治疗上宜以健脾益肾为主。
(1)痰湿内阻者, 症见吞咽梗阻, 进食不畅, 胸隔痞闷, 伴有胸痛隐隐, 疲倦乏
力, 纳呆, 大便溏, 舌质淡胖, 苔白腻, 脉滑。 治宜健脾理气, 燥湿化痰。
(2)气滞血瘀者, 症见进食梗阻,食不得下, 甚至水饮难下, 食后即吐, 吐物如豆汁, 胸隔疼痛或痛连肩背, 便如羊屎, 形体消瘦,面色晦暗, 肌肤甲错, 舌质暗红, 或有瘀点瘀斑,苔薄黄, 脉涩或弦细。 治宜治宜理气化痰, 活血袪瘀。
(3)津亏血枯者, 症见进食梗涩难下, 甚至水饮难咽, 形体消瘦, 口干咽燥, 五心烦热, 大便秘结, 舌质红干, 或带裂纹,无苔或薄黄苔, 脉弦细。 治宜养阴生津, 补血润燥。 (4)晚期食管癌气虚阳微者, 症见饮食难下, 泛吐清涎, 形体消瘦,面色泛白, 形寒肢冷, 面浮足肿, 舌质暗淡, 苔薄白, 脉沉细。 治宜健脾益肾, 温阳散结。 方以健脾益肾方加减, 药如党参、黄芪、白术等。
三、中医辨证分型与方药的西医现代方法研究
食管癌为西医名称,中医无此名称,属中医“噎膈”范畴。有必要研究这一西医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并为食管癌提出了主要中医证型,对证治疗,进而体现当前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十六字法则:“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如能用这一原则去指导临床研究和诊疗实践,则无疑在中医传统的理、法、方、药体系中建立起病证结合的框架,从而为中医逐步现代化开创十分实际的途径。同时也有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1、中医食管癌舌诊的现代研究
观察舌苔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舌苔脱落细胞学对舌诊的量化标准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正常与异常的舌苔脱落细胞学研究,舌苔脱落细胞学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证实了根据中医舌诊对食管癌进行辨证分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应用脱落细胞学技术,对食管癌患者进行了舌脱落细胞检测。结果发现:食管癌患者较常见异常角化细胞,而角化细胞却减少,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气虚阳微证以角化前细胞增多为主,阴虚证以完全角化细胞增多为主,而痰湿证和血瘀证两组则角化前细胞和完全角化细胞增多,食管癌舌脱落细胞的变化,为舌诊早期诊断食管癌提供了客观依据。
2、治疗食管癌常用健脾中药黄芪、党参的现代药理研究
黄芪、党参可诱生IL-2、IFN的产生,从而可介导肿瘤细胞发生APO(细胞凋亡)或增加TNF(肿瘤坏死因子)诱导hPO发生的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间接杀伤肿瘤细胞之目的。近年研究显示,有些中医药能调控转录因子的表达, 阻断癌细胞的增殖; 亦可降低放疗食管癌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从而起到抑制食管癌浸润和转移的作用。
一、西医对食管癌的分期分型
按照部位分型:对食管癌患者内镜下及手术中按部位分上、中、下三段,上段指食管入口至主动脉弓上缘平面为界, 中段以主动脉弓上缘至肺下静脉下缘为界,下段由肺下静脉下缘至胃贲门处。
内镜分型5早期分为平坦型、凹陷型、隆起型;中晚期分为肿块浸润型、肿块型、溃疡型、溃疡浸润型、周围缩窄型。
病理组织学分型:鳞癌、腺癌、腺鳞癌。食管癌病理组织学分型以低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为主,共占83。93%,。内镜下分型以肿块浸润型多见。而病理组织学分型以低、中分化鳞癌为主。
临床治疗一般多可区分为局部型、局部转移型(肿瘤已侵犯至食管以外或附近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型。
二、中医对食管癌的分期分型
食管癌属于中医“噎膈”范畴,其发病与痰瘀交结、脾肾亏虚有关, 治疗原则为除痰祛瘀、健脾益肾补气。 在治疗方面, 先察其标本虚实, 抓住痰、瘀、虚这主要病理。
病程初起或体质强壮者, 宜以理气除痰、袪瘀解毒为主、辅以健脾益气; 久病则多有体虚衰弱, 久病及肾,治疗上宜以健脾益肾为主。
(1)痰湿内阻者, 症见吞咽梗阻, 进食不畅, 胸隔痞闷, 伴有胸痛隐隐, 疲倦乏
力, 纳呆, 大便溏, 舌质淡胖, 苔白腻, 脉滑。 治宜健脾理气, 燥湿化痰。
(2)气滞血瘀者, 症见进食梗阻,食不得下, 甚至水饮难下, 食后即吐, 吐物如豆汁, 胸隔疼痛或痛连肩背, 便如羊屎, 形体消瘦,面色晦暗, 肌肤甲错, 舌质暗红, 或有瘀点瘀斑,苔薄黄, 脉涩或弦细。 治宜治宜理气化痰, 活血袪瘀。
(3)津亏血枯者, 症见进食梗涩难下, 甚至水饮难咽, 形体消瘦, 口干咽燥, 五心烦热, 大便秘结, 舌质红干, 或带裂纹,无苔或薄黄苔, 脉弦细。 治宜养阴生津, 补血润燥。 (4)晚期食管癌气虚阳微者, 症见饮食难下, 泛吐清涎, 形体消瘦,面色泛白, 形寒肢冷, 面浮足肿, 舌质暗淡, 苔薄白, 脉沉细。 治宜健脾益肾, 温阳散结。 方以健脾益肾方加减, 药如党参、黄芪、白术等。
三、中医辨证分型与方药的西医现代方法研究
食管癌为西医名称,中医无此名称,属中医“噎膈”范畴。有必要研究这一西医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并为食管癌提出了主要中医证型,对证治疗,进而体现当前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十六字法则:“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如能用这一原则去指导临床研究和诊疗实践,则无疑在中医传统的理、法、方、药体系中建立起病证结合的框架,从而为中医逐步现代化开创十分实际的途径。同时也有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1、中医食管癌舌诊的现代研究
观察舌苔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舌苔脱落细胞学对舌诊的量化标准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正常与异常的舌苔脱落细胞学研究,舌苔脱落细胞学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证实了根据中医舌诊对食管癌进行辨证分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应用脱落细胞学技术,对食管癌患者进行了舌脱落细胞检测。结果发现:食管癌患者较常见异常角化细胞,而角化细胞却减少,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气虚阳微证以角化前细胞增多为主,阴虚证以完全角化细胞增多为主,而痰湿证和血瘀证两组则角化前细胞和完全角化细胞增多,食管癌舌脱落细胞的变化,为舌诊早期诊断食管癌提供了客观依据。
2、治疗食管癌常用健脾中药黄芪、党参的现代药理研究
黄芪、党参可诱生IL-2、IFN的产生,从而可介导肿瘤细胞发生APO(细胞凋亡)或增加TNF(肿瘤坏死因子)诱导hPO发生的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间接杀伤肿瘤细胞之目的。近年研究显示,有些中医药能调控转录因子的表达, 阻断癌细胞的增殖; 亦可降低放疗食管癌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从而起到抑制食管癌浸润和转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