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刮片结果的巴氏分级
2009-07-24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宫颈刮片是妇科检查时经常作的一项检查,又是确诊宫颈癌的重要措施。在检查结果的报告单上常常写着巴氏I级或Ⅱ级、Ⅲ级等等,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宫颈刮片是用特制刮板,将宫颈脱落细胞刮下后,涂在玻璃片上,经过一种特殊的巴氏染色,然后置显微镜下观察。根据巴氏染色的特点将细胞分为巴氏I、Ⅱ、Ⅲ、Ⅳ、Ⅴ级。
巴氏I级:正常涂片中没有不正常细胞。
巴氏Ⅱ级:炎症涂片中细胞有异形改变。
巴氏Ⅲ级:涂片中的可疑癌细胞有核变质改变,但不能肯定,需要进一步随诊检查确诊。
巴氏Ⅳ级:涂片中有高度怀疑是恶性的细胞。
巴氏Ⅴ级:涂片中有癌细胞,可肯定是癌症。
大多数妇女的刮片结果是巴氏I级或Ⅱ级,说明炎症是多见的。但不是刮一次就可以一劳永逸,因为情况是可以变化的,应当定期普查。有时还可能报告ⅡB的结果,说明炎症较为明显,更应当定期随诊,同时应积极治疗宫颈炎,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由于巴氏5级分类法,主观因素较多,各级之间无严格的客观标准,故目前正逐渐为T分类法替代,而后者需专业医师方可读懂。故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常利用电子阴道镜局部放大10~40倍的功能,进行宫颈可疑部位的染色,从而重点取材,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编辑:李丽娟)收 藏 到 网 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