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种类 > 肝癌 > 肝癌治疗 >

甲胎蛋白诊断HCV相关性肝癌具有种族差异性

2009-07-27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关键词: 甲胎蛋白诊断HCV相关性肝癌具有种族差异性 来源: 九州抗癌药物网 据美国学者报道,对于HC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AFP)水平高于200 ng/mL即可证实其发生肝细胞肝癌(HCC)。但是,AFP对诊断非洲裔美国人发生的HCC不敏感。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Mindie H. Nguyen博士指出,常用作肝细胞癌(HCC)的诊断标志物。多数有关AFP的资料来源于对慢性乙肝或其它混合病因慢性肝病的研究。AFP对丙肝病毒(HCV)相关性HCC的诊断价值的相关资料有限,目前仅有亚洲和欧洲进行研究,但结果相互矛盾。AFP水平可能因种族背景和基础肝病病因的不同而具有显著差异。 研究人员选取163例感染HCV的HCC患者和149例HCV相关性肝硬化对照患者,进行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AFP为0至20、21至50、51至100、101至200 ng/mL时的阳性可能率分别为0.46、1.31、1.15和6.90。而对照患者的AFP均未超过200 ng/mL。 研究人员指出,AFP诊断感染HCV的非洲裔美国人发生HCC的敏感性低于所有其它种族组的患者(AFgt;10 ng/mL时为57.1%比81.6%,P=0.02;AFgt;20 ng/mL时为42.9%比66.0%,P=0.05)。非非洲裔美国人的受者手术特点曲线下面积为0.81,而非洲裔美国人仅为0.56。 Nguyen博士认为,AFP对诊断非洲裔美国人发生的HCC不敏感。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