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种类 > 血管瘤 > 血管瘤注意事项 >

血液粘度与癌症及治疗

2009-07-28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有一位老年肠癌患者,手术后病情稳定,血液化验各项指标均正常。出院后,其妻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经常让他在一星期内吃掉两只大蹄膀。三个月后,他突发“小中风”,一查血黏度,竟有数项异常。

另一位中年女子患甲状腺癌,手术后恢复极好,各项化验指标也正常。但出院不久,她又来复诊,说是患了“冠心病”,胸痛甚明显。一查血黏度,也是异常。

两位癌症患者都在手术后不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血黏度出现异常,这仅仅是巧合吗?如果说前一位老年患者的发病与饮食不当有关.那么后一位中年患者的病因又是什么呢?血黏度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已被公认.但与癌症又有什么关系呢?

血液黏稠招癌“逗留”
原来.血液黏稠度增高确实与癌症,尤其是癌症的转移、复发有很大关系。笔者曾检测过586名癌症患者的血黏度,发现85%以上的人有数项指标异常。其中,最终死亡者的血黏度异常远远高于存活者,癌症转移者高于未转移者,晚期癌症患者高于中期者,更高于早期者。

近40年来.癌症血液高黏学说研究发现,癌细胞会分泌凝血因子.直接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癌细胞越多,分泌凝血因子越多,所以中晚期癌症患者的血液高黏状态远远重于早期患者。此外,包围血管内异物(包括癌细胞)的纤维蛋白,以及癌细胞的抗体——免疫球蛋白等体积较大的蛋白质分子增多,也容易引起血液高黏。如果患者再从饮食中摄入大量脂肪,体积较大的脂肪颗粒将使血液变得更稠、更黏滞。

对血管内众多的癌细胞等异物,血小板与纤维蛋白会迅速聚集,将其包围起来,形成体积庞大的癌栓。癌栓在血流缓慢的血液高黏状态中,极易在原发病灶区以外的某一血管壁处停留,从而形成继发转移病灶。这是癌症经血液转移、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可以说明为什么癌症的转移灶在血液丰富的肝、肺、脑等处特别多见。

血瘀之证血液高黏
中医认为,癌症等肿块为“有形之血”瘀结而成,故患者多呈血瘀证。这个血瘀证,又与血液高黏状态有什么关系呢?由于青紫舌是血瘀证的首要表现,因此研究血瘀证通常从青紫舌入手。笔者曾经统计16000多名癌症患者,发现有近60%的人属青紫舌。也就是说,两位癌症患者中,就有一人舌呈青紫色。这个概率是正常人的2.7倍。

除了舌色,舌下脉(即舌下的两条静脉)也是血瘀证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虽然历代医学文献对舌下脉的叙述极少,但近年来对癌症患者的舌象研究发现,舌下脉异常的临床价值绝不能低估。90%以上的癌症患者舌下脉有青紫、怒张、瘀斑等异常,不少患者无青紫舌,但有舌下脉异常。

研究进一步发现,出现青紫舌的癌症患者,其血黏度异常率达92%以上;有舌下脉青紫的癌症患者,其血黏度异常率也达86%以上。可见,血液的高黏状态与青紫舌及舌下脉异常等血瘀证主证密切相关,是形成血瘀证的内在病理基础。

治癌大法活血化瘀
明白了血瘀证、血液高黏与癌症的关系,我们不得不对祖先投以敬佩的目光,早在数千年前,他们就将活血化瘀作为治癌的基本大法之一。同时,这也更激励我们去深入探究活血化瘀中药的内涵,以及其与抗凝西药在防癌功效上的异同。

能缓解血液高黏状态的西药,临床常用的有肝素、苄丙酮香豆素等抗凝剂,尿激酶、链激酶等纤溶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约20种。研究发现,不少活血化瘀中药均有抗凝、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如毛冬青、昆布、丹参、鸡血藤、莪术、川芎、水蛭等,品种也不少。但是抗凝西药与活血化瘀中药相比,作用显得非常单一,且不少药物有各自的禁忌证,使用起来局限性较大。而活血化瘀中药呢?以川芎为例,它不仅改善血黏度.而且还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预防血栓形成、抗辐射等其他许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中药治疗讲究的是整体性,每一味中药所包含的众多成分可有众多的药理疗效。中药复方,是根据中医整体观、辨证观、系统观的理论,以近十味中药指导下组成的,作用更广,副作用更少,疗效更确切。以笔者自制的活血化瘀方剂芎龙汤为例,这一以川芎、地龙、延胡、牛膝等药物组成的复方,不仅能改善癌症患者的血液高黏状态,预防转移,而且还有调节免疫功能紊乱的作用,在实验中更显示出有抗细胞突变作用。

舌脉改善可望长生
与以往中医治病疗效判断的主观性较强不同,现代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治疗癌症能以比较客观的方式反映疗效。除了血液黏稠度、免疫功能测定、影像学检查等项目,观察血瘀证的主证——青紫舌和舌下脉异常的变化,是一项非常直观、非常有特色的指标。

青紫舌、舌下脉异常不但能诊断血瘀证,而且能判断患者血液高黏状态的严重程度。同时,它们的改善与否也是判断活血化瘀治疗后,癌症患者血液高黏状态缓解与否的重要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癌症的预后。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癌症患者经手术或放疗后,如果出现舌质青紫、晦暗及瘀斑,或本来就有上述异常,以后更严重,那么这些患者多数会发生癌症转移、复发,五年、十年生存率均较低。反之,如果手术、放疗后接受积极的活血化瘀等中医整体治疗,青紫舌一年内能消失者,长期生存率要高得多。

愿更多的癌症患者能认识到中西医结合治癌的好处,在疾病的早期就接受正规、系统的治疗方法。这样,病未入膏盲,血瘀证将更容易纠正。

睾丸肿瘤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博士周利群

周利群,男,1964年11月,医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教授,硕土生导师。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完所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学组组长。亚洲腔内泌尿外科学会委员。

睾丸是男性的性器官,左右各一,正常情况下均位于阴囊内.自查非常方便。所以,睾丸肿瘤是能够早期发现的。

早期迹象
常为一侧睾丸肿大,无明显疼痛,但有沉重和下坠感。少数可突然出现疼痛性肿块,伴有发热、寒颤及局部红肿,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发生出血、坏死,或其内血管栓塞所致,容易与急性附睾睾丸炎混淆。有的患者可出现乳房肿大、疼痛等,是肿瘤分泌激素所致。

检查方法
若自查发现阴囊内有肿块或任何异常.应尽快去泌尿外科就诊,医生会为你做相关检查。

阴囊检查
B超检查
血肿瘤标记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甲胎蛋白(AFP)测定:

胸部X线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

说明
1.睾丸自检。先洗个热水澡,使阴囊松弛,以便摸到硬块和异常。检查时,双脚站立,摸摸是否有肿块或其他异常。正常睾丸呈卵圆形,表面光滑,中等硬度。

2.医生仔细检查双侧阴囊内肿块后,大致可区分良恶性病变。怀疑睾丸肿瘤后,不宜作睾丸肿瘤局部穿刺活检,因较容易引起肿瘤转移。确诊睾丸肿瘤性质需依赖手术后的病理报告。

3.B超检查,可较准确测定睾丸的大小、形态及有无肿瘤发生。特别是隐睾患者,可了解睾丸发育情况及是否肿大、恶变等。

4.抽血化验肿瘤标记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值<5微克/升)和甲胎蛋白(AFP.正常值<25微克/升),检查值超过正常值,应作进一步检查。

5.胸部X线检查,包括透视或拍胸片,以了解有无肺部转移。

6.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可较为精确地了解腹膜后有无转移,对尚未行隐睾摘除、可能已恶变的患者尤为有益。

睾丸癌好发年龄为小于10岁及20—40岁,这两个年龄组中还存在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
出生时睾丸未下降到阴囊内的隐睾患者,其发生睾丸肿瘤的机会比正常人大20—40倍。隐睾患者2岁前手术,睾丸一般不会发生恶变;3—10岁间手术,可明显降低睾丸的恶变率;10岁以后即使手术,也不能降低睾丸恶变率。近亲中有患睾丸肿瘤的人;睾丸有外伤史,或接触过某些化学物质如锌、镉等;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女性,其男性后代患睾丸肿瘤的机会增加;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等时.并发睾丸炎而导致睾丸萎缩者。

治疗原则
睾丸肿瘤有不同的病理类型,因此,应针对具体病人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一般采用手术加放射治疗或手术加化学治疗的综合疗法,有效率可达90%以上。

预防措施
男性青壮年应经常自查睾丸,有隐睾病史、后降入阴囊者更须警惕.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出生时应检查男性婴儿双侧阴囊内是否有睾丸。隐睾患儿若小于2岁可行激素治疗.部分患儿睾丸可降入阴囊。如无效,则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做得越早,发生睾丸肿瘤的可能性就越小。近亲中有睾丸肿瘤患者,睾丸有外伤史或化学物质接触史的男性,除应定期进行睾丸自查外,每年应请泌尿科或肿瘤科医生检查一次:女性怀孕前或怀孕期间应尽量避免服用雌激素,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减少男性后代患睾丸肿瘤的机会;婴幼儿患流行性腮腺炎及猩红热等疾病时,应及时治疗以免并发睾丸炎、睾丸萎缩,增加患睾丸肿瘤的危险性。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