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CT表现及其与临床分期价值(附46例报告)
2009-07-29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关键词】 膀胱癌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腹部CT扫描是常用的检查方法,根据CT影像表现判断病变的临床分期,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搜集作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46例膀胱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其中男40例,女6例,年龄38~84岁,平均(62lusm8.5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血尿39例,伴尿频、尿急7例。46例均行CT检查,除2例因尿道狭窄未行膀胱镜检查外,余44例均行膀胱镜检查。4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移行细胞癌43例,高分化鳞癌3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Sieme Somatom AR及Sieme 欢悦螺旋CT机,扫描层厚为5mm或10mm,螺距为1,重建层厚3mm或5mm。扫描前12h禁食,检查前大量饮水,在膀胱胀满时进行扫描。常规行平扫及静脉快速团注增强扫描。
2 结果
2.1 膀胱癌的CT表现
12例表现为单纯乳头状或菜花状肿块(图1),12例表现为膀胱壁增厚,伴或不伴周围组织变,20例为二者混合型(图2),肿瘤最大者几乎占满整个膀胱(图3),1例为膀胱憩室内肿块(图4),1例膀胱区未见明显病灶。病灶密度与软组织密度相当,6例伴有钙化(图5)。增强早期(动脉期) 肿块明显均匀性或不均匀强化,高于膀胱壁,增强中、后期肿块强化程度下降。
2.2 CT与病理对照
根据TNM及JSM分期[1],T1/A期CT表现:膀胱内肿块,膀胱壁光滑,无增厚;T2/B1期CT表现:膀胱壁增厚,但局部无僵硬感;T3a/B2期:膀胱壁增厚、 僵硬, 但外缘光滑; T 3b/C 期CT表现:膀胱壁增厚,不规则,界线模糊,周围脂肪层中出现软组织密度影;T4/D期CT表现: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盆腔淋巴结转移,侵及精囊腺时表现为膀胱精囊角消失,侵及前列腺时表现为前列腺边界不清楚, 密度不均匀。作者将T1/A、T2/B1及T3a/B2合并为一组,合称T3b/C以下期, T3b/C、 T4/D仍各为一组。CT分期:T3b/C以下期共34例, T3b/C期8例,T4/D期4 例。术后病理分期:T3b/C以下期33例,T3b/C期8例,T4/D期5例。46例中CT与病理分期相符42例(91.3%)。不相符4例中,3例CT分期低于病理分期(2例CT为T3b/C以下期,病检为T3b/C期, 1例CT为T3b/C期,病检为T4/D期),1例CT分期高于病理分期(CT为T3b/C期,病检为T3b/C以下期)。
3 讨论
3.1 膀胱癌的CT征象
膀胱癌大多数单发,少数多发,呈乳头状、菜花状或浸润性生长。较小的肿瘤呈乳头状,可有蒂,轮廓清;较大的肿瘤呈菜花状,边缘不光整,可伴有坏死;浸润性肿瘤膀胱壁局限或广泛增厚,厚薄程度不等,表面不规则,少数肿瘤可伴钙化,表现为肿块边缘斑点状、小片状钙化。肿瘤密度在平扫与增强后与正常膀胱壁相近,因此CT对肿瘤侵犯膀胱壁的程度判断存在一定限度。当肿瘤向膀胱外侵犯时,使膀胱周围的正常脂肪界面模糊或消失。肿瘤也可直接侵犯邻近组织器官,当侵犯前列腺、精囊腺时,使膀胱精囊角消失或闭塞,致前列腺、精囊腺局部增大、变形。发生在女性的膀胱癌还可侵犯子宫体、宫颈及阴道壁。CT对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较为敏感,特别是增强扫描有价值,能区分淋巴结与血管结构。
3.2 CT检查的价值
CT检查对于发现肿瘤、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及有无转移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膀胱肿瘤的正确分期。CT问世以前,临床分期错误率达50.0%[3],CT应用于临床后,准确性为64.0%~92.6%[4]。本组CT分期准确性为91.3%。但由于CT对膀胱壁各层受侵的区分尚不够满意,即对癌肿早期CT(T1/A、T2/B1及T3a/B2)分期的准确性受到一定限制,肿瘤对膀胱壁的影响,在CT上仅表现为膀胱壁增厚与不增厚,对区别膀胱壁的水肿与肿瘤的浸润所致的膀胱壁增厚也困难。故作者将T1/A、T2/B1及T3a/B2合并为一组,此种分期方法对肿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无影响;这也是本组病例CT分期准确性高于文献的分期准确性的主要原因。CT对膀胱壁外侵和向盆腔侧壁的蔓延判断较准确,并可显示盆腔内肿大的淋巴结,因而对T3b/C期及T4/D期的判断也相对较准确。
3.3 CT检查的限度
CT对膀胱癌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对直径<1.0 cm的肿瘤或表现为局限性黏膜增厚型的病变有时不易确诊,尤其是膀胱充盈不满意时病变显示困难。本组1例,因检查时膀胱充盈不满意,且病变表现为局限黏膜增厚而影响诊断导致漏诊。CT诊断需结合临床病史及膀胱镜检查,如同时采用3~5mm薄层扫描及矢状面、冠状面重建技术可避免微小病变的漏诊,同时也能更有利于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提高CT分期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陈星荣,沈天真,段承祥,编. 全身CT和MRI.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716.
2 申吉泓. 浅表性膀胱癌复发原因分析.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0,20 (3):125~126.
3 Huand JES,Olliff JFC,Williams MP,et al. Bladder cancer:staging with CT and MR imaging.Radiology,1989,173:435.
4 Amwndola MA,Glazer GM,Groman HB,et al. Staging of bladder carcinoma:MRI CT surgical correlation.AJR,1986,146: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