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要做的检查
2009-08-05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一)血象 淋巴瘤的血象变化多为非特异性,临床差异很大。
1.霍奇金病血象变化发生较早,常有轻或中度贫血。10%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偶伴有抗入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多正常,少数轻度或明显增多,伴中性粒细胞增多。约1/5病例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晚期淋马上 细胞减少。 2.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白细胞数多正常,伴有相对或绝对性淋巴细胞增多。进展期可见淋巴细胞减少及细胞免疫反应降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均很罕见。约20%弥慢性原淋巴细胞型淋巴瘤晚期可转化至白血病期,此时血象酷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极个别患者化疗后也可发生髓性白血病。 3.当骨髓被广泛浸润或发生脾机能亢进时,可有全血细胞减少症。
二、骨髓象大多为非特异性,对诊断意义不大。淋巴瘤累及骨髓者很少经骨髓液涂片细包形态学检查而发现,如作骨髓活检,则阳性率可提高9%~22%。在霍奇金病骨髓象中,如能找到里斯氏细胞,对诊断有帮助。里斯氏细胞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诊断性里斯氏细胞,另一类是里斯氏细胞的变种,后者又可分为三型:①腔隙型里斯氏细胞,常在细节硬化型中出现;②多倍性里-斯氏细胞,常见于淋巴细胞耗竭型;③多形性里斯氏细胞,也多见于淋巴细胞耗竭型。诊断性里斯氏细胞的大小不一(20~60um),形极不规则,胞质嗜双色性;核外形不规则,如相互联欢结呈镜影状最为典型;核染质呈网状,粗细不均,核仁可达核的1/3。当非霍奇金淋巴瘤转化至白血病期,骨髓象呈现典型白血病象。
(二) 其他实验检查
1.放射、放射性素检查 当疑有绷膈、肺门淋巴结及肺部淋巴瘤时,可作胸后前位及侧位X线摄片。前上纵膈及肺门淋巴结的明显肿大常提示淋巴瘤,但也要除外结核或真菌感染。对可疑部位则作断层摄片以进一步证实。疑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者,可作下肢淋巴造影:淋巴瘤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伴造影剂泡沫样分布或(和)斑点状凝聚,中心充盈缺损以及淋巴管堵塞等征象。淋巴造影的正确率可达890%左右,尤其是主动脉旁淋巴结病变,但第2腰椎以上淋巴强常不能显示。更不能显示肠系膜、肝门、脾门淋巴结及肝脏有无侵犯。肺实质病变、碘对敏史或临床已肯定为III或IV期,尤其膈下已有肿块者,均为淋巴造影的禁忌证。CT还能发现脏器病变,如肝、脾病变呈大小不等的密度减低区,肾、膀胱病变为大小不等的肿块,使脏器移位。骨骼疼痛或有明显按压痛部位可作X线摄片。血清碱性磷酶及血钙增高,尤其当血象抑制时,更应疑及骨骼部位的累及,特别是胞腰、椎、骨盆、长骨近端等处。 放射性核素67镓扫描对检测组织细胞型淋巴瘤尤为灵敏,对纵隔病变有高度敏感性(80%~95%),腹膜后淋巴结为10%~60%。
2.B超声波检查 能发现直径?2?的淋巴结,但无法明确肿大的原因。B超能办助发现肝脾肿大及肝脾中明显的肿瘤结节,但无法证实弥漫性浸润。
3.细胞形态学检查 如有全血细胞减少,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或骨骼病变时,可作骨髓涂片及活检检查以寻找里-斯氏细胞或淋巴瘤细胞。但是里-斯氏细胞也可见于各种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甚至非恶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因此当缺乏霍奇金病组织学证据时,单独找到里-斯氏细胞,并不具有特征性。此外在胸水、腹水中也可找瘤细胞,但机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