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飞:带往天堂的最后一次感动
2009-08-05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一、丛飞完美“谢幕” 捐献眼角膜再献爱心
4月20日20时,各大报纸,网站,争相报道了一个令国人恻然落泪的消息:37岁的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馈赠社会、长留人间。
今年2月以来,丛飞的病情恶化,至3月中旬,丛飞已无法进食甚至无法喝水,每天只能靠输液来维持生命。去世前,他提出身后捐出自己的角膜,让自己有用的器官帮助需要的人。19日晚上,丛飞陷入深度昏迷。20日上午,丛飞的父亲张万军代儿子在器官捐赠书上签名。丛飞的母亲李彩凤含着眼泪对记者说:“这是儿子最后的一个愿望,我们心里再痛,也要完成他的愿望。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看到儿子的角膜捐给了谁,能见到那个人,我就又可以看到儿子了。”
与此同时,深圳眼科医院病房里,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正在给家人打电话,她开心的告诉家人:我的左眼可以看见了。4月21日上午10点50分,来自江西九江的9岁小女孩刘琳在深圳眼科医院眼角膜移植手术,11点20分,刘琳的手术顺利完成。接受眼角膜移植后当日下午3时许,刘琳左眼视力已经达到0.1,刘琳的视力慢慢会恢复到0.5,这意味着她的左眼将重见光明。
在深圳,丛飞这个名字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
有这样一个歌手,有这样一个志愿者,当他自己还没有当父亲的时候,他就用父亲那样的眼神看着那么多的孩子,孩子的眼神让他心动让他行动。他的名字很让人产生这样联想,他叫“丛飞”,“丛”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人站在大地上需要互相支撑,互相温暖。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他是一位真正的无私者,真正的忘我者,把爱传递给别人,不计较别人爱的回馈。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
上面这段话,是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丛飞“2005感动中国人物”时的解说词。丛飞,这个曾经感动14亿中国人的人在他离开人世的最后一个瞬间,还把光明,把温暖,把爱的信仰留给了人间。正如姚晓明医生所说,丛飞走了,但他仍注视着我们。他死后捐赠的眼角膜使4个人受益,给他们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希望。
二、一个深圳歌手和178个孩子的生死绝唱
丛飞是一个给他人带来快乐和希望的人。10余年来,他为社会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3600多小时,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2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一个个数字,足以让我们佩服和赞叹。我们不禁问到,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能这样全身心投入到无私助人的行列,能把自己生命的全部都奉献给别人。
丛飞出生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田庄台镇的一个贫困家庭,贫困带来的生活挫折深埋于他幼小的心灵。初二时,丛飞被迫辍学,但他不甘心向命运低头,历尽千辛万苦四处拜师学艺。出色的嗓音条件和执着顽强的精神使丛飞终于进入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从那时开始了他的艺术人生。后来,丛飞被著名歌唱家郭颂收为关门弟子,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被郭颂称为“中国最美丽的男高音”。1994年10月,丛飞来到深圳发展他的演义事业。凭着他出色的男高音和小品、口技等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他很快成为一名深受观众喜爱的知名演员。
丛飞的人生被1994年的一次义演改变了,一次他在成都参加了一场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观众席上几百名因家贫辍学的孩子,使丛飞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丛飞不仅倾情演唱,还掏出了身上全部的2400元,成为全场捐出最多的一笔助学金。主持人高兴的告诉丛飞:“你捐出的这2400元,可以使20个孩子完成两年的小学学业!”从那一刻起,丛飞决心要帮助更多的失学儿童改变命运。
丛飞深处于繁华大都市的灯红酒绿之中,却心系贫困山区的孩子,他忘不了孩子们,忘不了他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忘不了孩子们共同的命运,因贫困而面临失学。
从1995年正式认养第一批辍学儿童至今,丛飞已经资助了来自贵州、湖南、四川、云南等地的包括彝族、布依族、苗族、白族、羌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贫困学生146人。身为146个的“爸爸”丛飞说:“我不能成就一个世界,但我要尽我所能成就这些孩子。”让这些孩子上学读书是丛飞最大的愿望。
三、“奉献是我最大的快乐,那些说我傻的人永远不会明白这些。”
丛飞活跃于人民大众的广大舞台上,他一次次深入到贫困山区、部队、厂矿、学校、社区,全身心投入到慈善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演出。丛飞先后二十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山东等贫困山区举行慈善义演,每次不但捐光了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钱物,有时还向随行的朋友借钱捐助,有几次甚至连身上穿的衣服都脱下来捐了。
作为一名没有稳定收入的自由歌手,虽然他演出频繁,出场费最高能达到两万多元,但要供养着一百多名贫困生、资助着几十名残疾人和孤儿,所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为此,丛飞节衣缩食,克扣家用,有时连一家三口的生活费都不够。不少人说他是“疯子”、“傻子”。他没有积蓄,甚至家里没有电冰箱,出门是一辆自行车。在他那50多平方米的简陋家里,没有任何值钱的家当,衣柜里的衣服,都是三五十元钱的便宜货,惟一有些档次的是他常穿的白色演出服。夺人眼目的是墙上那一排大红的奖状和奖章,证明着这个清贫之家主人的不平凡之处:“鹏城青年爱心荣誉勋章”、“深圳市五星级义务工作者奖”、“2004年度广东省优秀音乐家”、“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对于别人的不解,丛飞说:“奉献是我最大的快乐,那些说我傻的人永远不会明白这些。”
四、“如果命运再给我5年的时间,我会兑现向孩子们许下的诺言,会用更多的爱回报社会。”
过于频繁的演出、奔波伤害了丛飞的健康,硬汉子丛飞在病魔面前不得不低下了头。2005年2月12日,丛飞被确诊患有胃癌,次日发现癌细胞扩散。这个事实是无法让人接受的,“好人丛飞”怎么会在这样的年纪就被命运宣判死刑呢?
丛飞一直患有胃病,因为他要不停的演出,挣钱给他的“孩子们”交学费,所以一直没有认真治疗,他也舍不得花钱治疗。胃出血严重时,也只是到小医院住几天又赶紧出院。2005年病重,他是在医院免掉医疗费的情况下才住院治疗的。他就是这样,一直奉献者,一直给予着,全然不考虑自己。他把自己的所得全部给了别人,以致于自己住院都没有钱支付医药费。
对于丛飞来说,他还有太多的事要做,他还要为他的“孩子们”赚钱,要供他们上学、小学、中学、大学,他要看到他们成材。丛飞住院后,无法进行演出,没有了经济来源,无法继续资助他的“孩子们”。一些山区受资助的学生家长打电话询问学费的事情,让丛飞十分难过。面对承诺和索要,丛飞却在深深自责:“不能唱歌挣钱了,那一百多个孩子的学业怎么办?如果命运再给我5年的时间,我会兑现向孩子们许下的诺言,会用更多的爱回报社会。”丛飞深情的说道。
2005年5月17日,丛飞的病情迅速加重,而他却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下3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后,拿出2万元钱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
五、丛飞的妻子邢丹说:“事实上,只要去贫困山区看过的人,都会被那里的贫困程度所震撼,我也是跟了他去一次后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的,每个人都会被那里的贫困震撼,都会伸出援手。
2002年4月,对丛飞忍无可忍的妻子提出离婚。后来,一个漂亮的空姐走进了歌手丛飞的生活。比丛飞年轻12岁的邢丹,是他的辽宁盘锦老乡。邢丹曾陪丛飞去了贵州织金县,为即将开学的孩子们送去学费。崎岖不平的山路,邢丹和丈夫走了6个多小时。走进官寨乡,寨子里的孩子见了丛飞,老远就跑了过来,搂着他的腰、抱着他的腿:“爸爸,你怎么才来?我们都想死你了!”就在孩子们的一片“爸爸”声中,邢丹终于理解了丛飞。
丛飞每年都会去那边,每年都会看到新的失学儿童,所以每年都会被新的资助对象所打动。这就像滚雪球,不知不觉越滚越大,以致现在力不从心。他超出自己能力的资助,在旁人看来十分夸张,在我看来,却很自然,他性格就是这样,看不得旁人受苦,又经不起别人的哀求。别说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是普通朋友,只要软语相求,开口要他帮忙,不管是钱是事,他都会当个事情去解决,不太懂得拒绝别人。这是他的优点,但也是他的弱点”。说到这里,邢丹低头略一沉吟,然后抬头一笑说:“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开心就好,至于钱财这东西,反正家境也没到吃不上饭的程度,能资助就资助好了,自己嘛够花就可以了。”
朋友眼中的丛飞:“他应该赚得不少,可他兜里好像总是没有什么钱。”
妻子眼中的丛飞:“他将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后却下不来了。他无力再往上走,但也没有下梯之路。”
编后记:丛飞的事迹被媒体曝光后,人们送来了鲜花,送来了药品,送来了医疗费,送来了新住房……有人承担起了丛飞女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有人接过了丛飞魂牵梦绕的那一百多个孩子的助学承诺……丛飞终于可以安静地休息,终于可以歇歇了……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在丛飞的身上,我们重新找回了不仅仅是善良,不仅仅是爱心,而是一种对爱的给予的一种坚定和信仰。作为一个歌手,我们相信,他的歌声不仅感动了我们,甚至也感动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