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癌症的综合治疗
2009-08-06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癌症是一种心身疾病(ychosomatic disorders),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的概念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癌的发生是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C型行为和社会因素所导致的,预防这类疾病,首先应讲求心理健康亦即精神健康,正确对待各种心理、社会因素。长期反复的神经活动偏差,是许多癌症的诱发因素之一,而且,不同的精神状态还常会左右癌症的发展速度和治疗效果。长期紧张和过分激动会削弱人体的抵抗力,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反应,容易遭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的侵袭。情绪紧张和长期压抑,可能是体内癌细胞的活化剂。中医讲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太过或不及均可导致人体内气血运行的紊乱,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等。古代医学家们早就指出乳腺癌发病与妇女长时间的情志不遂、抑郁心情有关,噎嗝病与暴忧有关。在所有的癌症中,食道癌、甲状腺癌、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与心理、精神因素关系最为密切。由于精神刺激,使人体内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而发病,如大怒伤肝,忧思伤脾、暴喜伤心、悲忧伤肺、惊恐伤肾等,此时自身免疫功能降低,容易使潜伏在人体内的癌细胞乘机活跃起来而发展成癌肿,或促成转移。当癌肿发生之后,如果情绪更加低落、沉闷,癌肿将迅速发展;反之,如果精神振作,奋起向癌症做斗争,并采用综合的科学的治疗方法,癌症将被击败。目前,有很多癌症患者确诊后,思想上承受不住突然的打击,无法正视现实,恐惧、气愤、悲哀、失望等情绪接踵而生,这就会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同样的医疗条件,由于一些病人“想得开”,有着与疾病做斗争的坚强意志,往往比那些被癌症吓得不知所措的病人治疗效果要强得多。如果精神上被摧垮,即使再好的治疗也是枉然。所以情绪既可“致癌”,也可“治癌”。因此,肿瘤病人除了积极地进行临床治疗外,更要注意经常保持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概念的更新,过去那种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已经转变,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以身心双重健康为标志的“生物&mdashmdash;心理&mdashmdash;社会模式&rdquo (bioychosocial model)。这个转变的最大特点是,认识到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具有和生物因素同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这种医学模式发展的趋势中,既重视疾病,又重视病人;既重视药物和手术治疗,又重视心理治疗和社会干预。真正转变了过去那种“以病为本”治疗的旧观念,确立了现在“以人为本”治疗的新观念。既然突出了“以人为本”,那么对癌症病人开展心理治疗就不容忽视。
一、知晓病情 变被动治疗为主动参与治疗
开展心理治疗,必须扫除思想障碍,其前提是要让病人知晓自己的病情,才能积极配合治疗。
可是在我国由于长期的舆论误导及渲染,以致人们“谈癌色变”,现实生活中的“恐癌症”侵蚀着每家每户,人们总觉得患上癌症就没好,“十个癌症九个埋,剩下一个不是癌”,癌症就是绝症和死亡划等号的这种思想已根深蒂固。因而,一旦家中有人罹患癌症,其做法是能尽量隐瞒就先不告诉病人真相,担心病人心理这关过不去,精神上承受不了。事实上这种做法弊大于利,很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本来有的病属中早期,可硬是人为地拖到了晚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卫生常识的普及,人们对癌症的认识及观念也在转变。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在全部癌症中,应用现代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有1/3可以预防;有1/3早期诊断可以治愈;还有1/3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因此,笔者的观点主张“公开性”治疗,与其含混其辞,不如坦言相告,当然这要讲究一些策略。这时医生和家属应配合好,提前和患者打好招呼,让病人有个思想准备,根据各种检查和化验结果,找他谈一次话,告知病情,并帮助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安慰工作,解除癌症就是不治之症的错误认识,帮助患者闯过“精神关”,使患者看到希望和曙光,自觉地放下思想包袱,以便和医生在治疗上达到默契配合,这样才会愉快地接受各种治疗手段,药物在体内吸收的也充分,疗效自然会理想,同时也避免了许多矛盾和尴尬局面的发生。
癌症一经确诊,手术、化疗或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因其对身体有创伤和某些副作用,如果不告诉病人实情就无法实施治疗。既或是造假诊断敷衍,病人也会根据治疗方法猜个差不多,这样非但达不到减轻患者精神负担的作用,反而更加重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弄巧成拙了。更有这样的家属,一怕告诉后担责任、被埋怨;二低估了患者本人,怕精神上承受不住打击。就私自决定放弃手术、放、化疗。本来很有治疗价值,但由于上述思想做怪,也不敢领病人去肿瘤专科医院或专治肿瘤的诊室看病。而是送往综合医院病房或诊室就治。为了不让病人发现自己患癌,甚至有的必要检查也不敢领病人去做。岂知癌症不同于其他疾病,专业性很强,而且首次治疗和用药正确与否至关重要,这直接决定着预后的疗效,等一旦明白过来将悔之晚矣。
让病人知晓病情,也是病人的基本权利,别人无理由去剥夺,只有这样才会使病人由消极的、被动的接受治疗变为积极的、主动的参与治疗。这不仅有利于减少癌症患者不必要的猜疑所引起的精神负担,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癌症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癌症的手术、放化疗对机体的损伤和副作用均很大,有了精神准备和求生的欲望,就能克服战胜之。尤其是中医治病,强调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不见到病人不行,见了病人不把病情挑明也不行,治疗方法、用药、饮食忌口及一些注意事项等不说透还是不行,也不利于心理和精神治疗。所以隐瞒病情是治疗中的一大障碍。另外,癌症不是吃几付中药就能好的病,而需要一段长期的治疗过程,一旦病人觉得短期内效果不明显,自然会产生怀疑,甚至拒绝再治疗或要求换医院、换医生和换药等,这就会错过最佳的综合治疗时机,对预后相当不利。
二、调整心态 精神支柱不倒是关键
调整心态要注重心理治疗。所谓心理治疗(ychotherapy)又称精神治疗,是指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医患之间语言、行为的交流以及治疗性人际关系的交往,帮助病人克服心理困难或心理障碍,达到改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治疗过程。
临床中癌症病人的心态较为复杂,尤其是刚刚患上此病的,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疑虑期&mdashmdash;在没有确诊之时,病人焦虑反应突出,对诊断表现震惊和猜疑,对确诊又有心存错误的侥幸。往往反复求医检查企图逃避;二是惊恐期&mdashmdash;病人已知确诊为癌时,会惊恐万分、烦恼不安,如大祸临头。性格外向者会悲伤痛哭、茶饭不思。内向性格者可能逢人征询,以求证实。病人害怕早逝,牵挂家人,同时本身又需要别人的同情与关怀;三是悲观期&mdashmdash;病人对自己患癌无疑后,便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一方面留恋过去的人生,惦念放不下的种种问题,另一方面又急于安排规划有限的人生。相反却很少去考虑现实疾病的治疗。同时病人心理活动十分矛盾,表现为失望多于期待,死亡安排多于生还打算。心绪不安、事事失兴,终日闷闷不乐。很少有病人能规划出明确的未来目标;四是认可期&mdashmdash;经历一个时期的诊治与周围的情境的适应,病人终于接受了自己的“病人角色”。由于对生活和工作有了一番安排,病人心情反倒表现平静,准备默默告别人生。同时,表现为愿意接受治疗,并对各种疗法寄予很大期望;五是失望期或乐观期&mdashmdash;病人经历了手术、放疗、化疗的折磨,不但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挫折。由于疗效不显或体力不支或经济负担过重或痛苦难忍,产生消极绝望心理。而一部分人会因疗效的出现呈现出乐观的情绪,愿意继续接受治疗,以期待治愈。
那么在病人失望徘徊阶段,医生就要及时有针对性的予以心理治疗。首先要鼓励他克服困难、坚定信心、战胜自我,要珍惜人生,人生虽美好但她属于努力拼搏的人,要用精神的力量去战胜一切,这时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外因、内因要协同作用,首先自己要解决好生死关,看破生死,要不怕死。从哲学意义上说,生就意味着死,肉体的生命不是永恒的,这是各种生命的必经之路,是自然规律,如同花开花落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生的几十年又何尝不是一次花开花落!在生活中,能够夺去人生命的因素有很多,疾病、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有许多是人为难以抗拒的,人难免一死,只是迟早而已,要想开这一层,就会轻松多了。其次,要客观分析、冷静思考自己面对的现实。癌症虽是一种能够致命的疾病,但他并不是绝症。其它的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照样可以致人于死地的,可心理压力并不大。所以要了解癌症是可防可治的,了解它的规律,精神上放松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愉快地接受治疗,才会促使疗效提高。卡尔"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说道:“精神,乃是您所信赖的伟大神医”。“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调理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能有这样“必愈”的信念,就会给病人带来新的艳阳天。
三、调动潜能 培养个人兴趣与爱好
每个人的机体内都蕴藏着一定量的潜能,这种潜能只有靠人精神情志上的调动才能发挥出来,一旦发挥出来将会“奇迹”般地战胜疾病。实际生活当中,常有这样的例子,夜间行人在马路上走,突然回头发现后边有坏人或疯狗追赶,这时他跑的速度非常快。再有当突然发生地震的一刹那,人们从房子里逃出的速度也非常快,而这种情况下的“速度”是平时练不出来的,这就是潜能的暴发。所以患了癌症的病人,要积极调动和发挥体内的潜能来与疾病拼搏,坐以待毙,不如奋起抗争。
但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总是高兴不起来,成天闷闷不乐,疑心重重,对治疗缺乏信心,精神支柱倒塌,生活勇气丧失,意志崩溃,这时就会陷入一种怪圈:心态不平衡→思想压力增大→严重失眠→食欲下降→身体消耗→内环境改变→脏腑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低下→潜能处于抑制状态,如此恶性循环而最终导致癌症的复发、扩散、转移,直至死亡。
患上癌症,要学会自我解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要心胸豁达,行宽心和、泰然处之,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病已经得了,无论轻重、抱怨、哀叹、哭天喊地都与事无补,人活一口气,勇敢面对,振奋精神、积极治疗才是上策。要学会和运用心理防卫机制,尽快摆脱怪圈,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这时最好运用转移法,将不佳的心境(兴奋灶)向宽慰和欢乐的情绪转移,暂时忘掉忧怨,培养个人的兴趣与爱好,做一些有趣和健康的事情。在不惬意时,到公园或结伴郊游、踏青去;或参观书展、画展、美展;或唱歌、听音乐、养花、练书法、摄影、看电视、读书等等,尽快使不良情绪转变之。而这些闲情逸致,既陶冶情操又分散了对疾病的注意力,也使一些从前无暇顾及的兴趣和爱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确实丰富了生活和精神世界。当有了健康的心理、乐观的心态,延长的生命中也增加了缤纷的色彩,生存质量提高了,免疫功能增强了,自然病情也随之稳定了。
四、积极“话疗&rdquo 以抗癌明星为榜样
“话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式,也是癌症患者相互交流抗癌体会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人类的语言非常丰富,以语言为基础的心理疗法是人们与疾病作斗争最有效的方法。词语可以使人惊恐不安。听到坏消息就会脸色苍白、心跳加快、伤心、落泪;听见沉痛的噩耗会昏倒、失去知觉。而听到好消息就会高兴、欣喜、筋骨舒畅充满幸福之感。当人陷入不可自拔的苦恼之中时,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和故事,富有哲理性的深刻而实际的道理会使人度过精神危机,重新充满信心和勇气。针对患者心理上的疑惑,我们在临床中举抗癌明星的例子,介绍他们相识,给他们搭桥,搞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让明星们现身说法谈体会,到电台直播间演讲,放录象、参观图片展,以榜样的暗示疗法激励新患者,帮他们闯关。
一位诗人说过:“人生不是一只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使他燃得光明灿烂。”
五、坚定信心 把个体抗癌溶到群体抗癌之中去
“狭路相逢勇者胜 ”,战癌魔也如同战场上打仗,处于被动就会挨打。在治癌这场战斗中,只有调动治与被治者的积极性,争取主动,才能战而胜之。为了进一步扫除病人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早日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我们鼓励他们从家中走出来,把个体抗癌溶到群体抗癌之中去,参加癌症康复协会,鼓足勇气坚定信心,转移“兴奋点”,与病友及时交流沟通,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情感及身体疾病等方面的问题。大家同病相怜,真诚相对,无任何利益冲突,无功利之争,容易敞开心扉,这种群体抗癌的形式相当于集体心理治疗(grou ychotherapy),对每个人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心理调整作用。病友之间相互串联,有扑克、棋类比赛;有郊游、踏青、采药;有唱歌、文艺舞蹈表演;有自助性聚餐、集体疗养;有话疗、心理康复讲座;有五年生日庆典、联欢;更有每天在一起习练抗癌健身操等等,让每一次活动都回味无穷,总是沉浸在快乐之中,而没有闲暇沉湎在病情的悲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