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种类 > 血管瘤 > 血管瘤预防 >

纵隔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2009-08-06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纵隔血管瘤临床上少见,按其细胞学形态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混合型血管瘤,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多见于成年人,女性较多,多发生在前上纵隔。
  病人多元症状,血管瘤增大时,有时在下蹲时颈下端胸骨柄处可有隆起包块,站立时消失,少数病人可有呼吸道受压,产生呼吸不畅和胸闷感及咳嗽。
  CT检查可了解血管瘤病变范围大小、形态及邻近组织受累情况。
  一般表现为不规则高密度影,可发生在前纵隔,位于上腔静脉前方,注入造影剂后明显增强,可清楚显示纤曲的血管,CT表现具有特征性,诊断不难确立。
  【治疗】
  无症状者可暂不治疗,给予观察。手术治疗创伤较大,出血多。由于纵隔血管神经丰富,手术有一定危险性。可采用坏死疗法治疗,通过纵隔镜将肿瘤灵药注射到血管瘤内,如下蹲时颈根部出现包块,可直接从颈根部穿刺到血管瘤内注射肿瘤灵药液。
  作者收治1例纵隔海绵状血管瘤,表现头低及弯腰或下蹲时颈下端胸骨柄处有包块,质软、边界不清,站立时胸骨柄处包块消失,伴有胸闷、咳嗽症状,CT片表现为不规则高密度影,位于上腔静脉前方,注射造影后,明显增强,曾到全国几家医院就诊都诊断为纵隔血管瘤。因考虑手术危险性大,术中难以将血管瘤完全切除,均未收治。病人取头低脚高平卧位,胸骨柄处显露隆起包块,常规消毒,用7号头皮针经皮肤穿刺到血管瘤内抽有回血,即缓慢注射肿瘤灵药液20时,隔日1次,共治疗8次,治疗结束后胸闷咳嗽消失。随访3年未见复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