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乳腺癌
2009-08-12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林妹妹”陈晓旭因乳腺癌香消玉殒,令不少京城女性胸口“隐隐作痛”。乳腺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病?是不是“很要命”呢?
我国乳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
从全球范围来看,2002年乳腺癌发病达到120万,2005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超过了110万,预计2006年乳腺癌的新发病例将达到140万。欧美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比较高,七八个妇女当中就会有一个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是发病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到2个百分点。目前在我国,有些城市的乳腺癌已经占到女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位,也有些城市占到第二位。上海和武汉,占到女性肿瘤的第一位,北京、天津、哈尔滨占到第二位。
更令人担忧的是,与西方国家比较,我国乳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发病高峰年龄在40—49岁,比西方妇女早10—15年。就诊时病人分期相对较晚,术前Ⅲ、IV期病人比例约为30%,而同期美国比例为15%。尽管随着人们防癌意识的增强,早期发现有进步,但仍然不够。
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如果你的母亲、姐妹中有一人以上患过乳腺癌,那么你本人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较大;此外,第一次妊娠年龄大于30岁的妇女及从未生育过的妇女;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绝经后体重超重的女性;患某些慢性乳腺疾病(如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瘤病等);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或停经在55岁之前的女性都比较容易得乳腺癌。长期应用雌激素以控制更年期症状的妇女,许多年后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会增加。一侧乳腺癌患者,对侧乳房生癌的机会也比正常人高5—7倍。
乳腺癌的症状多种多样
乳腺癌的症状多种多样,并不是都出现或同时出现,以下为乳腺癌患者的典型体征:
乳腺肿块:在各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者占90%以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少数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可出现皮肤凹陷,有如“酒窝”,故称“酒窝征”。因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造成水肿,乳腺皮肤呈橘皮样改变,又称橘皮征。
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乳腺癌溢液的性质多为血性、浆液性或水样。
乳头乳晕异常: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
腋淋巴结肿大: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晚期还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淋巴结。
导致乳腺癌的“杀手”
遗传因素: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两至三倍。
流产过多:正常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做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生育和授乳:近年来通过大量的调查证明:多生育、多授乳可能增加发生乳腺癌的机会。初婚年龄越大,乳腺癌发病率越高。母乳喂养是预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生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至30%。
精神因素:当长期受到紧张焦虑、孤独压抑、急躁恼怒等不良情绪刺激时,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
过度肥胖:因为脂肪堆积过多,雌激素的生成便增加,多余的雌激素被脂化后贮存于脂肪组织内,并不断地释放进入血液,对乳腺组织产生刺激,久而久之,易引起乳腺癌。
不良生活习惯:以吸烟、酗酒为“时髦”,通宵达旦地沉浸在灯红酒绿之中,生活无规律。长期食用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动物脂肪等可增加乳腺癌危险性的食物,而对绿色蔬菜、水果、鲜鱼、低脂奶制品可减少乳腺癌的危险性的食物接触极少。
专家指出,乳腺癌已成为当前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患疾病之一,女性一生患上乳腺癌的几率是10%。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医生提醒:30岁以上的女性至少应该半年检查一次,如果发现乳腺增生的,应该三个月检查一次。
■最新链接
200多种化学物质可诱发乳腺癌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近日报道,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200多种化学物质可诱发乳腺癌,而这些物质在城市空气和日常消费品中很常见。
科学家是在分析数百份现有研究报告后得出上述结论的。他们列举了216种能诱发动物乳腺肿瘤的化学物质,其中人类广泛接触的有97种,如杀虫剂、汽油和柴油尾气混合物、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和某些放射物质等。所有这些化学物质都是诱导有机体突变的物质,其中大部分可以诱发多种器官的肿瘤。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美国40岁至50岁妇女的主要杀手。专家指出,遗传基因导致乳腺癌的几率很小,不良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很可能是乳腺癌的主要诱因。
了解更多关于肿瘤诊治及专家信息请咨询010—84110281
010—8412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