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种类 > 胰腺癌 > 胰腺癌注意事项 >

上海首次利用基因重组病毒治疗胰腺癌

2009-08-14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生物通 综合:中广网消息, 上海瑞金医院消化科结合 10 多年的超声内镜检查经验,完成一例超声内镜( EUS )引导基因重组人 5 型腺病毒植入治疗一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后期疗效观察证明了该治疗具有缩小肿瘤体积、破坏肿瘤新生血管的作用,从而有望为晚期胰腺癌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基因重组人 5 型腺病毒是将人 5 型腺病毒(致病力很低的普通感冒病毒)特定的基因片段(主要是 E1B-55KD 区和 E3 区 78.3 ~ 85.8mu 基因片段)删除,使之能在有 p53 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中特异复制并使之溶胀死亡,并诱导全身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但对正常细胞无损伤。此前,针对头颈部、体表及肺等部位恶性肿瘤的各期临床试验及对人胰腺癌 BxPC-3 细胞株及 BxPC-3 荷瘤鼠动物模型的实验均显示其对肿瘤细胞具有极大的杀伤作用。

  据了解,超过 80 %的胰腺癌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已是晚期,丧失了手术时机,即使接受放化疗的治疗效果也极其有限。针对这部分被医学“放弃”的患者,瑞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生诸琦观察到,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的 EUS 技术,或许可以介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在消化科、放射科、肿瘤科的大力协助下,诸琦教授尝试着在 EUS 引导下,将基因重组人 5 型腺病毒植入一位 68 岁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体内,一共进行了 2 次,之间相隔一周,每次 1 毫升( 2 支基因重组人 5 型腺病毒,每支 0.5 毫升)剂量。在注射时, EUS 的穿刺针分三点,呈等边三角形地把药物注射入瘤体内。

  治疗后 1 周,患者肿瘤内部出现了明显液化坏死,且坏死区逐步扩大。诸琦教授解释说,这种治疗方法的原理是基于将基因治疗和生物疫苗相结合的溶瘤病毒概念。基因重组人 5 型腺病毒能够自主繁殖,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失正常细胞组织。此外,它能够使肿瘤抗原信息通过树突细胞传递给人体免疫系统,激活 T 淋巴细胞,产生全身性抗肿瘤效应。

  治疗后的 4 周,医生们观察到肿瘤体积总体呈下降趋势,肿瘤内部新生血管破坏增加、组织血供减少,肝、肾功能则无明显损害。最终,这位患者比预期延长了 2 个月的生命,且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这次尝试是基因重组人 5 型腺病毒首次运用于胰腺癌的治疗,也是 EUS 从检查手段迈向治疗手段的良好开端,随着研究和临床工作的深入,晚期胰腺癌患者将有望获得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诸琦教授,男, 1964 年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8 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 1998 年获内科消化专业博士学位, 2003 年获上海市正高级技术职称破格晋升。 1997 年和 1999 年曾赴日本千叶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 Brigham 医院研修;现任瑞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瑞金医院优秀青年学术骨干,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青年委员,上海医学会消化学会青年委员,上海医学会消化青年学组副组长,美国消化内镜学会( ASGE )国际会员,上海心身医学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了解更多关于肿瘤诊治及专家信息请咨询010—84110281
                   010—84121367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