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应早防早治
2009-08-14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近年研究已明确,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是子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子(90%以上);生殖道疱疹II型病毒(HSV-II)、人类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也可能与宫颈癌发病相关。
HPV可以寄生于人类皮肤上皮细胞, 也可以侵入男性和女性的外生殖器官的上皮细胞内。HPV是DNA病毒,病毒不能在细胞外生存,生存和复制都必需依靠所“寄生”的细胞。在人类以外的灵长类也发现HPV,如黑猩猩、大猩猩、狒狒。某些灵长类以外的哺乳动物中也发现HPV,如牛、鹿等。HPV病毒在人类以外的哺乳动物中的生存,从流行病学角度看是很重要的。
HPV可以分很多型,能导致癌肿的称高危型,如HPV 16、18、51、53型;HPV 6、11型,则属于低危型。低危型HPV引起皮肤和黏膜上的疣,如外阴、阴道、宫颈等处的尖锐湿疣。
HPV的传播途径还不完全明确。但有一个因素是可以肯定的,即性接触可以传播。男性外生殖器被高危型的HPV感染,可以导致阴茎癌,女性则可能患宫颈癌,也可以导致外阴癌。
性混乱、多个性伴侣大大增加了HPV感染风险,埋下了日后患子宫颈癌的祸根。HPV从感染到发生癌肿有潜伏期,潜伏期可长可短,大约需要5~10年时间。
青春期子宫颈上皮细胞在发育成熟阶段,一旦遭遇到HPV的攻击,更容易发生癌变,所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更要警惕,要洁身自好,自尊自爱。男用避孕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HPV的感染机会,但不能绝对保护,因为男女双方在性交过程中,生殖器以外的外阴部仍有接触和传染的可能。
在宫颈癌发生前,被HPV所感染的上皮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形成子宫颈癌前期病变,即子宫颈上皮内肿瘤(CIN),CIN按上皮受累的程度可分成为CIN1、CIN2和CIN3。原位癌属于CIN3,原位癌没有转移。CIN临床上诊断并不困难,可应用细胞学和活组织检查。CIN和原位癌的治疗手段很有效,几乎100% 都能治愈 。
子宫颈癌前期病变和原位癌通常并没有症状,这是很可怕的。因为没有症状就不可能引起病人警觉。 稍后,宫颈癌可出现性交或妇科检查后阴道少量出血;白带也可能增多,通常呈水样。
普查是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好方法。由于子宫颈的解剖位置在阴道顶部, 医生容易检查, 并且容易取得标本。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存活率相当高。宫颈原位癌存活率几乎接近100%。1期宫颈癌的5年存活率可达95%,2期80%。即使3期宫颈癌,如果治疗得当,5年存活率也可达50%。
近年来, HPV疫苗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在有第一次性生活之前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 但在我国HPV疫苗广泛应用估计尚需时日。即使HPV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子宫颈癌,但也不是100%,因为子宫颈癌的致病因子不仅仅是HPV。因此,遵守性道德,避免性紊乱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