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种类 > 子宫癌 > 子宫癌治疗 >

子宫体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009-08-14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子宫体癌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恶性肿瘤,又称子宫内膜癌,是妇女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与任何年龄,平均年龄55岁左右,50%~70%在绝经后发病。肿瘤组织起源于内膜腺体者称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约占子宫体癌的80%。这类肿瘤的激素受体水平较高,组织学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子宫内膜样分化,多数预后良好。
  子宫体癌发病仅次于子宫颈癌,近20年来,由于医学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改善,妇女寿命相应延长,更多的达到子宫体癌发病的危险年龄,特别是绝经后妇女普遍采用激素代替疗法,其剂量及使用方法又欠妥当,这些因素导致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有所增高。

  【病因】
   1.外源性雌激素的作用与内源性雌激素增高  因雌激素可引起子宫内膜的异常改变,如囊性增生,腺瘤样增生及不典型增生,进而发展为内膜癌。任何一种危险因素均可通过影响体内雌激素的水平而导致内膜癌的发生。
   2.未婚未育或晚婚、晚育  此类人群因雌激素的持续作用,缺乏孕激素的对抗与调节,引起子宫内膜增生与癌变。
   3.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三者常与子宫体癌并存,临床上称之为子宫体癌的三联征。其发病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垂体功能絮乱可能是宫体癌和代谢异常的共同原因。
   4.晚绝经  由于晚绝经者最近几年内多无排卵,延长了雌激素的作用时间,使宫内膜异常增生及癌变。
   5.卵巢的作用  多囊卵巢患者不排卵,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刺激,缺乏周期性内膜剥脱,使内膜增生过长进而癌变,而功能性卵巢肿瘤病人,由于具有分泌雌激素的能力,病人体内具有较高水平的雌激素,雌激素的持续作用引起子宫内膜增生与癌变。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6.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患癌症者,其子宫体癌的发生率增高,有一定的家庭遗传倾向,常与乳腺癌卵巢癌合并存在。
  【病机】
   子宫体癌属于中医“?瘕”、“带下”范畴,其病因不外乎气滞、血瘀两种。中医学认为多由内伤七情,忧思郁怒,肝脾气逆,气滞血瘀,经络滞塞而成。郁久化火,积湿成热,聚于下焦,湿热瘀毒互结胞中,血败内腐,或赤白带下,气味腥臭,或阴道流血淋漓不断,或子宫增大,病程迁延日久,湿热伤阴,气血亏损,终致形成正虚邪实。张景岳说:“瘀血留滞作?,惟妇人有之,其证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收风寒,或忿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气滞或积蓄劳气弱而不行。”
  【临床表现】
   早期无明显症状,随肿瘤进展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
   (1)子宫出血,特别是绝经后1到2年或数年突然出现阴道流血,开始为小量,以后逐渐增加。
   (2)白带增多。癌瘤组织坏死、渗出或继发感染时,阴道流出血性或浆液性分泌物,可有臭味。
   (3)晚期癌肿压迫神经丛及浸润周围组织而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
   (4)妇检宫体正常或增大,如宫旁组织受侵,子宫活动受限。
  【播散与转移】
   子宫体癌的转移途径主要为淋巴转移、直接浸润与蔓延、血行转移。
   1.淋巴转移  淋巴转移是子宫体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其转移部位与癌灶生长部位有关,可转移至盆腔、腹腔、直肠、阴道前壁等部位的淋巴结。
   2.直接浸润  子宫体癌可直接浸润子肌层。肌层受侵增加了肿瘤转移的机会,深肌层受侵者预后差。
   3.直接蔓延  病灶沿子宫内膜向四周蔓延生长,向下可侵及宫颈,经颈管蔓延到阴道,向上经输卵管扩散至卵巢,进而广泛种植盆腔、腹腔,出现腹水。
   4.血行转移  子宫体癌晚期病人,可经血行转移至肺、肝、骨骼等部位,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
   一、基本治疗原则
   西医对子宫体癌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和放疗,目前均以手术治疗为主,配合术前或术后放疗,辅以激素及化学药物治疗。通常根据子宫体癌的临床分期,结合患者的年龄及一般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Ⅰ期患者以手术为主,必要时辅以术前或术后放疗,Ⅱ期患者采用手术+放疗+中医联合治疗,对Ⅲ期和Ⅳ期及复发患者可采用化疗、激素、中医治疗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
   子宫体癌可归属中医学“崩漏”、“带下”、“?瘕”范畴,早期以肝郁气滞、湿热瘀毒较多见,治疗应舒肝理气、祛湿解毒;中期以脾虚湿盛,瘀毒下结为主,治疗应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晚期以肝、脾、肾俱虚,瘀毒阻滞为主,治疗应健脾补肾,滋阴清热,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放、化疗及手术期间可对症治疗。
   二、中医药治疗
   ◆中药透皮治疗
   对于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放疗、化疗亦无法发挥早期治疗优势的中晚期子宫癌患者,应采用博生癌宁+其它疗法的综合治疗方案,博生癌宁的抗癌活性因子在磁力线的协同作用下,重创癌细胞的生存环境,局部使用形成高浓度疗效区,彻底阻断癌细胞的营养供应,使之衰竭而亡,阻止癌细胞向周边浸润及向其它器官转移,控制肿瘤发展,攻癌化瘤。对于已经发生远端转移,侵犯脑、肺、骨、肝、胸腔、腹腔脏器的患者,博生癌宁对阻止其恶性循环发展过程有重要作用。子宫癌患者出现剧烈疼痛、白细胞极度低下以及免疫状态低落等均可使用博生癌宁,振奋元气,增强免疫,协调脏腑机能,抗癌化瘤,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辨证分型治疗
   1.肝郁型
   证候:阴道不规则出血,色黯红,有血块,量多,带下赤白相间,质粘稠,
   气味腥臭,小腹胀痛,胸肋痞满,心烦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绛,舌苔黄,脉弦数。
   治法:舒肝散结,清热解毒。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丹参、丹皮、栀子、柴胡、白芍、当归、车前子(包煎)、茯苓、泽泻、三棱、莪术、半枝莲、龙胆草、仙鹤草、茜草、棕榈炭、草河车。
丹参15g,丹皮15g,栀子10g,柴胡10g,白芍15g,当归10g,车前子15g(包煎),茯苓10g,泽泻10g,三棱10g,莪术10g,半枝莲15g,龙胆草15g,仙鹤草15g,茜草10g,棕榈炭10g,草河车10g。
   2.脾虚型
   证候:阴道不规则出血,色淡质稀,带下赤白相间,粘腻稀薄似淘米泔水,腥臭难闻,伴腰酸神疲,心悸气短,下腹坠痛,纳呆,多梦,大便溏,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健脾益气,利湿止带。
   方药:完带汤加减。党参、苍术、白术、白芍、山药、菟丝子、陈皮、车前子(包煎)、茯苓、泽泻、荆芥炭、血余炭、葛根、生龙骨、生牡蛎、白花蛇舌草。
党参20g,苍术10g,白术15g,白芍30g,山药15g,菟丝子15g,陈皮10g,车前子15g(包煎),茯苓10g,泽泻10g,荆芥炭10g,血余炭10g,葛根10g,生龙骨10g,生牡蛎10g,白花蛇舌草15g。
   3.肾虚型
   证候:阴道不规则出血,量时少时多,色鲜红,质粘稠,带下清稀如注,腥臭,伴腰酸腹痛,头晕耳鸣,四肢不温,烦热盗汗,夜尿频,失眠多梦,大便稀薄,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肾益阴,清热止带。
   方药:两地汤加减。生地、地骨皮、玄参、麦冬、白芍、阿胶、山药、山茱萸、桑寄生、白术、海螵蛸、炒地榆、茯苓、金樱子、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
生地15g,地骨皮10g,玄参10g,麦冬10g,白芍20g,阿胶10g,山药10g,山茱萸15g,桑寄生15g,白术10g,海螵蛸10g,炒地榆10g,茯苓12g,金樱子10g,何首乌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
   三、手术治疗
   子宫体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若身体条件允许,Ⅰ、Ⅱ、Ⅲ期病人均应首选手术治疗,Ⅳ期病人由于病变广泛,手术切除常有困难,经姑息治疗后尚有手术可能者,仍应行姑息手术治疗。术后进行化疗+中医治疗(如博生癌宁),激活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的杀伤活力,杀灭残余游逸的肿瘤细胞,防止癌细胞随淋巴、血液转移而累及其他器官。
   四、放射治疗
   子宫体癌是一种放射敏感性肿瘤,单纯放疗可得到50%~70%的5年生存率,与手术及中医药配合治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提到生存率。博生癌宁加放疗可有效地减轻放疗造成的胃肠反应及对肝肾重要脏器的毒副作用,改善骨髓抑制。
   五、化学治疗
   子宫体癌的化学治疗包括抗癌药物及激素药物两种,目前临床疗效无明确统计,成熟的经验较少。Ⅲ期和Ⅳ期病人,多主张给予化学治疗,复发病人既不能手术也不能放疗时,给予足量的化学药物治疗后尚有10%~20%的生存机会,临床多测定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PR),阳性者坚持孕激素治疗1年,阴性者可给予PAC(DDP+ADM+CTX)方案等联合化疗。具体疗程尚需根据病人术后及放疗剂量而定。
   六、激素治疗
   治疗子宫体癌比较有效的激素药物是孕激素,且主要用于高分化腺癌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晚期子宫体癌的姑息治疗。临首选药物为甲孕酮(MPA),用药剂量及途径临床上不统一,推荐用法是500mg/次,每周2次,若在8周内有效可改为口服,每周1000mg,连续服用1年,然后改为每周500mg,持续长期应用。
   七、饮食宜忌
   宜食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食品,如豆制品、鲜鱼、瘦肉、藕节、芹菜、黑木耳、山药、山楂,大便不通宜食香蕉、蜂蜜、苹果、丝瓜、冬瓜、香茄、雪梨、萝卜等,忌食辣椒、咖啡、高脂肪及煎炸食。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