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肝转移
2009-09-02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胃癌肝转移包括血行转移与胃癌穿入肝脏,即直接蔓延。不管属于那种情况,多见于晚期复发胃癌病人,故临床医生常不收容治疗,所以,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较少。
(1)胃癌肝转移率:
多为经血行转移,有报道经血行转移最多见于肝脏和骨髓,占46.7%。国内宋心龙等报道:1970~1989年的1426例胃癌术后有肝脏转移者125例,占8.47%。胃癌施行冲腹探查62例中24例发生肝转移,占38.71%(24/62)。一般报道5%~7%,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报道6.3%,占姑息手术者11.1%,日本占姑息手术23.7%。
(2)胃癌肝转移的过程:
胃癌肝转移多见于BorrmannⅠ、Ⅱ型,早期胃癌的Ⅰ型及Ⅱa型。组织学多为乳头状及腺管腺癌。胃癌血行转移。途径主要是经门静脉或肝动脉。首先是瘤细胞膜电荷改变和溶酶体溶酶作用,使瘤细胞从原发瘤上脱离。脱离的瘤细胞藉阿米巴样运动侵入血管,但在血循环中出现瘤细胞并不意味着一定有转移发生。一般认为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在瘤细胞停滞,穿出血管壁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外肿瘤转移的器官特异性。归纳起来:与器官血管血管解剖分布和血液动力学构成的机械性因素、器官的微循环及瘤细胞本身的性质有关。根据辛彦等研究:发生肝脏转移的胃癌均具有吸收功能分化,同时伴有合成与结合层粘连蛋白(Laiminin)的能力。可结合层粘连蛋白,说明此类型胃癌细胞具有层粘连蛋白受体活性。肿瘤宿主的血管内外基底底膜内含有层粘连蛋白糖蛋白,当具有层粘连蛋白受体活性的癌细胞遇到血管内皮基底膜时,即可以层粘连蛋白受体-层粘连蛋白为纽带呈特共性的结合,并侵入血管,血循环中癌细胞即可与肝细胞或肝窦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而着床,胃癌肝转移即形成。日本将胃癌转移分为H0(无肝转移);H1(一叶肝转移);H2(两叶少数散在转移)。H3(两叶多数散在转移)。
(3)临床表现及诊断:
肝脏转移癌不同于原发性肝癌。在胃内临床上相对的比较少见。由于肝脏本身不像原发性肝癌具有肝炎及肝硬化背景。故无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如转移灶侵犯肝门时偶有黄疽及肝脏肿大。若侵犯左半肝时,病人常因上腹包块就诊。临床上多以胃部及上消化道症状及引起病人注意。B型起 声检查、CT扫描及核磁共振检查不难确诊。结合脾脏大小、门静脉直径的宽窄及甲胎蛋白、肝功能与乙肝系列等检查与原发性肝癌不难鉴别。 >>>>以肝转移为表现的胃癌
(4)治疗:
胃癌一旦经血循环转移,多属晚期,且常为多发性右半肝转移。再手术切除的可能性较少,故多采用经肝动脉插管或与门静脉双插管,以单药泵或/与双药泵,施行动脉及门静脉化疗药灌注及栓塞,也可在B型超声导引下进行转移癌灶内纯酒精注射治疗。近来国内报道放射治疗的效果亦不错,5年生存率56.3%。对于左外侧直接蔓延性肝转移,只要能够切除者可与 原发灶一并切除,若术后转移者亦可争取切除,术后肝残端施行放疗及肝动脉或/与门静脉插管药泵灌注化疗。疗效比带肝癌灶病例更好。
人参皂苷RH2诱导胃癌癌细胞分化,抑制胃癌细胞发展,预防转移复发,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是胃癌患者的上佳辅助治疗产品.购买电话:0571-87774958 QQ251288487 手机:1590681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