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国际肺癌分期与临床实践
2009-12-10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在本届大会上,执行主席兼秘书长王长利教授就2009年7月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公布的第7版肺癌TNM分期系统的更新要点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意义等问题作了主题报告。
新版TNM分期更新要点
T分期
本次国际肺癌分期的最大变化在于T分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将T1期进一步划分为T1a期(≤2 cm)和T1b期(>2 cm,≤3 cm),这是因为在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T1a和T1b者的5年生存率有一定差异(51%对47%);
⒉将T2期进一步划分为T2a(>3 cm,≤5 cm)和T2b(>5 cm,
≤7 cm),其原因是在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T2a和T2b者的5年生存率相差14%(45%对31%);
⒊将以往分期中肿瘤>7 cm的T2期归为T3期,原因为两者具有相似的中位生存期;
⒋将以往T4分期中原发肿瘤所在肺叶内出现转移结节归为T3期,这是因为此类患者的5年生存率(25%)明显优于T4期患者(7%);
⒌将以往M1分期中原发肿瘤所在肺叶以外的同侧肺出现转移结节归为T4期,因为此类患者预后与T4期患者相似,甚至优于后者(5年生存率:10%对7%);
⒍将以往分期中胸膜转移(恶性胸腔积液、恶性心包积液、胸膜转移)的T4期患者归为M1期,这是由于此类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明显劣于T4期患者(7%)。
N分期
新版N分期与第6版相似,并无显著变化。但其中有一点须要提示:在研究进行时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尚未被广泛应用,因此在临床分期中没有PET的相关资料。
此 外,在分析中还发现几点有趣的现象:一是淋巴结转移部位与肿瘤原发部位相关,其中左上肺癌易发生5/6区淋巴结转移(78%),右上肺癌易发生4R区淋巴 结转移(68%),中叶或下叶肺癌易有7区淋巴结转移(65%);二是淋巴结转移数目与患者预后相关,其中单个N1淋巴结转移、多个N1淋巴结转移、单个 N2淋巴结转移、多个N2淋巴结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8%、35%、34%和20%,具有显著差异。但由于上述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尚不能将这些发现 纳入新版分期之中,其是否能够应用于临床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证实。
M分期
新版分期将M1期细分为 M1a和M1b:M1a指对侧肺叶出现转移结节、胸膜转移结节或恶性胸腔(或心包)积液;M1b指胸腔外的远处转移。如此分期的原因在于,胸腔外远处转移 者预后最差(中位生存期为4~7个月),而胸膜转移者和对侧肺转移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10个月和9~11个月。
新版TNM分期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意义
根 据2001-2002年接受手术切除的1284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我们对新旧TNM分期系统在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的意 义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与旧分期系统相比,应用新分期系统后患者例数变化最大的是ⅠB期(由456例减至276例)和ⅡA期(由47例增至239例),在5年生存率方面,ⅠB期(由43.6%升至48.9%)和ⅡB期(由26.6%升至30.1%)患者生存率有所提高,而ⅡA期患者生存率有所下降(由 47.4%降至37.5%)。
按照新的分期系统对NSCLC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吸烟史和病理类型都不是 NSCLC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而T分期、N分期、TNM分期、手术方式、断端是否阳性、术后辅助放疗(Ⅲ期)、术后辅助化疗(Ⅱ期和 Ⅲ期)、淋巴结清扫个数和淋巴结清扫组数均是预后的显著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以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是NSCLC独立的预后影响因 素,其中淋巴结清扫个数为0~4个、5~8个、9~12个和13个以上的患者预后有显著差异。
Ⅰ期与ⅢA期的治疗策略
对 于Ⅰ期NSCLC患者,手术仍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手段。对于参加临床试验、不能耐受手术以及不接受手术的Ⅰ期患者,可选择放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在第7版 分期中,ⅠA期和ⅠB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0%和43%。值得强调的是,术后辅助化疗并不能使ⅠB期患者获益。
ⅢA期患者是高度异质性群体,其治疗模式及预后差异较大。参考最新的TNM分期及近年来的相关文献,ⅢA期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19%。
根据淋巴结状态的不同可将ⅢA期患者进一步分为5组,对于ⅢA0~2期患者,应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对于ⅢA3~4期患者,应先给予诱导治疗,诱导治疗后降期的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其他患者则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来源:http://1046099848.qzone.qq.com/
康复咨询:057187774957林顾问
新版TNM分期更新要点
T分期
本次国际肺癌分期的最大变化在于T分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将T1期进一步划分为T1a期(≤2 cm)和T1b期(>2 cm,≤3 cm),这是因为在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T1a和T1b者的5年生存率有一定差异(51%对47%);
⒉将T2期进一步划分为T2a(>3 cm,≤5 cm)和T2b(>5 cm,
≤7 cm),其原因是在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T2a和T2b者的5年生存率相差14%(45%对31%);
⒊将以往分期中肿瘤>7 cm的T2期归为T3期,原因为两者具有相似的中位生存期;
⒋将以往T4分期中原发肿瘤所在肺叶内出现转移结节归为T3期,这是因为此类患者的5年生存率(25%)明显优于T4期患者(7%);
⒌将以往M1分期中原发肿瘤所在肺叶以外的同侧肺出现转移结节归为T4期,因为此类患者预后与T4期患者相似,甚至优于后者(5年生存率:10%对7%);
⒍将以往分期中胸膜转移(恶性胸腔积液、恶性心包积液、胸膜转移)的T4期患者归为M1期,这是由于此类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明显劣于T4期患者(7%)。
N分期
新版N分期与第6版相似,并无显著变化。但其中有一点须要提示:在研究进行时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尚未被广泛应用,因此在临床分期中没有PET的相关资料。
此 外,在分析中还发现几点有趣的现象:一是淋巴结转移部位与肿瘤原发部位相关,其中左上肺癌易发生5/6区淋巴结转移(78%),右上肺癌易发生4R区淋巴 结转移(68%),中叶或下叶肺癌易有7区淋巴结转移(65%);二是淋巴结转移数目与患者预后相关,其中单个N1淋巴结转移、多个N1淋巴结转移、单个 N2淋巴结转移、多个N2淋巴结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8%、35%、34%和20%,具有显著差异。但由于上述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尚不能将这些发现 纳入新版分期之中,其是否能够应用于临床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证实。
M分期
新版分期将M1期细分为 M1a和M1b:M1a指对侧肺叶出现转移结节、胸膜转移结节或恶性胸腔(或心包)积液;M1b指胸腔外的远处转移。如此分期的原因在于,胸腔外远处转移 者预后最差(中位生存期为4~7个月),而胸膜转移者和对侧肺转移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10个月和9~11个月。
新版TNM分期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意义
根 据2001-2002年接受手术切除的1284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我们对新旧TNM分期系统在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的意 义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与旧分期系统相比,应用新分期系统后患者例数变化最大的是ⅠB期(由456例减至276例)和ⅡA期(由47例增至239例),在5年生存率方面,ⅠB期(由43.6%升至48.9%)和ⅡB期(由26.6%升至30.1%)患者生存率有所提高,而ⅡA期患者生存率有所下降(由 47.4%降至37.5%)。
按照新的分期系统对NSCLC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吸烟史和病理类型都不是 NSCLC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而T分期、N分期、TNM分期、手术方式、断端是否阳性、术后辅助放疗(Ⅲ期)、术后辅助化疗(Ⅱ期和 Ⅲ期)、淋巴结清扫个数和淋巴结清扫组数均是预后的显著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以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是NSCLC独立的预后影响因 素,其中淋巴结清扫个数为0~4个、5~8个、9~12个和13个以上的患者预后有显著差异。
Ⅰ期与ⅢA期的治疗策略
对 于Ⅰ期NSCLC患者,手术仍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手段。对于参加临床试验、不能耐受手术以及不接受手术的Ⅰ期患者,可选择放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在第7版 分期中,ⅠA期和ⅠB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0%和43%。值得强调的是,术后辅助化疗并不能使ⅠB期患者获益。
ⅢA期患者是高度异质性群体,其治疗模式及预后差异较大。参考最新的TNM分期及近年来的相关文献,ⅢA期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19%。
根据淋巴结状态的不同可将ⅢA期患者进一步分为5组,对于ⅢA0~2期患者,应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对于ⅢA3~4期患者,应先给予诱导治疗,诱导治疗后降期的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其他患者则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来源:http://1046099848.qzone.qq.com/
康复咨询:057187774957林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