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腺瘤及腺瘤癌变分析
2010-01-19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大肠腺瘤癌变与腺瘤大小的关系
杨玉秀等[4]研究表明:大肠腺瘤的癌变与腺瘤大小有关,腺瘤越大,癌变的概率越大。段淑芬等[5] 研究也证实腺瘤直径>2cm较之<2cm者更易发生腺瘤异型增生和癌变。本组资料将大肠腺瘤按直径大小分<1cm、1~2cm、>2cm组,各组大肠腺瘤癌变率依次为2.1%、18.1%、25.8%,这说明了大肠腺瘤的癌变率与大肠腺瘤的直径大小成正比,提示腺瘤越大,癌变危险性增加。本组资料中大肠腺瘤总癌变率5.4%,其中>2cm组的癌变率(25.8%)显著高于<1cm组癌变率(2.1%),说明大肠腺瘤的恶变是随着腺瘤的增大而增加,提示对>2cm的大肠腺瘤应积极切除。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究竟是腺瘤增大后才发生癌变还是腺瘤恶变后才迅速增大,尚无确切的资料。因此对于大肠腺瘤,不论其大小,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避免癌变。
大肠腺瘤癌变与解剖部位的关系
大肠腺瘤虽然发生于全肠道,但主要分布于左半结肠和直肠。本组资料显示67.4%的大肠腺瘤及癌变发生在左半结肠和直肠,而且癌变的大肠腺瘤中有83.3%分布于左半结肠和直肠。同时,资料显示大肠腺瘤在直肠发生癌变的概率高于右半结肠。大量的临床及病理观察也证实,腺瘤位于乙状结肠、直肠者癌变率高,这可能因为这些部位大便稠厚、停留时间较长、致癌物质含量增高且长期刺激肠道黏膜所致。从资料中可以看出大肠腺瘤的癌变率与解剖部位关系密切,同时提示对发生在直肠、乙状结肠的腺瘤应高度警惕癌变的可能。应做到早发现,早切除,以防发生癌变。
大肠腺瘤癌变与腺瘤外形的关系
一般认为,广基形腺瘤较有蒂腺瘤更易癌变。邱秀珊等[6]对406例大肠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发现,长蒂腺瘤癌变率为1.6%,广基腺瘤癌变率为14.4%。本组资料中腺瘤癌变的形态多表现广基腺瘤,广基腺瘤的癌变率为8.9%,长蒂腺瘤癌变率为3.9%,两者差异性较明显,提示广基腺瘤较有蒂腺瘤更易于发生癌变。因此,我们对广基腺瘤应注意癌变可能,并应及时摘除,定期随访。
大肠腺瘤癌变与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
大肠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其癌变密切相关。一般认为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管状腺瘤的癌变率最低,绒毛状管状腺瘤的癌变率介于两者之间。Arai等[7]的结论表明了绒毛状腺瘤和管状腺瘤之间的关系,管状腺瘤细胞凋亡水平高,生长缓慢,而绒毛状腺瘤细胞凋亡水平低,生长相对较快。本组资料中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分别为2.1%、9.9%、21.1%,这可能与样本的选取及样本量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病理组织学分型提示,绒毛状腺瘤及管状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显著高于管状腺瘤组,是重要的癌前病变。这可能因为多数绒毛状腺瘤比管状腺瘤长的大,有更潜在的恶变机会。我们收集的样本中未发现锯齿状腺瘤癌变,目前多数人主张把锯齿状腺瘤作为一个独特的结直肠上皮肿瘤进行研究,这可能因为锯齿状腺瘤明显含有增生成分,有时会被误诊为增生性息肉。吴晓华[8] 的研究认为锯齿状腺瘤是散发性大肠癌的癌前病变,而我们的研究中5例锯齿状腺瘤未见癌变,这可能与样本数量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大肠腺瘤癌变与腺瘤异型增生的关系
大肠腺瘤的癌变除与腺瘤大小、解剖部位、外形、病理组织学类型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外,还与腺瘤的异型增生程度密切相关。 临床上大肠腺瘤伴上皮轻度、中度异型增生属于低危腺瘤,大肠腺瘤伴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属于高危腺瘤。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大肠腺瘤伴上皮轻度异型增生癌变率为2.4%,而大肠腺瘤伴上皮重度异型增生癌变率为32.7%,提示大肠腺瘤的癌变率随异型增生程度的增高而增高。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中²重度异型增生的大肠腺瘤,及早摘除,减少癌变。
综上所述,腺瘤大小、解剖部位、外形、病理组织学类型及腺瘤异型增生等均是大肠腺瘤癌变的潜在因素。
杨玉秀等[4]研究表明:大肠腺瘤的癌变与腺瘤大小有关,腺瘤越大,癌变的概率越大。段淑芬等[5] 研究也证实腺瘤直径>2cm较之<2cm者更易发生腺瘤异型增生和癌变。本组资料将大肠腺瘤按直径大小分<1cm、1~2cm、>2cm组,各组大肠腺瘤癌变率依次为2.1%、18.1%、25.8%,这说明了大肠腺瘤的癌变率与大肠腺瘤的直径大小成正比,提示腺瘤越大,癌变危险性增加。本组资料中大肠腺瘤总癌变率5.4%,其中>2cm组的癌变率(25.8%)显著高于<1cm组癌变率(2.1%),说明大肠腺瘤的恶变是随着腺瘤的增大而增加,提示对>2cm的大肠腺瘤应积极切除。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究竟是腺瘤增大后才发生癌变还是腺瘤恶变后才迅速增大,尚无确切的资料。因此对于大肠腺瘤,不论其大小,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避免癌变。
大肠腺瘤癌变与解剖部位的关系
大肠腺瘤虽然发生于全肠道,但主要分布于左半结肠和直肠。本组资料显示67.4%的大肠腺瘤及癌变发生在左半结肠和直肠,而且癌变的大肠腺瘤中有83.3%分布于左半结肠和直肠。同时,资料显示大肠腺瘤在直肠发生癌变的概率高于右半结肠。大量的临床及病理观察也证实,腺瘤位于乙状结肠、直肠者癌变率高,这可能因为这些部位大便稠厚、停留时间较长、致癌物质含量增高且长期刺激肠道黏膜所致。从资料中可以看出大肠腺瘤的癌变率与解剖部位关系密切,同时提示对发生在直肠、乙状结肠的腺瘤应高度警惕癌变的可能。应做到早发现,早切除,以防发生癌变。
大肠腺瘤癌变与腺瘤外形的关系
一般认为,广基形腺瘤较有蒂腺瘤更易癌变。邱秀珊等[6]对406例大肠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发现,长蒂腺瘤癌变率为1.6%,广基腺瘤癌变率为14.4%。本组资料中腺瘤癌变的形态多表现广基腺瘤,广基腺瘤的癌变率为8.9%,长蒂腺瘤癌变率为3.9%,两者差异性较明显,提示广基腺瘤较有蒂腺瘤更易于发生癌变。因此,我们对广基腺瘤应注意癌变可能,并应及时摘除,定期随访。
大肠腺瘤癌变与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
大肠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其癌变密切相关。一般认为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管状腺瘤的癌变率最低,绒毛状管状腺瘤的癌变率介于两者之间。Arai等[7]的结论表明了绒毛状腺瘤和管状腺瘤之间的关系,管状腺瘤细胞凋亡水平高,生长缓慢,而绒毛状腺瘤细胞凋亡水平低,生长相对较快。本组资料中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分别为2.1%、9.9%、21.1%,这可能与样本的选取及样本量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病理组织学分型提示,绒毛状腺瘤及管状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显著高于管状腺瘤组,是重要的癌前病变。这可能因为多数绒毛状腺瘤比管状腺瘤长的大,有更潜在的恶变机会。我们收集的样本中未发现锯齿状腺瘤癌变,目前多数人主张把锯齿状腺瘤作为一个独特的结直肠上皮肿瘤进行研究,这可能因为锯齿状腺瘤明显含有增生成分,有时会被误诊为增生性息肉。吴晓华[8] 的研究认为锯齿状腺瘤是散发性大肠癌的癌前病变,而我们的研究中5例锯齿状腺瘤未见癌变,这可能与样本数量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大肠腺瘤癌变与腺瘤异型增生的关系
大肠腺瘤的癌变除与腺瘤大小、解剖部位、外形、病理组织学类型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外,还与腺瘤的异型增生程度密切相关。 临床上大肠腺瘤伴上皮轻度、中度异型增生属于低危腺瘤,大肠腺瘤伴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属于高危腺瘤。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大肠腺瘤伴上皮轻度异型增生癌变率为2.4%,而大肠腺瘤伴上皮重度异型增生癌变率为32.7%,提示大肠腺瘤的癌变率随异型增生程度的增高而增高。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中²重度异型增生的大肠腺瘤,及早摘除,减少癌变。
综上所述,腺瘤大小、解剖部位、外形、病理组织学类型及腺瘤异型增生等均是大肠腺瘤癌变的潜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