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自我保健的误区
2010-02-05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这句“保健名言”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意不言自明,就是说饭后多活动,有助于消化。然而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说法不无偏颇之处。大家知道,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其营养成分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能被身体所利用。消化吸收并非是消化系统独立完成的。它需要很多器官组织的协调一致才能实现,这其中血液循环系统占有重要地位。
饭后立即活动,会使骨骼肌血流量增加。骨骼肌的血流量加大,势必会减少胃肠道的血流量从而影响消化功能。此外,体弱多病者多患有胃下垂,若饭后立即运动,会由于重力作用加重胃部不适感。由此得知,饭后不但不要百步走,相反却应卧床休息片刻。
误区之二:瘦比胖好
“有钱难买老来瘦”,老年人大都这样认为。“胖多难看”,爱美的姑娘如是说。究意是胖好还是瘦好?即使从保健的角度考虑,也难以用一句话回答。因肥胖而引发的动脉硬化,冠心病及糖尿病等固然可怕,然而由于“瘦”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似乎也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往往将瘦与弱联系起来,生活中瘦者多弱,瘦者身体抵抗力低,免疫力差,极易患各种传染玻结核病患者多数是体质瘦弱者,几乎看不到膘肥体壮的人患此玻瘦者当然也易患营养不良或营养失调引起的各种疾病,如贫血、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等疾玻实际上与瘦有关的疾病要比与肥胖有关的疾病多得多。因此,要科学适度看待“胖”和“瘦”,盲目减肥效果未必好。
误区之三:吃素者长寿
自古佛门弟子长寿者居多,人们便认为这与食素有关。然而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和尚长寿并非仅仅是吃素的缘故,而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素食指的是植物性食物,其营养比例并不完全适合人类。比如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构成的。其中8种不能由人体本身合成,只能来源于食物,称为必须氨基酸。动物所含的必须氨基酸丰富,且比例适当,极易被人体利用。另外,素食中脂类含量较少。脂类不仅是构成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而且是能量的重要来源。同等质量的脂肪比糖或蛋白质释放的能量要高一倍还多。虽说动物性脂肪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但它毕竟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之一。
素食和肉食的营养成分各有千秋,各有不足,但又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因此,荤素搭配,比例适当,不偏废任何一方,才是科学的饮食结构。
误区之四:体力劳动无需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没有人不承认这是真理。但是各人对于运动的理解却是不同的。全体力劳动者往往认为“整天干活就是在运动,因而无需再特意锻炼”。他们仅仅把运动简单地理解为“动”,其实从医疗保健的角度看,运动应理解为体育锻炼。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并不是一回事。
首先,体力劳动多是局部的运动,是身体某部分或某个肌群连续不断地做某种单调的重复运动,因而人体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全方位的锻炼,这种全身不均的动作是达不到锻炼目的的。而体育锻炼则不同,它是一种全身性均衡协调运动,能使身体各个部位得到锻炼,因而能提高身体素质。
其次,劳动和体育锻炼的环境也不同,劳动环境可能是嘈杂的、污浊的或高温的、高寒的。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对于人体的健康肯定弊大于利。而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往往置身于一个优雅的空气清新的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对身体健康往往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由此说,体力劳动者也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正确的锻炼,不但不会增加疲劳感,反而有助于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增强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