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治疗应以手术为主
2010-03-14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脑瘤,即所谓的颅内肿瘤,泛指颅骨腔内长出之肿瘤,除了脑组织本身会生长脑瘤外,脑膜脑神经及其它脑内组织血管等,都有可能发生。脑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助放疗化疗等综合疗法,以最大程度提高生存率。要注意的是,手术及放化疗都有其适应症,根据脑瘤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是很重要的。
术前的药物治疗:
速尿(Lasix)和类固醇激素【corticosteroids(e。g。地塞米松Dexamethasons1mgkgd)】以减少外围脑组织水肿。
一、外科手术切除:为治疗脑瘤最重要的方法。
手术适应症:
l、确立肿瘤的组织学与病理诊断
2、缓解颅内压升高造成的症状行减压术,避免脑疝发生
3、视肿瘤的性质,以决定未来的治疗方针以增强治疗效果,延长寿命
4、与肿瘤有关之阻塞性脑积水,需实行脑室腹腔流术(V-Pshunt)或脑室外引流系统(EVD)
接近运动语言区的脑瘤,可以藉由皮质功能定位法,将正常的运动。感觉及语言功能区定位出来予以保护后,再将脑瘤作广泛的切除。而不致影响正常的运动及语言功能。
二、放射线治疗
接受放射线治疗之适应症:
l、无法以外科手术切除的肿瘤:
因受限于解剖位置及脑部重要组织的关系,无法以手术处理,如生长于丘脑或脑干生命中枢之肿瘤。若切除此类肿瘤,势必影响此处正常组织之功能,甚至可能影响呼吸心跳甚至造成死亡。
2、无法以手术完全切除的肿瘤:
如紧临海绵窦(cavernoussinus,此处有许多脑神经通过)。脑干、视交叉(如:Opticnerveglioma)等。过于积极的手术或许可将肿瘤完全切除,但也造成病人永久性的伤害,如失明。颜面神经受损、偏瘫等无法恢复性的伤害。因此不论此类肿瘤为良性或恶性,为顾及病人生活质量,对于此类肿瘤多采保守疗法,以部份切除辅以放射线治疗。
而对低度恶性的神经胶质瘤,若切除残余体积相当少,且病人年纪尚轻。且无任何临床症状,则可考虑以密集临床追踪,待病灶有所变化再接受放射线治疗。
3、完全切除后,易高度复发之肿瘤:
如高度恶性胶质瘤,恶性脑膜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生殖细胞肿瘤等等,即便肿瘤得以完全切除,仍应做术后放射线治疗以防止局部肿瘤复发,而如髓母细胞瘤或已有脊髓转移之室管膜瘤,胚胎细胞瘤,应照射全脑及整个脊髓部份。
●放射线治疗流程:
因脑部照射需讲求准确性,所以病人于治疗前必须接受整个头部固定模具的制作,之后再接受模拟摄影,定出治疗之中心点及治疗的范围。大部份的脑瘤病人若可接受三度空间适形治疗,则必须连同所制作的模具,模仿治疗时的姿势去接受计算机断层摄影。病人脑部之计算机断层影像经由计算机输入处理放射线治疗之专用软件,依此选取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式,包括治疗角度的选择、治疗剂量比重的安排等。而病人则必须再依此于模拟摄影室,仿真治疗时位置,射线角度,照出X光片并绘出治疗范围,此X光片便可用以制作铅块,用以保护正常组织免受辐射伤害。
一般每次给予剂量为180-200雷得(1。8-2Gy),整个疗程约六周左右,共约5400-6000雷得(54-60Gy)。照射剂量依肿瘤性质不同而有差异。
▲放射线治疗之副作用:
依发生时间不同,可分急性、亚急性、慢性。
l、急性副作用:
发生于治疗期间,除了原有症状加重,可能还并有恶心呕吐,乃因放射线造成短暂性脑水肿。此种情形可以类固醇处理,约4-6星期即可缓解;但若以类固醇无法改善,反而更加恶化,则必须考虑是否为颅内肿瘤发生变化。此外,若耳朵位于放射线照野,则于第3-4周左右可能发生急性浆性中耳炎。若为全脑及脊髓照射,将影响造血功能,病人也易出现疲累情形。
2、次急性副作用:
发生于放射线治疗结束后6-12周,由于放射线造成脑内微血管通透性改变及寡树突胶质细胞受影响造成短暂性脱髓鞘反应(demyclination),可以类固醇缓解此副作用,但仍是很难与肿瘤是否复发作分辨
3、晚期副作用:
最严重的为放射线引发之坏死,多发生于治疗后半年开始至数年均有可能。放射线坏死不论于传统计算机断层影像或临床症状上都与肿瘤复发难以区分,虽有先进的功能性影像学检查,但最好的方法还是以外科切除以得到确定的病理组织切片。此外,若治疗照野包括中耳。视网膜神经。水晶体或脑下垂体,将可能引发中耳。视力。白内障及脑下垂体荷尔蒙分泌之后遗症,应于治疗前与医生仔细讨论
▲立体定位放射线手术:
小于3公分且危险性质较高的肿瘤可用直线加速之X光刀或伽码刀行立体定位放射线手术
▲插种治疗:
利用立体定位的方法,将放射性同位素直接植入病灶中,不仅精确,放射剂量少,对正常脑组织造成的伤害较小
三、化学治疗:为辅助性疗法,多与放射治疗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