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治疗 > 化学治疗 >

乳腺癌的化疗

2010-04-29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乳腺癌对化疗中度敏感,过去单药化疗效果大约在20%,70年代组成CMF为主的联合化疗,疗效有所提高,80年代加ADM等蒽环类及铂类药物,疗效达50%以上,近年又出现紫杉醇,NVB,长春花硷酰胺,并开展了体外药敏测定,逆转耐药的研究,使得化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对乳腺癌有效的药物很多,单药有效率可分为3组:

一、有效率超过50%的有

    紫杉醇(paclitaxel, taxol)、 泰索帝(docetaxel, taxotere)、

    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PI)、 去甲长春花碱(诺威本,navcelbine, NVB)。

二、有效率在20%~50%的有

    顺铂(DDP)、 环磷酰胺(CTX)、 异环磷酰胺(IFO)、

    氟脲嘧啶(5-Fu)、 氨甲喋呤(MTX)、 丝裂霉素(MMC)、

    咪托蒽醌、 吡柔比星(Pirarubicin)、 雌莫司汀(Estramustine)、

    泼尼莫司汀(Pudnimnstine)、 噻派(TSPA)、

    长春花碱(VLB)、 长春新碱(VCR)、 长春酰胺(VDS)。

三、效率在20%左右的有

    更生霉素、 安吖啶、 阿糖胞苷、

    卡铂、 卡氮芥(BCNU)、 苯丁酰氮芥、

    氮烯咪胺(DTIC)、 VP-16、 Gemcitabine(氟胞苷)、

    六甲密胺(HHM)、 羟基脲、 CPT-11、

    伊达比星(Edarubicin)、 CCNU、

    6-巯基嘌呤、 美法伦、 氯尼达明(Lonidamine)、

    美诺立尔(Monogaril)。

四、目前的新药主要是:

    紫杉类,包括紫杉醇和泰索帝,其疗效明显超过蒽环类药物。

    泰索帝对肝转移的疗效比较突出。

    去甲长春花碱对晚期乳腺癌的疗效,特别是和蒽环类药物联合治疗,有效率超过50%。

五、几种疗效比较突出的药物:

    紫杉醇(paclitaxel, taxol)、泰索帝(docetaxel, taxotere):机制独特, 作用于微管系统,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抑制其解聚,使细胞周期移行阻断在M期。 国内有人做过体外实验,发现它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且其作用大小并不依赖药物浓度。 因而它是一个很有研究前途的药。 缺点是价格很贵,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很高。使用前需服用DXM,甲氢咪呱等,化疗时需做好抢救准备,并有专人特护。

    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PI): 最常用的蒽环类化疗药,主要毒性为心脏毒性及脱发。当累计剂量达800mg以上时,心衰的发生率可高达30%。 EPI的上述毒性明显减少,具有较高的化疗指数。

    去甲长春花碱(诺威本,navcelbine, NVB)。 去甲长春花碱(Navelbine,NVB)又名长春瑞宾。为法国研究者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肿瘤新药,抗瘤谱广。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率高达41%,联合ADM治疗晚期乳腺癌,初治患者有效率高达70%,复治患者达42%~74%。这个药在我国应用的历史还不长,但其很高的有效率已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主要不良反应是化学性静脉炎等。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能象普通药物那样对待使用。

    顺铂(DDP): 疗效较高,特别是对于肺。胸膜及皮肤软组织转移的患者。 它的疗效与其剂量大小有明显的相关性,但由重金属铂所带来的肾毒性限制了其大剂量的使用。 主要毒性包括严重的消化道反应,肾毒性,及耳神经毒性,相对来说,对外周血的影响较小一些。 预防方法是大剂量时水化,或小剂量连续给药。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