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护理 > 疼痛护理 >

不要让癌痛持续伤害癌友

2010-05-28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一、疼痛与癌症死亡率的关系
  疼痛是肿瘤患者最恐惧的症状之一,常比癌症引起的死亡更令人畏惧。癌症疼痛(简称癌痛)的发生率比较高,在癌症确诊时和癌症中期,30%-40%的患者有中到重度疼痛,接受抗癌治疗的成人和儿童患者中的50%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癌症的60%-90%有疼痛。癌症疼痛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1982年曾提出“2000年实现全世界无癌痛”的具体目标,但遗憾的是人们还未实现这个目标。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控制癌痛可使其在有限的生命中,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因为肿瘤病房的住院环境,易使患者产生极度的紧张与焦虑,此时,躯体的疼痛更增加了他们的痛苦和不幸。
  二、癌症疼痛的危害
  各个临床期别的癌症病人都可能出现疼痛,而疼痛对他们造成的危害是相似的。癌症疼痛不仅使病人感到难受,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影响。例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焦虑、恐惧、抑郁、不愿与人交往;各种机体功能减退,活动能力下降;对生活和治疗失去信心等。疼痛对身体、生理和心理方面造成的损害,不仅明显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到治疗的实施和效果。部分病人因疼痛未得到满意控制而失去耐心,甚至会放弃根治癌症的机会。因此,癌症疼痛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各期癌症病人都应该积极接受止痛治疗。
  对于各期癌症病人的疼痛都应治疗,止痛治疗除减轻病人的痛苦,还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抗癌治疗的顺利完成。抗癌治疗本身能控制疼痛,但止痛显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根治性抗癌治疗显效前,也有必要积极进行止痛治疗,以便抗癌治疗能顺利完成。此外,对于已失去根治性抗癌治疗机会的病人来说,止痛可能是部分病人惟一可接受的治疗方法,因为止痛治疗可能使肿瘤病人在无痛状态下长期带癌生存,争取治疗时间和机会。
  三、形成癌痛的原因与机理
  癌性疼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群,并非单一的症状,它涉及到众多的环节和机理,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1.中医学的机理解释 中医理论认为癌痛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气滞血瘀、痰浊凝结、热毒结聚等几个方面。疼痛为瘀血的主症,肿瘤之癌痛,大多属瘀血作痛,其特点为痛势较剧,常呈绞痛、钝痛、刺痛、刀割样痛状,部位固定,常入夜尤甚,常用止痛方法,通常疗效欠佳;其主要机理就是瘀阻脉络,“不通则痛”。各种病因可导致人体气机失调而致癌瘤产生,癌瘤本身又可阻滞脏腑经络,产生各种气机失调;瘀血是机体的病理产物,血行不畅多由气机失调所致。瘀血阻滞经络则疼痛,瘀血日久可使机体失养而致嬴瘦、肌肤甲错、脏腑功能失调等;痰浊由津液代谢失常凝结而成,痰浊凝聚也是癌瘤产生的病理基础之一。元·朱丹溪认为“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而痰浊又可阻滞经络气血,致脏腑经络气血失调及疼痛。痰浊又常与气滞、血瘀、火毒相互裹携而致病;癌瘤日久,热毒内生,伤及脏腑经络气血,或与痰浊相合,阻塞经络气血运行,或热毒伤络均可产生疼痛。
  2.西医学的解释 疼痛是由疼痛感受器、传导神经和疼痛中枢共同参与完成的一种生理防御机制。它不仅是躯体受到有害刺激的结果,而且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经济因素也可加重患者的疼痛程度。
  一般而言,如内脏痛为胸腹部脏器受癌肿浸润、压迫或牵引所致,定位不明确;神经痛为癌肿浸润或治疗引起的神经末梢或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所致。
  四、癌症疼痛的评估
  癌症患者自觉症状中,癌痛发生率为最高。世界上约有350万人在癌症疼痛的折磨中艰难度日,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对癌症疼痛的评估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评估疼痛的最佳方法是对疼痛本质的相信,使用可靠有效的工具并了解一些有关疼痛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疼痛的本质。
  1.影响疼痛正确评估的因素 有不少因素影响癌症疼痛的正确评估,包括:
  (1)相信患者的主诉 由于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觉,缺少客观体征,加上疼痛不仅是躯体对有害刺激的生理反应,且有精神和心理因素影响,因此,对疼痛的评估一定要相信患者的主诉,也就是说疼痛应该像患者所说的那样,而不是医生认为应该是怎样。据统计,在很多医院或护理机构,对疼痛的评估没有成为护理工作常规,只在患者提出疼痛或要求镇痛时才被动地予以处理。缺乏准确测量疼痛的工具导致患者主诉和护理人员评估不一致占77%,护士过低评估病人的疼痛占54%,护士过高评估疼痛仅占13%。
  (2)询问全面、详细的疼痛病史 一份详尽的疼痛病史,是医生选择止痛剂和制定医疗方案的基础,它包括疼痛的发病时间、部位、程度、性质、病期、持续性和间断性、加重或减轻的因素、疼痛治疗史(用药、效果、副作用)、疼痛对患者及家属的影响、病变范围、癌症治疗(过去、现在),以及目前治疗存在的问题。对患者陈述的病史最好能有一位家属核实,家属还能提供患者没有或不愿提供的情况。
  (3)注意患者精神状态及分析有关心理社会因素 绝大多数癌痛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愤怒、抑郁、焦虑、孤独等心理障碍,如果不能发现这些心理障碍,并努力加以解除,即使给患者以足量止痛剂,其痛苦仍不能得到满意的解除。
  (4)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及文化背景:一般来说,年长者较年幼者耐受疼痛,性格内向者对疼痛的主诉较少,同等程度的疼痛在性格外向者反应会强烈,主诉更多。民族、家庭、过去的经历对疼痛的评估均会产生影响。
  2.疼痛患者常见的护理诊断
  疼痛与癌症疾病有关;与心理因素有关;与各种穿刺、侵入性插管有关。
  焦虑与疼痛不能缓解有关;与对死亡的惧怕有关;与肿瘤病房的环境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疼痛有关;与全身性衰弱有关。
  个人应对无效与疼痛有关;与诊断癌症有关;与心理上的不良因素有关。
  睡眠形态紊乱与疼痛有关。
  自理缺陷与疼痛不适有关;与活动无耐力有关;与医疗受限有关。
  3.癌症疼痛的评估方法
  (1)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在标尺的两端,标有从0~10的数字,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使用时,先向病人解释0代表无痛,1代表最轻微的疼痛,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最后了解病人此时疼痛在标尺的哪个位置。
  (2)评估标准:轻微疼痛1~4级(如不适、重物压迫感、钝性疼痛、炎性痛);中度疼痛5~6级(如跳痛和痉挛、烧灼感、挤压感和刺痛、触痛和压痛);严重疼痛7~9级(如妨碍正常活动);剧烈疼痛(无法控制)。
  该法利于护理人员较为准确地掌握疼痛的程度,利于评估控制疼痛的效果。
  五、疼痛的止痛与护理对策
  癌症疼痛的治疗主要包括止痛与正确护理两大方面,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须了解影响疼痛的控制的因素。
  1.影响癌痛控制的因素
  (1)怕麻醉药成瘾:多数情况下,人们只在患者主诉疼痛时才给备用止痛药,而患者也因为怕成瘾而忍痛,只是在疼痛无法忍受时才要求止痛。研究表明,不论麻醉药剂量多大,在用麻醉药止痛的患者中,成瘾的发生只是少数,多数患者疼痛控制后即停药,即使出现成瘾也是可以治疗的。
  其实,在晚期癌症患者中,这时的关键问题已不是能否成瘾,而是有效止痛,使他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而且事实上,由于疼痛,癌症患者在应用吗啡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欣快感。所以,目前吗啡已被列为常规止痛药物。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吗啡类药物确有一定的耐受现象,有时需适当增加剂量才能达到理想止痛效果。
  (2)医疗体制对控制疼痛的制约和限制:①医院内制约实施镇痛的因素:与医务人员对疼痛的处理缺乏责任感和护患关系复杂有关,对疼痛不能有效控制主要归因于没有专业人员负责。病人不愿过多地麻烦护士也是使患者不能获得有效控制疼痛的障碍。②发药制度的制约:现行的麻醉剂发放制度是繁琐的,须经过多人核实的。因此,人为的造成了许多癌痛患者无法运用止痛药或只有到难以忍受时才用药的弊端。如果对每个患者的疼痛进行持续性评估,变疼痛时给药为疼痛前随时给药,情况将大为改观。
  2.三阶梯止痛措施 WHO推荐的癌症镇痛三阶梯止痛法:
  第一阶梯 患者表现: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正常生活,基本不影响睡眠。这样的疼痛为轻度癌痛。针对轻度癌痛所采用的止痛药物为第一阶梯用药。
  常用药物: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加合百服宁、布洛芬、消炎痛、吲哚美辛等。
  第二阶梯 患者表现:疼痛持续存在,并影响到睡眠和食欲时,就升级为中度疼痛。此时在应用第一阶梯用药的基础上,应该加用第二阶梯止痛药。
  常用药物: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双克因等。
  第三阶梯 患者表现:癌痛剧烈、难以忍受,致使睡眠和饮食都受到严重干扰,晚间入睡困难、疼痛加剧。此时采用一般的止痛药物已基本无法控制疼痛,采用其他镇痛药或弱效阿片类药物也达不到满意的镇痛效果,此时就应该使用第三阶梯的强效阿片类药物了。
  常用药物:吗啡片、美菲康、美施康定等。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