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种类 > 鼻咽癌 > 鼻咽癌病因 >

探讨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

2010-05-31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日前,某集团公司一年一度的员工健康普查“揭晓”,若干名老员工的体检报告单上写着:EB病毒抗体阳性,建议到耳鼻喉科进一步诊查(意即排除鼻咽癌)。于是,相关员工的心顿时悬了起来:这EB病毒抗体阳性是怎么一回事?它与广东地区高发、被称为“广东癌”的鼻咽癌又有什么牵扯?

    从EB病毒追踪和捕捉鼻咽癌,是早期发现鼻咽癌的有效途径之一。

    遮遮掩掩终露真容:

    上个世纪50年代初,英国外科医生伯基特(Burkitt)在非洲乌干达发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儿童淋巴瘤,被命名为伯基特淋巴瘤。当时,虽然很多疑点提示伯基特淋巴瘤与病毒、细菌等传染因子有关,但肿瘤组织在电子显微镜下却看不到病毒颗粒。直至1964年英国病毒学家爱泼斯坦(Epstein)把伯基特淋巴瘤的细菌培养以后,再作电子显微镜观察,才终于发现了病毒颗粒——一种新的疱疹病毒。爱泼斯坦及其助手巴尔(Barr)的名字第一个字母被用来为此病毒命名,即EB病毒。面纱揭开,人们还发现EB病毒遍布世界各地,且只感染人类与猿等灵长类动物。它在人类各种族、民族中广泛传播,我国约90%以上人群在3~5岁时就已感染过EB病毒,血清中产生EB病毒的抗体。

    用于早期诊断鼻咽癌:

    鼻咽癌患者血清中表现的EB病毒核壳抗原(VCA)与早期抗原(EA)的抗体均为免疫球蛋白A(lgA),即VCA/lgA与EA/lgA。研究表明,全世界的鼻咽癌患者血清中VCA/lgA阳性率高达90%以上,而正常人的阳性率仅为5%左右。EA/lgA抗体在鼻咽癌病人中的阳性率为73%。这就提示我们,通过EB病毒的血清学诊断,有较大可能“追捕”到鼻咽癌早期患者。

    “滴度持续升高”须警惕:

    前已说及,EB病毒在人类的自然感染非常普遍,所以如验血查到EB病毒的免疫球蛋白G(lgG)抗体阳性并不奇怪,只不过表明已有EB病毒感染而已。但如果是免疫球蛋白EA(lgA)抗体阳性,就要引起警惕。特别是,“抗体阳性”还有“滴度高低”之分。在临床上,高滴度阳性发展为鼻咽癌的可能性较低滴度大。资料显示,连续数年检查阳性滴度呈持续升高的患者,如从1:5阳性持续升高至1:80阳性,或1:10阳性上升至1:360阳性,三年内发展为鼻咽癌者占18.5%,五年内发生鼻咽癌者为33.3%。因此,抗体阳性滴度持续升高者属“高危人群”,尤应引起关注。

    对“受提示者”的提示:

目前认为,说EB病毒是鼻咽癌的直接病因尚“举证”困难,但说鼻咽癌与EB病毒的感染“关系密切”,却是专家们一致的看法。还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鼻咽癌患者血清中都有EB病毒抗体,只有在低分化和未分化癌患者中表现为EB病毒抗体阳性,而在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患者中(比例很小),EB病毒抗体阴性。因此,EB病毒抗体阳性并不是鼻咽癌确诊的依据。确诊是否患上鼻咽癌还必须在鼻咽部发现肿瘤,并需经活组织切片证实才能确定。它只是作为一个重要信号引起患者及医生的高度警惕。因此,体检单上受提示者应该到耳鼻喉科或专科医院进行诊查,借助鼻咽镜、X光片或CT以及鼻咽活组织检查来诊断是否患鼻咽癌。一句话,由于鼻咽癌不易早期发现,而EB病毒抗体检测却能捕捉到早期鼻咽癌,有利于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最佳根治的治疗效果,因此理应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与接受。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