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认识癌症 > 致癌因素 >

乳房,有很多不得不说的秘密

2010-06-02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乳房,作为女性的代表特征,一直以来,世人对其美丽的关注多于健康。近日一份调查显示,乳腺癌发病率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西方国家每8位女性一生中就有一位患乳腺癌,全球平均每两分半钟就有一位女性被确诊为乳腺癌患者。记者从省有关部门了解到,海南女性乳腺癌患病率已经达到了千分之一。你做过乳房检查吗?你最关注自己乳房的哪个方面?对此相关的疾病知识了解多少?近日,本报采取问卷方式,就有关乳腺癌方面的情况,向约100名椰城女性进行了调查。
  心存侥幸疏于检查
  12月25日下午,正在海南一家医院检查身体的张女士说,她今年35岁,在一家公司负责销售工作,并兼职做些推销美容、保险等业务,平时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很少有时间进行健康检查。尽管她听说过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较高,但至今也没有做过专门的检查,主要是认为自己乳房没有什么异常感觉,也就没有多在意。
  28岁的周女士现在在会计培训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大,但她也认为,乳房没有什么异样,没必要专门去检查。“就像自己没有患感冒,听说别人患感冒很严重,总不能也跑去医院治疗感冒吧?”
  调查中,在“对于乳房,你目前最注重的是它的哪一层面”问题上,33%的女性表示注重美的层面,乳房是女性身体美的象征;46%的女性表示注重健康层面,女性身心的健康状况都可能在乳房健康上有所反应;6%的人注重身心层面,乳房涉及到女性对自身的认同度与满意度;8%的人注重两性层面,即产生性的吸引力;7%的人注重生理层面,认为乳房主要承担哺乳功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注重对自己体形的健美也是人之常情,可健美应该建立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之上。
  检查治疗存在误区
  在海口一事业单位工作的蔡女士说,他们单位每年都要组织职工进行一次体检,其中就包括乳腺癌等项目,她曾被查出乳腺增生。“大部分女性都患有乳腺增生,主要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造成的,现在我已经很注意,尽量调节自己的心情,注意饮食,多吃蔬菜和加强体育锻炼。”之后,她也没有定期进行过检查。
  卢女士也曾在体检中发现自己患有乳腺疾病,只是病情尚轻。经过几年的药物治疗后,至今尚未痊愈。卢女士说,前几年她每年都要进行一次专门检查,现在开始有所放松,已有一年多时间没进行这方面的检查了。
  有一些女性认为,喝豆浆对身体有益处,是妇女防治乳腺癌的理想食品。海南现代妇婴医院乳腺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刘文宽却认为,他们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豆浆含有“大豆异黄酮”物质,对养颜美容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乳腺患者并无益处,反而会导致乳腺增生。由于每个人的身体对各种食物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也许某一个人食用某种食物无异常反应,但另一个人食用同样的食物却可能会成为病患的诱因,因此建议人们饮用豆浆要适当。
  在“你是否曾经接受过专门的乳房健康常规检查”问题上,10%的女性表示有定期接受检查;40%的女性表示曾经接受过检查,但没有形成定期检查的习惯;30%的女性表示有这个意愿,但还没有做过这项检查;还有20%的女性表示她们没想过这件事,也没有接受过这项检查。
  由于目前医学界对乳腺癌的病因还没有完全明确,各方专家对该疾病的认知也不一致,甚至出现多位专家的观点相互“打架”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该种疾病的正确认识。近日,在相关部委的主导下,中国医师协会和北京天宜乳腺医院宣布,全国贫困县乳腺疾病免费手术计划全面启动,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全国范围乳腺疾病免费手术活动。这次免费手术计划的对象是全国贫困县的病人,可通过相关诊断资料及县民政局证明,即可报名参加此次免费手术计划。
  调查数据显示,西方国家每8位女性一生中就有一位患乳腺癌,全球平均每两分半钟就有一位女性被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在中国乳腺癌发病率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而公众对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认识、了解程度普遍偏低。
  认识度低不以为然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比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1.5-3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发病的年龄越小,亲属中患乳腺癌的危险越大。由此可见,乳腺癌疾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今年37岁的毛女士,其奶奶50多岁因患乳腺癌去世。几年前,她在单位组织的检查中,发现自己患上了乳腺癌,后来经过药物治疗病症得到控制。“医生开了很多药,但没吃完就治好了,剩下的药便扔了,因为服用这种药物后月经量很大。”毛女士说。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市民都多少了解一些关于乳腺癌的知识,但大多像毛女士一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36%的女性表示每次洗澡或穿内衣时,会顺便检查一下乳房;45%的女性表示不定期,偶尔想起来会查一下;还有19%的女性表示,她们从来没有做过自检。
  有关人士认为,我国该种疾病的发病率虽然低于美国,但患者的死亡数量却与美国相当,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对该疾病预防的认识度不高。意识和观念上的差异,往往与疾病的危险程度相等。
  据国内着名乳腺肿瘤权威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宜乳腺外科学术带头人方志沂教授介绍,目前国内传统常用的乳腺疾病检测手段包括B超和钼靶,而国际水平已经开始使用更精准的核磁设备。乳腺专用的磁共振检查可发现0.3cm左右的病变,能检查出手摸不出来的细小肿瘤萌芽,使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
  错失良机痛失乳房
  在农村出生的小花,经过多年寒窗苦读考入海南一医药学校。读书期间,小花感觉乳房隐隐作痛,就去一门诊部检查。医生认为小花的乳房没有什么问题,属于正常反应。没过多久,小花乳房的疼痛症状也消失了,她便不再把这事放在心上。今年3月,小花毕业后到海南一医院工作。10月初,小花再次感到乳房有些异样,通过彩超检查,医生发现小花已患上了乳腺癌,并且到了晚期。医生只好对小花实施乳房切除手术,整个乳房都被切掉了。
  “如果早点发现及时治疗,还可以保全她的乳房,好端端的一个女子,还没结婚就失去了乳房,以后的生活将会承受多大的压力和不便啊。”该医院一乳腺科医生说。
  对于防治乳腺癌的措施,31%的女性表示知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观念意识;10%的女性表示知道留意家族乳腺癌病史;4%的女性表示知道每月一次乳房自检;15%的女性表示知道每年一次专业检查;18%的女性表示知道保持饮食健康;15%的女性表示知道保持心态健康;还有20%的女性表示知道提倡母乳喂养;另有4%的女性表示知道重视和积极治疗癌前病变或与乳癌有关的内分泌疾病。
  无人选择“不要过晚生育”,专家表示,过度晚婚晚育,也是导致乳腺癌产生的原因之一。“如今,乳腺癌是可防可治的,关键在发现早、就诊早”,方志沂教授说,体检、临床门诊、钼靶X线摄影、B超、红外线热图、液晶热图等诊断乳腺癌的方法科室都在开展。如今更是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核磁共振设备,将大大提升乳腺癌的诊疗水平。
  症状轻微不易察觉
  刘文宽副主任医师介绍,有一位50多岁的妇女,自检时发现腋下有个包块,到医院检查并没有发现乳房上有包块,医生以为是淋巴结。后来对其腋下包块做切除手术后,经对切下的包块进行化验才发现竟然是乳腺癌,原来乳腺癌已经转移到了腋下,与淋巴结的症状相同。“患有乳腺癌的乳房并不痛,或者只是一段时间的隐痛后,症状又消失了,所以很多妇女常常误了最佳诊断治疗期。”刘文宽说。
  13%的女性表示知道,子宫颈癌和乳腺癌是可通过普查、筛查而得到先期治疗的癌症;33%的女性表示知道,如果及早发现,98%的乳腺癌患者可被完全治愈;20%的女性表示知道,乳腺癌的临床冶疗效果是所有肿瘤里最好的;17%的女性表示知道,过去10年,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年增8%,但“勤查早治”意识的增强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却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提升了20%;7%的女性表示知道,部分乳房切除手术的同时或之后,可以进行乳房重建手术;还有20%的女性表示,她们从没注意过上述方面。
  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方式越发西化、精神压力日益加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乳腺癌一跃而位居女性肿瘤的前“二甲”,甚至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成为了威胁女性生命安全的“元凶”。
  “相对来说,那些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早、停经晚,晚婚晚育,肥胖,好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的女性等更为危险。”方志沂教授认为,乳腺癌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是息息相关的。“要想取得抗癌大战的胜利,关键是告别这些不良习惯。而这种意识的建立,一定要从年轻的时候就树立。”
  饮食不当导致癌变
  乳腺癌主要发生于女性,男性少见,女性的发病率为男性的近百倍。
  一家养鸡场的负责人小强(化名),是个看上去很健壮的男子。他的养鸡场使用添加剂饲料养鸡,小强自己也非常喜欢吃鸡肉。有次小强发现自己的乳房处有个硬块,到海南某医院检查时,被诊断为乳腺癌。
  刘文宽医师认为,也许小强长期食用添加剂喂养的肉鸡,引发了体内细胞病变所致。“乳腺癌患者忌酒、咖啡和辛辣刺激食物等。”
  近日,到海南交流学习的重庆市医学专家介绍,他们发现年龄最小的乳腺癌患者仅14岁,怀疑也与现代人的饮食结构有关。
  13%的人表示是通过朋友、亲人的提醒或介绍,了解乳腺癌防治的相关知识;33%的人是通过乳腺癌防治活动的相关宣传、公益广告等;20%的人是通过医生的提醒和建议;还有34%的人是通过健康、科普类的电视节目或报刊、网络等。
  病人年轻化也是中国乳腺癌发展的特点和趋势。“25岁以下的乳腺癌在西方实属凤毛麟角,而我国是人家的数十倍,乳腺癌的年期化趋势,使得他们的生活及身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方志沂教授说。
  那么,为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患上乳腺癌?首先,滥用雌激素。“女性朋友对各种化妆品乐此不疲,殊不知在脸上抹的层数越多,乳腺癌的风险也越高。”方志沂教授表示。其次,焦虑、不良情绪和精神压力过大也是可怕的“杀手”。方志沂教授接诊的年轻患者,主要都是白领人士。“熬夜、加班是她们的生活常态,这些人往往常年疲惫不堪、心力交瘁。再次,不生或晚生孩子,不给孩子喂养母乳。最后,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但人的内环境系统适应不了。“中国人几千年来过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吃的大多是五谷杂粮,这100年以来才突然变得久坐不动、大鱼大肉起来,身体哪能吃得消?”方志沂说。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