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的CT诊断与分期评价
2010-06-10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4例,男78例,女16例,年龄36-87岁,平均67.5岁。均有无痛性血尿并经膀胱镜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癌。94例均行CT检查,其中56例行IVU。仪器使用美国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方法:造影前30-60 min口服3%泛影葡胺或安琪格纳芬800-1000ml,待膀胱充盈后开始作盆腔CT平扫及增强扫描,层厚5mm,发现病灶时局部行2mm薄扫或三维影像重建。IVU时膀胱均摄三位片。
1.2 膀胱癌分期
分期方法采用双盲法、TNM分期法:T1期为膀胱内肿块,壁光滑,无增厚。T2期为膀胱壁增厚,但局部无僵硬感。T3a期为膀胱壁增厚、僵硬,外缘光滑;T3b期为膀胱壁增厚、不规则、界限模糊,周围脂肪层中出现软组织密度影。T4期为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盆腔淋巴结转移,侵及精囊腺时表现为膀胱精囊角消失,侵及前列腺时表现为前列腺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
2 结果
2.1 膀胱癌的CT表现
本组94例患者均表现为向腔内突出的肿块,其中62例出现局部膀胱壁不规则增厚,平扫时病灶密度常高于膀胱内液体,大多数表现为等、低密度,增强病灶常呈明显强化。当病灶侵犯并累及周围组织时表现为周围脂肪层的消失或模糊,甚至出现软组织肿块,其中1例累及左侧输尿管导致左侧肾盂积水。
2.2 膀胱癌IVU表现
本组52例表现为膀胱内充盈缺损,40例表现为膀胱壁不规则、僵硬。2例因累及输尿管致患侧肾脏不显影。
2.3 膀胱癌的CT分期
本组Tl期4例,T2期8例,T3a期20例,T3b期24例,T4期38例;局部淋巴结转移18例,侵及精囊腺14例,侵及前列腺8例,累及输尿管膀胱开口处导致同侧肾盂积水4例,远处转移6例。CT与病理诊断对照准确率为74.4%。
3 讨论
3.1 影像检查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膀胱癌CT表现为向腔内突出的肿块,局部膀胱壁不规则增厚。平扫时病灶密度常高于膀胱内液体,大多数表现为等、低密度;增强扫描时病灶常呈明显强化。当病灶侵犯并累及周围组织时表现为周围脂肪层的消失或模糊,甚至出现软组织肿块;累及输尿管常导致肾盂积水;膀胱精囊角消失提示精囊腺可能受累;侵犯前列腺常表现为前列腺边界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结合血尿病史CT诊断膀胱癌并不是十分困难,但对于早期局限于膀胱壁内的小于1cm的肿块,如果膀胱充盈情况不佳容易漏诊。完全充盈时膀胱壁厚约1-3mm,部分充盈时膀胱顶和底显示较差,而膀胱三角区却为肿瘤高发区之一,故充盈不佳对膀胱三角区的早期肿瘤易造成漏诊,所以,CT扫描前患者需饮水充盈膀胱。
另外,CT不能很好地区分膀胱乳头状瘤与膀胱癌。本组1例术前诊断为膀胱癌,术后证实为膀胱乳头状瘤。反复膀胱炎症造成的膀胱壁广泛增厚与膀胱癌常较难区分,但前者较少见局限性壁隆起改变,较少有无痛性血尿病史;而后者在广泛增厚基础上常可见局限性隆起性肿块或对壁外脂肪组织的浸润。
膀胱癌IVU表现为膀胱内充盈缺损,膀胱壁不规则、僵硬;累及输尿管时患侧肾脏不显影。对较小病灶IVU易漏诊,本组有4例未显示病灶,经CT检查后确诊。
3.2 影像学检查在膀胱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膀胱癌IVU虽然可以发现膀胱内的充盈缺损,膀胱壁不规则、僵硬,但术前无法进行分期。
膀胱肿瘤的精确分期对其治疗方法的选择意义重大,随着CT的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大提高了对其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文献报道CT术前分期的准确性为 64.0%-92.6%。虽然CT在膀胱癌临床分期的判断上很有意义,但经过CT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对比后发现,仍有8%的病例CT分期偏低,而显微镜下在癌肿浸润范围要比CT广,所以CT在癌肿早期分期的准确性有限,尤其对T1-T3a期,CT常难较准确性区分,而且往往CT判定为T3a期病例,而手术证实已经侵犯浆膜面达周围脂肪层中。但对膀胱壁外浸润、盆腔内转移、淋巴结肿大,即T3b期以上病例CT判定比较准确,并可较好显示远处转移情况。本组病例 CT准确性为74.4%,我们发现分期错误多发生在早期病例(18例为T3b期以下病例,另外6例为T3、T4期),主要是低估了肿瘤对临近器官的侵犯,因为CT判断周围组织是否受侵犯主要依赖于与器官间的脂肪界面,当缺乏脂肪界面时,轻微脂肪浸润就很难确定。
1.1 一般资料
本组94例,男78例,女16例,年龄36-87岁,平均67.5岁。均有无痛性血尿并经膀胱镜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癌。94例均行CT检查,其中56例行IVU。仪器使用美国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方法:造影前30-60 min口服3%泛影葡胺或安琪格纳芬800-1000ml,待膀胱充盈后开始作盆腔CT平扫及增强扫描,层厚5mm,发现病灶时局部行2mm薄扫或三维影像重建。IVU时膀胱均摄三位片。
1.2 膀胱癌分期
分期方法采用双盲法、TNM分期法:T1期为膀胱内肿块,壁光滑,无增厚。T2期为膀胱壁增厚,但局部无僵硬感。T3a期为膀胱壁增厚、僵硬,外缘光滑;T3b期为膀胱壁增厚、不规则、界限模糊,周围脂肪层中出现软组织密度影。T4期为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盆腔淋巴结转移,侵及精囊腺时表现为膀胱精囊角消失,侵及前列腺时表现为前列腺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
2 结果
2.1 膀胱癌的CT表现
本组94例患者均表现为向腔内突出的肿块,其中62例出现局部膀胱壁不规则增厚,平扫时病灶密度常高于膀胱内液体,大多数表现为等、低密度,增强病灶常呈明显强化。当病灶侵犯并累及周围组织时表现为周围脂肪层的消失或模糊,甚至出现软组织肿块,其中1例累及左侧输尿管导致左侧肾盂积水。
2.2 膀胱癌IVU表现
本组52例表现为膀胱内充盈缺损,40例表现为膀胱壁不规则、僵硬。2例因累及输尿管致患侧肾脏不显影。
2.3 膀胱癌的CT分期
本组Tl期4例,T2期8例,T3a期20例,T3b期24例,T4期38例;局部淋巴结转移18例,侵及精囊腺14例,侵及前列腺8例,累及输尿管膀胱开口处导致同侧肾盂积水4例,远处转移6例。CT与病理诊断对照准确率为74.4%。
3 讨论
3.1 影像检查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膀胱癌CT表现为向腔内突出的肿块,局部膀胱壁不规则增厚。平扫时病灶密度常高于膀胱内液体,大多数表现为等、低密度;增强扫描时病灶常呈明显强化。当病灶侵犯并累及周围组织时表现为周围脂肪层的消失或模糊,甚至出现软组织肿块;累及输尿管常导致肾盂积水;膀胱精囊角消失提示精囊腺可能受累;侵犯前列腺常表现为前列腺边界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结合血尿病史CT诊断膀胱癌并不是十分困难,但对于早期局限于膀胱壁内的小于1cm的肿块,如果膀胱充盈情况不佳容易漏诊。完全充盈时膀胱壁厚约1-3mm,部分充盈时膀胱顶和底显示较差,而膀胱三角区却为肿瘤高发区之一,故充盈不佳对膀胱三角区的早期肿瘤易造成漏诊,所以,CT扫描前患者需饮水充盈膀胱。
另外,CT不能很好地区分膀胱乳头状瘤与膀胱癌。本组1例术前诊断为膀胱癌,术后证实为膀胱乳头状瘤。反复膀胱炎症造成的膀胱壁广泛增厚与膀胱癌常较难区分,但前者较少见局限性壁隆起改变,较少有无痛性血尿病史;而后者在广泛增厚基础上常可见局限性隆起性肿块或对壁外脂肪组织的浸润。
膀胱癌IVU表现为膀胱内充盈缺损,膀胱壁不规则、僵硬;累及输尿管时患侧肾脏不显影。对较小病灶IVU易漏诊,本组有4例未显示病灶,经CT检查后确诊。
3.2 影像学检查在膀胱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膀胱癌IVU虽然可以发现膀胱内的充盈缺损,膀胱壁不规则、僵硬,但术前无法进行分期。
膀胱肿瘤的精确分期对其治疗方法的选择意义重大,随着CT的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大提高了对其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文献报道CT术前分期的准确性为 64.0%-92.6%。虽然CT在膀胱癌临床分期的判断上很有意义,但经过CT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对比后发现,仍有8%的病例CT分期偏低,而显微镜下在癌肿浸润范围要比CT广,所以CT在癌肿早期分期的准确性有限,尤其对T1-T3a期,CT常难较准确性区分,而且往往CT判定为T3a期病例,而手术证实已经侵犯浆膜面达周围脂肪层中。但对膀胱壁外浸润、盆腔内转移、淋巴结肿大,即T3b期以上病例CT判定比较准确,并可较好显示远处转移情况。本组病例 CT准确性为74.4%,我们发现分期错误多发生在早期病例(18例为T3b期以下病例,另外6例为T3、T4期),主要是低估了肿瘤对临近器官的侵犯,因为CT判断周围组织是否受侵犯主要依赖于与器官间的脂肪界面,当缺乏脂肪界面时,轻微脂肪浸润就很难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