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热点资讯 >

新一轮医改卡掉完全不合理的高价药

2010-06-18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尽管药品涨价原因很多,但一进医保目录就涨价,显然并不正常。药品突击涨价的背后,凸显的是我国医药定价机制存在的漏洞,不对其进行根本性改革,看病贵的问题恐怕无法解决。
 
 
  2009年,中央正式发文推动新一轮医改,并承诺未来三年将投入8500亿元资金,以后各地也出台了很多措施。但从最近的落实情况来看,虽然在扩大医保覆盖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在降低医疗成本方面却踌躇不前,甚至还出现倒退现象。湖南的天价芦笋片事件和陕西的天价癌症药事件,都表明药价虚高的现象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天价芦笋片比市场价高13倍,而天价癌症药更是不遑多让,其幅度竟达20倍。如果说这些还是个别现象的话,那么进入医保目录的药物集体大涨价,则是一起“群体性”事件。
 
  药品涨价,当然不能完全排除市场因素,毕竟现在是市场经济,一些制药企业面临着原料价格上涨、员工工资上涨以及设备升级等问题。但一进医保目录就涨价,这样的集体行为让人不得不怀疑其动机,这背后隐藏的,是医药利益链和药品定价机制的漏洞。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本来应该由国家发改委制定价格,但发改委不可能及时知道每一种药品的成本和市场价格,这就为价格的弹性操作留下空间。而药品涨价之后,直接的获益者是相关企业,公立医院则因为可以获得药品加成的15%,价格越高对医院也越有利。按此逻辑,天价芦笋片和天价癌症药在公立医院存在,也就不足为怪了。药价上涨唯一的受害者就是患者,但由于这些药品进入医保目录,有医保的患者敏感度会下降,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助长其存在。
 
  在国家全力推进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要解决天价药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监管,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市场规律办事。首先,由于公立医院在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这也是它有能力卖天价药的根本原因,因此开放医疗市场、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相当有必要。国务院不久前公布的新“非公36条”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希望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其次,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制度应该改革。在给医院自主权的同时,政府也应该强化监管,提高透明度并接受舆论监督。之前曾有一种说法称应该实行零差价,但这根本不可行,尽管医院是非赢利机构,但不赢利而政府补贴又跟不上的话,那就无法运转。医院会想着办法把失去的东西补回来,你规定这种药不能加成,医生可以开能加成的药,仅感冒药就有很多种,这其实也是导致我国每年有很多所谓的“新药”出现的原因,其实大部分都是换汤不换药。
 
  最后,应该引进更多医保机构。我国商业保险不够发达,政府统筹的医保一家独大,没有与医院进行博弈的动力,只要进入医保目录,药价再高也能报销。如果保险机构增多,他们为了自身利益会和医院进行博弈,也有可能卡掉完全不合理的高价药。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