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算什么,我就不当成病
2010-11-25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文建明是最基层的普通党员干部。然而,他又很不普通,身上拥有着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等县级以上各类奖励表彰50多项。他扎根农村近30年,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赞誉。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营山的焦裕禄”、“基层干部的楷模”。他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先锋,是新时期基层干部的杰出代表,也是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的一面光辉旗帜。他三十年如一日,理想信念、政治本色始终不变,引领发展、为民造福始终不变,践行宗旨、公仆情怀始终不变,奋勇争先、永葆先进始终不变,为基层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值得学习。
为官当学“三好”书记文建明,首先要学他的工作热情。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文建明先后被组织委派到4个“问题乡镇”、“困难乡镇”担任“一把手”。每次都愉快服从安排,迎难而上,他说组织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看到同事,我就来劲,又可以研究工作了。”文建明毫不忌讳说自己就是“工作狂”,喜欢群众来找他办事。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后,他一样工作热情不减。“癌症算什么,我就不当成病。忘我工作,也忘了病痛的折磨。”经历了17次手术,医生宣告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文建明居然能够“死里逃生”5年。见过文建明的人,都说他不像病人,都想知道他对抗癌症的秘密。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营山县城南镇村医侯方杰,曾多次为文建明号脉拿药,他也曾研究过这名奇特的癌症病人:不把癌症当回事,天天忘我地工作,奇迹就发生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文建明用自己的工作热情,感染了也带出了一个好班子。
为官当学“三好”书记文建明,其次要学他的实干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地方发展离不开实干,富裕群众更离不开实干。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文建明一直保持着记工作笔记的习惯。文建明几十本写得密密麻麻的工作笔记是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客观记录,是他脚踏实地实干精神的完美再现,真实反映出他干事业、搞改革、促发展、惠民生的点点滴滴。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面对城南镇这个被称为“城烂镇”的“烂摊子”,文建明想,不改变城南镇的面貌,就对不起群众,对不起组织!经过半个多月的调研,他找准了城南镇存在的主要问题,大胆地烧了“三把火”。针对“财务混乱”,他推行村财镇管、钱账分离,给群众一个明白。一个月下来,糊涂了多年的村级财务一清二楚。针对“人浮于事”,他打破干部铁交椅,实行绩效考核,营造干事创业环境。乡镇工作因事设岗,全体干部竞争上岗,落聘人员另找门路,村组干部兼职兼薪。针对“歪风邪气”,他开展文明教育,弘扬正气,树立新风。创办镇、村“文明教育学校”,半年一次群众评议,年底评选“十好文明户”。正是靠着这股实干精神,文建明捋清了城南镇的“团团乱麻”,并带领群众走上富裕路。
为官当学“三好”书记文建明,第三要学他的亲民情怀。“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就会一直惦记着你;你为群众办一件好事,群众就会感谢你一辈子。”这是文建明常说的一句话,他的理儿很朴实——乡村干部就是党和政府在基层的代言人。“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党培养起来的干部,我要上对得起党,下对得起老百姓。”从政后的文建明时刻告诫自己。文建明常说:“百姓在干部心中有多重,干部在百姓心中就有多重。”诚如其言。对待一个“死缓犯”尚能如此,文建明的亲民、爱民、为民由此可见一斑。文建明严于律己,对干部也要求严格,对农民群众却是充满真情,他总是把群众最急、最难、最盼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全力解决。在农村工作的近30年里,文建明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为民解难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即使身患癌症,依然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他用情感、信念、智慧和勇气构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让“钉子户”“上访户”和众多曾经绝望、困苦的百姓,发自内心地喊出:“感谢共产党!”这就是文建明作为“把百姓看得最重,一心为民的好公仆”的人格魅力。
政去人声后,百姓闲谈时。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文建明用自己的亲民、爱民、奉献;廉洁、勤政、务实;改革、创新、坚强……为基层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更成为了老百姓心中永远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