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种类 > 子宫癌 > 子宫癌治疗 >

子宫颈癌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2010-12-10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1978年.Lifshilz等对14例晚期宫颈癌实施动脉灌注化疗,21.4%的肿瘤消退。
 
1981年,Kato首先用含有丝裂霉素(MMC)的乙摹纤维素微球治疗恶性肿瘤,其中2例官颈癌仅栓塞1次,1例肿瘤消失,1例13个月仍存活。
1981年,CarlSO等采用双侧股动脉穿刺,双侧髂内动脉同时造影及同时给药的方法对晚期宫颈癌进行灌注化疗,DDPl20mg/m2,4周重复,共治疗9例子宫颈癌患者,结果3例肿瘤缩小50%以卜.
1987年,Scarahelli等报道应用留置导管持续/间断灌注治疗25例子宫颈癌的患者。单用BLM有效率为10%,,DDP疗效为.33%,,联合用药为48%。如经股动脉双侧髂内动脉保留导管,灌注ADM、DDP和peptic}lemi~),CR+PR达84vA)。
1989年,Matsri等采用碘油、ADM和明胶海绵混合,超选择栓塞治疗了7例宫颈癌患者,主要目的是控制出血和阻断肿瘤生长。结果所有患者的出血均停止,数日后肿瘤开始坏死。加用低剂量放疗后,患者最长的生存期超过了6年。
1989年,Kim等报道54例原发瘤巨大的宫颈癌,术前使用辅助性化疗,选用DDP、VCR和BLM,手术标本出现显效4l%,且7例的宫颈切片中仅见炎症或原位癌的表现。
1989年,Akiva综合报道了MMC、BLM、PEP、DDP以及5一FU单用或二联经动脉灌注治疗宫颈癌的结果。
1.MMC 导管置于腹主动脉下段进行非选择性灌注,总量30~6()rag。在8~10d内灌注完毕,共治疗宫颈癌34例。结果40%病人的癌性疼痛减轻,明显高于静脉给药的21.8%;下肢水肿的5例病人有4例好转;在用量.30mg以上的病人中肿瘤均有消退,并有癌细胞变性坏死。化疗副反应较静脉应用减轻,有30.2%的病人发生白细胞减少,贫血发生率为18.2%。
2.BLM用于治疗宫颈癌22例,经非选择性插管一次性灌注60~90mg,随后在7~10d内动脉内持续灌注,总量200~300mg。 {生殖就医指南网ww w.91zn.cn.是你知心的朋友} 结果接受100mg或更大量的病人中出血减少;接受150rag或更多量的病人组织学检查癌细胞变性;接受200mg以上的病人肿瘤表面变平滑或消退;接受250mg的病人癌组织有明显的问质变化。副反应有脱发、发热、厌食、口腔炎、红疹和皮肤粗糙,但较静脉灌注均有减轻,停药后可很快恢复正常。
3.派莱霉素(PEP) 15例宫颈癌术前非选择性动脉内治疗,然后根治性手术切除,用量一次性灌注30~5()mg,连续灌注140~230mg。标本组织学检查发现癌巢趋向消失,癌灶发生多孔性变化,癌细胞相互分开,细胞肿胀、萎缩、变性坏死;癌巢周围区域内有小圆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和水肿;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分离和小血栓形成。副反应较BLM少见,无较重反应发生。
4.DDP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15例宫颈癌病人,总量60~100rag,并进行水化以防肾毒性,结果肿瘤消退显著,组织学证明癌细胞肿胀、空泡形成、萎缩和坏死;问质出血、坏死和小圆细胞浸润;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分离和小血栓形成。骨骼抑制和胃肠道副反应较静脉给药轻,无明显肾功能损害表现。
5.DDP+5一FU DDP 60~120mg,经动脉一次性灌注;5一FU 250~500mg/d,经动脉连续灌注。治疗后肿瘤组织显著消退,组织学变化与DDP单药相似,但程度更加显著,提示二药合用有协同作用。
1989年,WⅢiam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进展期子宫颈癌患者采用DDP及ADM灌注化疗后加放射治疗,部分患者重新获得了手术切除机会,切除标本发现肿瘤细胞全部坏死。
1990年,Kinashi等动脉灌注DDP、ADM、5一FU和MMC,化疗后手术或放疗治疗晚期子宫颈癌10例(Ⅱh 1例、Ⅲh 6例、Ⅳh 2例),治疗后肿瘤缩小,1个月后7例(Ⅱh 2例、Ⅲh 4例、Ⅳh 1例)手术切除,组织学检查显示癌浸润明显减少,其中3例没有找到恶性细胞。
1990、1991年,Lapolla、Nton等分别应用动脉插管化疗或肿瘤栓塞化疗合并放射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或复发癌,改善了远期效果。
1991年,Knapst(jin等术前动脉内灌注DDP治疗3例晚期子宫颈癌患者,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
1992年,Kondob等术前动脉灌注DDP治疗宫颈癌67例(鳞癌54例,腺癌13例),治疗后3周手术,与不做化疗的对照组156例(鳞癌145例,腺癌11例)进行组织学比较,发现超过子宫范围的癌浸润有显著消退。
1992年,Saklamoto报道动脉灌注DDP 120mg,/m2治疗晚期宫颈癌25例,38.8%的病人肿瘤部分缓解。
1992年,Kiy8wa等动脉灌注DDP、BLM治疗局部复发性子宫颈癌21例,DDP 50mg/m2,BLM30mg/m2,每个病人灌注2—4个周期,结果(CR+PR)为71.4%。
泽田富夫应用Seldingm’技术双侧插管用球囊暂时阻断髂内动脉,然后灌注DDP 100mg/m2.ADM 30~40mg/m2,BLM 20~40mg/m2,有效率为80%。
1996年,Yarnada等使用DDP扩大灌注术治疗22例进展期妇科癌症,包括子宫颈癌,其目的是为提高靶器官药物浓度,降低化疗毒性。方法是先用弹簧圈栓塞臀上、臀下动脉,然后将导管头留置在髂内动脉,导管的另一端与体外灌注装置连接,以12.5mg/d的速度连续灌注DDP,并用超声二氧化碳血管造影观察。结果全组未出现严重毒性反应,近期缓解率达到了73%,灌注术后有16例顺利进行了手术切除。
1998年,Sugiyama等报道64%,的Ⅲ期宫颈癌介入后可手术切除,Ⅲh期在介入后加手术和(或)放疗的4年疾病缓解率为75.2%,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d42.7%。
2000年,Nagata等报道,74%的Ⅲ期患者(25/34)和45%(5/11)的Ⅳ期患者介入后可手术,49%在介人后免除了放疗,I、Ⅱ、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0.5%、63.5%。
在国内也有众多的专家学者对宫颈癌的动脉化疗进行系列研究
1973年,国内谭道彩等用髂内动脉插管化疗加放疗治疗Ⅲ期宫颈癌16例,Ⅱ期5例,共31例,均可缓解疼痛,使肿瘤出血停止、分泌物减少、溃疡愈合、肿瘤缩小和消失,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70.97%。
1987年,王世阆等采用腹壁下动脉插管留管术,灌注HN2 5mg/次,5一FU 500mg/次,二药每天交替,各灌注5次,10d一疗程。治疗Ⅱ期宫颈癌34例,其中23例1~2个疗程化疗后3周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近期疗效完全缓解2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8.2%。在化疗后手术的23例中2例肿瘤完全消失,病理未发现残留癌。
李岭等(1989年)术前采用腹壁下动脉插管灌注HN2 5mg、5一FU 500mg、DACT 200ug,3种药物序贯化疗,每天1种,3d为一周期,3个周期为一疗程,1~2个疗程后手术。治疗II h期子宫颈癌38例,治疗后3年生存率84.2%(32/38例);5年生存率为73.7%(28/38例),10年生存率为62.5%(15/24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22/36)、38.9%(14/.38)和2 1.4%(3/14)。
1990)年,刘富元等行髂内动脉内置管灌注HN2、TSPA和5一FU治疗Ⅱ~Ⅳ期子宫颈癌31例,获得显效5例,有效12例,稳定14例,恶化I例,有效率为53.1%,5年生存率为61.2%(19/31),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的45.0%(14/31)。
1991年,蒋百厚等报道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29例,其中单用DDP16例,DDP加ADM 9例,DDP加CTX 4例。用量:DDP 80mg/m2,ADM 30mg/m2,CTX 400~600mg/m2次,每2周1次,一般4次一疗程。结果CR 4例,PR 14例,NC与PD共11例,主要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
1992年,李喜东等采用经股动脉插管至髂内动脉,灌注ADM 20~40mg、MMC 4~1(hng、5一FU 500~600mg、CTX 100~300mg加明胶海绵栓塞,每10~15天一次,治疗7例宫颈癌,5例肿块明显缩小,症状减轻。
1992年,黄健等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进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5例子宫颈癌,灌注ADM 40~50mg或EADM 50~60mg、DDP 80mg、MMC 8~10mg、5一FU 1 000mg,联合3种应用,每4周1次,2~3次一疗程,结果病人均有腹痛减轻、肿块缩小。
耿进朝等报道髂内动脉灌注DDP 120mg,5一FU 1 500mg,MMC 10mg治疗晚期官颈癌25例,其中Ⅲh期19例,Ⅲa期6例。2个疗程后,CR 4例(16%),PR 16例(64%),近期有效率为80%。
1993年,杨玲等使用腹壁下动脉插管,第ld灌注ADM 40mg、DDP 40mg,第3d、第5d各灌注DDP 30mg,为一周期,治疗空洞型子宫颈癌2例,化疗空洞消失后加腔内放疗,均达到了临床治愈。
1993年,楼洪坤等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壁下动脉插管,导管插入动脉18~22cm位于腹主动脉分又处上2cm处,灌注加放疗治疗晚期子宫颈癌31例,并与单纯放疗组31例相比较。采用方案:①DDP 20mg加生理盐水20ml,隔日1次,共5次;②DDP 20mg加生理盐水20ml,5一FU 500mg加生理盐水20ml,两种药先后灌入,隔日1次,共5次。两种给药方案交替使用,10 d为一疗程,化疗结束后拔管,加压包扎。放疗采用62Co全盆腔体外照射,137Cs腔内后装治疗,两者交替进行。放疗量体外25~28Gy,腔内20~30Gy。结果治疗后5年生存率化疗放疗组为61.2%(19/31),放疗绢为45.0%。
1993年,季博青等采用顺铂一乙基纤维素微球栓塞治疗4例宫颈癌复发患者,治疗后患者的出血、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
1996年,陈春林等对7例中晚期宫颈癌实施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其中1例CR,6例PR,除1例放疗外,其余6例手术治疗。
1997年,徐惠民等对3例Ⅲ期的宫颈鳞癌实施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2例CR。
1999年,高万勤等报道36例中晚期宫颈癌实施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5例患者获得手术机会,其中1例完全缓解。
2000年,程玉峰等对15例晚期官颈癌实施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合并放疗,12例症状明显缓解,下腹痛和阴道流血消失,肿块明显缩小,3例消失(CR),其余PR,四例在治疗后实施手术切除,病理检查见癌细胞大面积坏死。
2000年,陈春林等对35例宫颈癌(Ⅱb期20例、Ⅲa期1l例、Ⅲh期4例)实施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结果20例(20/20) Ⅱb期、9例(9/11)Ⅲa期、2例(2/4)Ⅲh期宫颈癌在经1~2次动脉化疗后可顺利手术切除。35例宫颈癌患者动脉化疗后病理分级明显好转,具体表现为动脉化疗前以低分化为主者经动脉化疗后以高分化为主,同时切片中见大量坏死组织及淋巴细胞浸润,3例Ⅱh期宫颈低分化鳞癌患者在一次动脉化疗后3周行宫颈癌根治术,手术标本未见癌细胞。
2001年,胡建铭等对13例中晚期官颈癌实施动脉化疗,治疗后CR 4例、PR 7例、NC 1例。
纵观国内外报道,一般认为,通过盆腔动脉进行灌注化疗栓塞对出现在盆腔的癌灶有较好疗效,且所需疗程较静脉给药者短。对经手术和放疗后复发的病例,由于手术及放疗后盆腔局部的血运较差,全身化疗药物进入局部区域浓度较低,采用动脉灌注化疗可直接增加局部区域的药物浓度,提高疗效。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