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种类 > 胃癌 > 胃癌护理 >

胃癌护理

2011-02-21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发病率较高,以45~64岁为高发年龄组。胃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待病人就诊多数已属晚期,因此,必需依靠普查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1、病因
 
       胃癌的病因与发病条件目前尚未确切,国内外大量调查研究资料表明,胃癌的发生是外界环境因素与机体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胃癌的外界因素:
 
       ①环境因素:胃癌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与不同的种族之间有明显差异一般在高纬度地区发病率高。
 
       ②饮食因素:熏制食品含较多的环烃类致癌合物。
 
       ③亚硝胺类化合物的致癌作用:亚硝胺类化合物是胃癌的重要诱发原因之一。
 
       (2)机体内在因素:
 
       ①遗传因素:据调查胃癌病人亲属中发病率比对照组高4倍。
 
       ②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发生密切关系。
 
       ③胃溃疡:久治不愈者胃癌发病率高。
 
       ④胃息肉:多发性、直径大于2cm显示有恶性倾向。
 
       ⑤肠上皮化生:人体化生肠上皮结构能吸收脂类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等,从而导致胃癌发生。
 
       2、分类
 
       (1)临床分类:
 
       ①表浅型:病变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
 
       ②肿块型。呈菜花或蕈型。
 
       ③溃疡型。肿瘤主要向深部生长,中央坏死而形成深而广的溃疡。
 
       ④浸润型。此类型细胞分化低,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
 
       (2)组织学分类:可分为腺癌(最常见)、粘液腺癌、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生物活性高、转移快、预后差)。
 
       3、临床表现
 
       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而影响胃功能时,才出现明显症状。
 
       (1)胃脘痛:是胃癌的最常见症状,常易忽视。多数病人发病初期都有胃部疼痛,开始仅感上腹不适,膨胀压迫感,有时心窝部隐隐作痛,易误诊为胃炎、溃疡病。
 
       (2)食欲减退、消瘦、乏力:频为常见,仅次于胃脘痛。多数病人首先出现食后饱胀、暖气,常在多食之后,逐渐发作较频,患者常自动限制饮食,而逐渐消瘦和乏力。
 
       (3)恶心、呕吐:随肿瘤生长病人可出现呕吐。胃窦部癌增长到一定程度可出现幽门梗阻,可呕吐腐败隔夜食物。
 
       (4)出血和黑便:此症状可在胃癌早期出现。有时黑便为唯一症状。
 
       (5)其它症状:病人还可因胃酸缺乏或胃排空加快而出现腹泻有时则表现为便秘及下腹部不适。
 
       (6)晚期征象:当症状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较晚期征象,病人可在上腹部触及肿块。肿块质较坚硬,呈结节状。还可出现转移灶,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最常见。腹水是很晚期征象,腹水多为血性。
 
4、诊断
 
       (1)病史:
 
       ①原因不明的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消瘦。
 
       ②原因不明的呕吐、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
 
       ③有长期胃病史,近期症状加重;中年患者,尤其以男性既往无胃病史,短期内出现胃部症状者。
 
       ④患胃溃疡、息肉、萎缩性胃炎者,应有计划地随访。
 
       ⑤多年胃良性疾患作胃大部切除,近期出现消化道症状。
 
       (2)X线检查: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重要方法之一。近20余年由于采用了双重对比造影技术,对表浅型胃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直径在2~3cm以上的病变采用双重对比造影技术检查极易发现。
 
       (3)胃镜检查:是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适于对早期表浅、粘液型胃癌的早期诊断。
 
       (4)脱落细胞学检查:是一种比较准确可靠的方法。操作简便,阳性率高,痛苦较少,易于推广普及,但脱落细胞学检查尚存在诊断不能定位的缺点,需与X线、胃镜检查等方法配合,效果更好。
 
       (5)生化免疫学检查:此法取材方便,操作简便。目前适用于临床的主要方法有:锌离子、血清(水试验、四环素荧光)以及皮试(草履虫、胎盘提取液)。胃癌的免疫诊断,有胎儿硫糖蛋白抗原、胃液相关抗原、a2—糖蛋白等。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