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的其他治疗方法
2011-03-14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作为皮肤癌首选的治疗方法,适当的手术切除治疗,治治愈率达90%~100%。切除时,应间隔肿瘤0.5~2cm作皮肤切口,并需要足够的深度,尽可能作广泛的切除。头皮、躯干和四肢的鳞状细胞癌切除应适当增加至2~5cm。对于已证明的区域淋巴结转移者,应行淋巴结清扫术,但不必作预防性的清扫术。当骨或主要血管和神经受累时,则需要截肢。电刀切除优于单纯手术切除,由于干燥对开放伤口有利。化学外科治疗效果较好,但费时,代价较高。对切除范围较大者应切除的实施植皮术。
二、放射治疗
皮肤癌位置表浅,边界清晰,直视下照射定位精确。一般鳞状细胞癌对放射线中度敏感,基底细胞癌对放射线特别敏感,而且皮肤耐受性较高。因此,发生于暴露部位的病灶,手术切除后易致瘢痕形成,影响美容和功能。老年体弱,有手术禁忌证(有糖尿病、肾脏、心脏疾患等)者,均可选用放射治疗。但对瘢痕组织上的病灶(烧伤瘢痕)、以前放疗区、血供不佳或肿瘤累及骨和软骨,如头皮、手指、鼻、耳等处都不相宜于放疗。放射源首选电子线,其次为接触X线或浅层X线,照射野边沿应超过肿瘤0.5~1cm,肿瘤边界不清者,则将边沿扩3~4cm。根据病变大小采用垂直、切线或多野照射。一般肿瘤剂量60~70GY/6~8周,基底细胞癌所需剂量稍小,治疗中应根据肿瘤退缩情况调整射野及剂量。肿瘤直径小于1cm,可用X线接触治疗,总量60~70GY,每次20~30GY,距离3天,共照2~3次,应留意保护附近组织。
三、化学治疗
(一)局部治疗
1.氟尿嘧啶(5-FU)
对皮肤癌有较好的疗效,局部用药因很少全身吸收,故毒性小,而且一般很少残留癍痕。局部应用浓度为0.1%-5%。多应用5%的5-FU油膏外涂,逐日1-2次,连用4周。若在外涂氟尿嘧啶之前或同时进行液氮冰冻治疗,则疗效更快更好。也有用2%普鲁卡因2-4ml,5-FU0.25-0.5g,去甲肾上腺素0.5-1ml混合,先在癌瘤周围皮下、健皮内作浸润打针,然后再在癌内作多方向打针,3-5日一次。
2.博莱霉素(BLM)或平阳霉素(PYM) 海内多用0.1%-0.2%博莱霉素软膏外涂,逐日1-2次,一般无毒副作用。
(二)全身治疗
主要合用于不宜作手术切除或放疗的晚期病例;手术和(或)放疗后怀怀疑有残留病变及转移的患者。多用博莱霉素或平阳霉素10mg/次肌内打针或静脉打针,每周2~3次,可加用环磷酰胺400~600mg/m2,静脉打针,每周一次,4~6周为一疗程。
四、诱导分化治疗
维A酸类能阻断癌基因表型的表达,可按捺多种动物和人的恶性细胞类型的生长,诱导细胞分化。Isotretinoin(B-顺式维甲酸)逐日打针1.5mg/kg,可预防基底细胞癌患者发生新的病变。亦有以0.1%或0.3%的Tretinoin(B-全反式维甲酸)局部治疗而获得效者。
五、免疫治疗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科学家对舞茸(Maitake,又名灰树花)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给癌症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手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舞茸中含有以β-(1-6)结合为主链β-(1-3)结合为侧链的葡聚糖和以β-(1-3)结合为主链β-(1-6)结合为侧链的活性葡聚糖,实验证实这些活性葡聚糖可通过活化免疫功能而明显按捺肿瘤的生长;同时还发现纯化的活性葡聚糖只有通过打针才能显效,而舞茸D-fraction(活性葡聚糖和蛋白的结合物)通过口服便可得到理想的效果。舞茸D-fraction不管是化学结构和组成成分或是分子量都有别于从香菇、云芝、灵芝、等其他菇类提取的同类物质,其生物活性也是这些同类物质所无法相比的。
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显示舞茸D-fraction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施展防癌抗癌作用:
1、活化吞噬细胞、天然杀手细胞、伤害性T细胞等免疫细胞,诱导白细胞素,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的分泌。
2、诱导癌细胞凋亡。
3、与传统的化学治疗药物(丝裂霉素、卡莫斯丁等)适用,既增加药效,又减轻化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
4、与免疫治疗药物(干扰素-α2b)有协同作用。
5、减缓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悲伤,增加食欲,改善患者的糊口质量。
美国麦克健康食物公司是第一个系统研究舞茸的权势巨子企业,其出产的“舞茸精滴剂”对改善肿瘤患者糊口质量能起到很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