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核辐射躲为先
2011-03-17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遭遇核辐射要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远离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进出核污染地区时,要穿防护服,并及时淋浴,清除核污染。”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放射医学专家强调,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总的防护原则是“内外兼防”,首先,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尽可能远离放射源;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
其次,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避免在污染地区逗留。清除污染,减少人员体内污染机会。“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服用量成年人推荐为100毫克碘, 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
同时,一定要远离核辐射。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要特别注意,不要食用受到污染的水、食品等。
如果事故严重,需要居民撤离污染区,应听从有关部门的命令,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撤离出污染区的人员,应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进行监测和处理。受到或可疑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员应清除污染,最好的方法是淋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