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治疗 > 化学治疗 >

如何看待不断出现的化疗新药?

2011-06-10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目前已用于治疗肺癌的化疗药物尚存在明显缺陷,主要为有效率低,不能起到根治作用且毒副作用较大,所以近10余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能克服这些缺陷的新药。近年来不断有新的化疗药物进入临床使用,如卡铂、依托泊甙(足叶乙甙,Vp-1 6)、替尼泊甙(鬼臼噻吩甙,VM26)、多柔比星(阿霉素)、表柔比星(表阿霉素)、异环磷酰胺、长春地辛(长春酰胺)、长春瑞宾(失碳长春碱、去甲长春碱、诺维本、NVB、VRB)、紫杉醇(泰素)、紫杉特尔(泰索帝)及喜树碱-11(CPT-11)等。这些药物中有些单药对小细胞肺癌或非小细胞肺癌较以往所使用药物的有效率较高,或其中有些药对常用抗癌药耐药时仍有可能有效,但有些药的毒副作用较大,也都不易达到彻底治愈非小细胞肺癌的目的。这些药物在成为商品使用前都经过了严格的动物和小规模的人体试验,对其作用机制和常见毒副作用都有较清楚的了解。有些药的毒性较大,需严密观察和在监护下使用。因此,一般来说还是安全的。目前正在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它们的疗效,以及更好的联合化疗方案。新药大都为进口药,价格昂贵,常须多个疗程才能见效,不能普及使用。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