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胰腺癌
2011-06-17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一、胰腺癌的预防
关于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一直是人们探索力求解决的问题,对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医生在广大人群中发现可怀疑对象,即高危人群。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病人既没有特异的症状,也没有特异的体征,全凭医生的高度警惕,医生要做"有心人"。病人所能提供的只有上腹胀痛,有时胀感超过了痛觉,其他只有消化不良、体重减轻,以及“突发性的糖尿病”等。这些无特异性的症状,临床医师若找不到其他疾病能解释以上这些症状时,进而经过对症治疗,以上这些症状未能改善改善后又恶化时,临床医师就应大胆怀疑。
(二)普及防癌知识,进行定期的例行体格检查,开展二级预防。
(三)对高危对象进行现代高科技的调查,如综合应用B超、ERCP、MRI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新近发展的癌基因检测。
1、一级预防 目前,对胰腺癌的预防尚缺乏特异性预防措施。因此,一级预防的重点在于针对可能病因和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提高机体健康素质两个方面。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示:胰腺癌的发生率增高与吸烟、饮食中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多、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营养有密切关系。因此,为避免或减少胰腺癌发生应做到:
(1)戒酒:尽管目前对饮酒是否会引起胰腺癌尚无定论,但是减少饮酒,尤其少饮和不饮高酒精含量饮料可避免发生胰腺炎,也可能会避免或减少发生胰腺癌的可能性。此外,要避免吸烟、饮酒和摄入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的综合作用。
(2)戒烟:尤其要教育青少年不吸烟。每天吸烟量和烟龄长短与胰腺癌发生成正相关,从少年时期即开始吸烟者更易患胰腺癌。
(3)提倡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饮食:Gold等发现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预防胰腺癌的发生。Correa等在洛杉矶所作的调查也表明:水果或橘汁(含维生素C)能显著减少胰腺癌发生率。Farrow和Davis的研究则认为:水果、蔬菜和维生素A、C与胰腺癌的发病率无关,而增加钙的摄入则可减少发生胰腺癌的几率,尤其是对65岁以上的男性作用更明显。有资料表明:大量增加饮食中糖类的比重所致的高热卡饮食与胰腺癌的发生成正相关,而长期进高纤维素饮食则与胰腺癌的发生成负相关。
此外,要减少咖啡的消耗量,尤其要避免饮用去咖啡因咖啡。
(4)减少环境致病因素:良好的环境因素对预防胰腺癌具有重要作用。应减少或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对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应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应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尤其是流行性病毒感染。避免长期接触与胰腺癌发生有关的物质,如某些金属、焦炭、煤气、石棉、祛脂剂、β-萘酚胺、联苯胺、甲基胆蒽、N-亚硝基甲胺、乙酰氨基芴和烃化物等,并尽可能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
(5)减少或防止相关性疾病发生:为减少胰腺癌的发生,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胆石症。提高妇女卫生保健工作,避免多次流产、卵巢切除和子宫内膜增生等疾病。及时纠正各种内分泌紊乱。
2、二级预防
(1)早期诊断:对40岁以上正常人群普查可以早期发现胰腺癌。普查手段日前可依靠CA19-9单克隆抗体,其特点为敏感性高,胰腺癌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故对CA19-9单克隆抗体阳性患者应予定期复查。首先作B超诊断,必要时作ERCP、EUS等深入检查,发现胰腺肿块者可作B超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常规检查阴性者作EUS常可发现小胰癌。对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更应定期查CA19-9和B超。
(2)早期治疗:早期手术是目前治疗胰腺癌的主要方法,与此同时,应积极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
二、早期胰腺癌的“蛛丝马迹”
由于人们对胰腺这个脏器不太熟悉,它又深藏在腹腔后部,在胰腺癌的早期,很难用手摸到包块。再加上人们对胰腺癌的某些早期症状不太了解,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所以常常延误诊断。尽管胰腺癌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但是只要提高警惕,还是能够早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
一般认为40岁以上患者近期出现下列临床表现者,应考虑胰腺癌的可能:
1、黄疸:发生在胰头部的癌肿,很早就出现黄疸。黄疸会一天天很快加深,患者粪便呈陶土色,皮肤瘙痒。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而转氨酶却往往只有轻度升高。所以,如果黄疸很深而转氨酶低于400单位,应该高度怀疑是阻塞性黄疸,不要轻易当做是肝炎。
2、腹痛:癌肿如果发生在胰体、胰尾部,很早就出现腹部钝痛或隐痛,患者常常说不准具体部位。此外,胰腺癌的腹痛与饮食无关,而与体位有一定的关系。仰卧与脊柱伸展时疼痛加剧,夜间常使患者辗转不眠,采取蹲下、前倾坐位、蜷膝卧位,可使腹痛减轻。
3、消瘦:胰腺癌虽隐秘,但其引起的消耗却遮掩不了。约有80的患者有引人注目的体重减轻,在数月内体重可减轻30公斤,渐呈恶病质状态。快速消瘦除了癌肿的消耗外,还有以下原因:进食少;胰液分泌不足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发生了继发性糖尿病。
此外还有近期出现的脂肪泻或糖尿病突然加重,胆囊肿大、腹部肿块、发热、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三、胰腺癌易青睐哪些人
目前的研究表明,胰腺癌存在着高危人群,对其进行筛查和监测,能够尽早发现胰腺癌,使早期诊断成为可能。胰腺癌易青睐以下这几种人:
⑴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症状的病人。
⑵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⑶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有人认为遗传因素在胰腺癌发病中占5~10。
⑷慢性胰腺炎患者,目前认为慢性胰腺炎在一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⑸良性病变进行过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胰腺癌发病率升高1.5~5倍。
⑹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4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
⑺内乳头状黏液瘤也属癌前病变。
⑻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合并有胰腺癌者高于正常人群。
提醒:
在常规体检里,腹部B超的项目多为肝、胆、脾为主,很多人都忽视了对胰腺的检查。胰腺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出现症状时多为中晚期,最好的预防办法是体检时做个胰腺B超,就可以做到早期发现。对于年龄大于40岁的人,如果出现上腹部疼痛、黄疸、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或突发糖尿病,都要留意是否患上胰腺肿瘤。有胰腺癌、胰腺息肉家族史的人要定期体检。日常生活中,有胆道系统疾病的患者要及时治疗,切不可掉以轻心。当上腹部突发剧烈持续疼痛时,应该及时就诊,排除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可能。
关于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一直是人们探索力求解决的问题,对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医生在广大人群中发现可怀疑对象,即高危人群。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病人既没有特异的症状,也没有特异的体征,全凭医生的高度警惕,医生要做"有心人"。病人所能提供的只有上腹胀痛,有时胀感超过了痛觉,其他只有消化不良、体重减轻,以及“突发性的糖尿病”等。这些无特异性的症状,临床医师若找不到其他疾病能解释以上这些症状时,进而经过对症治疗,以上这些症状未能改善改善后又恶化时,临床医师就应大胆怀疑。
(二)普及防癌知识,进行定期的例行体格检查,开展二级预防。
(三)对高危对象进行现代高科技的调查,如综合应用B超、ERCP、MRI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新近发展的癌基因检测。
1、一级预防 目前,对胰腺癌的预防尚缺乏特异性预防措施。因此,一级预防的重点在于针对可能病因和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提高机体健康素质两个方面。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示:胰腺癌的发生率增高与吸烟、饮食中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多、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营养有密切关系。因此,为避免或减少胰腺癌发生应做到:
(1)戒酒:尽管目前对饮酒是否会引起胰腺癌尚无定论,但是减少饮酒,尤其少饮和不饮高酒精含量饮料可避免发生胰腺炎,也可能会避免或减少发生胰腺癌的可能性。此外,要避免吸烟、饮酒和摄入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的综合作用。
(2)戒烟:尤其要教育青少年不吸烟。每天吸烟量和烟龄长短与胰腺癌发生成正相关,从少年时期即开始吸烟者更易患胰腺癌。
(3)提倡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饮食:Gold等发现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预防胰腺癌的发生。Correa等在洛杉矶所作的调查也表明:水果或橘汁(含维生素C)能显著减少胰腺癌发生率。Farrow和Davis的研究则认为:水果、蔬菜和维生素A、C与胰腺癌的发病率无关,而增加钙的摄入则可减少发生胰腺癌的几率,尤其是对65岁以上的男性作用更明显。有资料表明:大量增加饮食中糖类的比重所致的高热卡饮食与胰腺癌的发生成正相关,而长期进高纤维素饮食则与胰腺癌的发生成负相关。
此外,要减少咖啡的消耗量,尤其要避免饮用去咖啡因咖啡。
(4)减少环境致病因素:良好的环境因素对预防胰腺癌具有重要作用。应减少或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对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应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应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尤其是流行性病毒感染。避免长期接触与胰腺癌发生有关的物质,如某些金属、焦炭、煤气、石棉、祛脂剂、β-萘酚胺、联苯胺、甲基胆蒽、N-亚硝基甲胺、乙酰氨基芴和烃化物等,并尽可能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
(5)减少或防止相关性疾病发生:为减少胰腺癌的发生,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胆石症。提高妇女卫生保健工作,避免多次流产、卵巢切除和子宫内膜增生等疾病。及时纠正各种内分泌紊乱。
2、二级预防
(1)早期诊断:对40岁以上正常人群普查可以早期发现胰腺癌。普查手段日前可依靠CA19-9单克隆抗体,其特点为敏感性高,胰腺癌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故对CA19-9单克隆抗体阳性患者应予定期复查。首先作B超诊断,必要时作ERCP、EUS等深入检查,发现胰腺肿块者可作B超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常规检查阴性者作EUS常可发现小胰癌。对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更应定期查CA19-9和B超。
(2)早期治疗:早期手术是目前治疗胰腺癌的主要方法,与此同时,应积极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
二、早期胰腺癌的“蛛丝马迹”
由于人们对胰腺这个脏器不太熟悉,它又深藏在腹腔后部,在胰腺癌的早期,很难用手摸到包块。再加上人们对胰腺癌的某些早期症状不太了解,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所以常常延误诊断。尽管胰腺癌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但是只要提高警惕,还是能够早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
一般认为40岁以上患者近期出现下列临床表现者,应考虑胰腺癌的可能:
1、黄疸:发生在胰头部的癌肿,很早就出现黄疸。黄疸会一天天很快加深,患者粪便呈陶土色,皮肤瘙痒。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而转氨酶却往往只有轻度升高。所以,如果黄疸很深而转氨酶低于400单位,应该高度怀疑是阻塞性黄疸,不要轻易当做是肝炎。
2、腹痛:癌肿如果发生在胰体、胰尾部,很早就出现腹部钝痛或隐痛,患者常常说不准具体部位。此外,胰腺癌的腹痛与饮食无关,而与体位有一定的关系。仰卧与脊柱伸展时疼痛加剧,夜间常使患者辗转不眠,采取蹲下、前倾坐位、蜷膝卧位,可使腹痛减轻。
3、消瘦:胰腺癌虽隐秘,但其引起的消耗却遮掩不了。约有80的患者有引人注目的体重减轻,在数月内体重可减轻30公斤,渐呈恶病质状态。快速消瘦除了癌肿的消耗外,还有以下原因:进食少;胰液分泌不足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发生了继发性糖尿病。
此外还有近期出现的脂肪泻或糖尿病突然加重,胆囊肿大、腹部肿块、发热、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三、胰腺癌易青睐哪些人
目前的研究表明,胰腺癌存在着高危人群,对其进行筛查和监测,能够尽早发现胰腺癌,使早期诊断成为可能。胰腺癌易青睐以下这几种人:
⑴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症状的病人。
⑵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⑶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有人认为遗传因素在胰腺癌发病中占5~10。
⑷慢性胰腺炎患者,目前认为慢性胰腺炎在一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⑸良性病变进行过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胰腺癌发病率升高1.5~5倍。
⑹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4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
⑺内乳头状黏液瘤也属癌前病变。
⑻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合并有胰腺癌者高于正常人群。
提醒:
在常规体检里,腹部B超的项目多为肝、胆、脾为主,很多人都忽视了对胰腺的检查。胰腺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出现症状时多为中晚期,最好的预防办法是体检时做个胰腺B超,就可以做到早期发现。对于年龄大于40岁的人,如果出现上腹部疼痛、黄疸、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或突发糖尿病,都要留意是否患上胰腺肿瘤。有胰腺癌、胰腺息肉家族史的人要定期体检。日常生活中,有胆道系统疾病的患者要及时治疗,切不可掉以轻心。当上腹部突发剧烈持续疼痛时,应该及时就诊,排除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