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中药治疗
2011-07-26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胰腺癌的发病严重的威胁到了我们的什么健康,胰腺癌到了晚期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气虚湿阻证,这种症状或是在手术后转移者。胰腺癌晚期除阴虚者外,亦多见阳气虚弱者,或黄疸日久,寒湿不化,湿毒阴邪积聚。此时,虽为症瘕之患,“然皆系阳病结于阴邪,岂有用阴药之理”?故应予温化寒湿,健脾益气,佐以解毒软坚为治。本方中以附子温助阳气,以党参、自术、黄芪、炙甘茸健脾益气,配茯苓、泽泻、猪苓、薏苡仁健脾利湿,消水以退黄,伍乌药、木香行气,鸡血藤活血,穿山甲软坚,又合用白毛藤、石见穿等抗癌药物,共奏益气扶阳,健脾化湿,软坚消癌的功效。
基本证侯冶疗
1)湿热郁阻证。
主证:脘腹胀闷,时或疼痛,口苦纳呆,身目俱黄,大便秘结或溏薄,小便短赤,消瘦,发热,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或濡滑。
治法:清热祛湿,利胆解毒。
方药:茵陈蒿汤(《伤寒论》)加减。菌陈15~30g,薰苡仁15g,郁金10g,黄芩10g,生大黄6~10g(后下),虎杖10g,茯苓15g,猪苓15g,白术10g,神曲10g,半枝莲30g,木香10g,栀子10g,白毛藤30g.
腹痛较剧者加川楝子、元胡、莪术;恶呕重者加竹茹、半夏、陈皮;发热较重者加板蓝根、滑石;大便溏薄者生大黄减半量,或改用熟大黄。
分祈:本证主要见于胰头癌或壶腹部癌,临床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茵陈蒿汤是治疗湿热黄疸的代表方,本方进行了化裁。方中茵陈、虎杖、半枝莲清热利湿化浊;大黄、黄芩、栀子、郁金清热利胆;茯苓、猪苓、薏苡仁淡渗利湿,又可健脾;木香行气疏肝,佐白术、神曲健脾消导;白毛藤加强抗癌作用。全方具有清热祛湿,利胆退黄,解毒抗癌的功效。
2)气血瘀滞证。
主证:腹上区疼痛不已,呈持续性,常累及腰背,平卧痛剧,前躬及曲腿可减轻;胸腹胀满,恶心呕吐或呃逆,食少纳呆,口干口苦,形体消瘦,腹部可扪及包块;舌质淡红、暗红或青紫,有瘀斑,舌苔薄或微腻,脉象弦细涩。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软坚。
方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当归10g,川芎10g,元胡10g,川楝子12g,桃仁10g,莪术15g,炮山甲10g,浙贝母10g,乌药10g,白屈菜30g,白花蛇舌草30g,丹参30g,八月札10g,藤梨根30g.
伴有黄疸者加茵陈、黄芩、虎杖;胸腹满胀剧者加瓜蒌皮、木香、大腹皮;疼痛剧烈者加三棱、五灵脂、蒲黄;食欲不振加鸡内金、炒谷芽;消化道出血者加仙鹤草;便秘加大黄。
分析:本证主要见于胰体癌,临床以腹部疼痛为主。中医认为“不通则痛”,腹痛是由于气血阻滞,邪气郁闭的结果,故应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祛邪解毒。本方选膈下逐瘀汤加减,方中当归、丹参、桃仁、莪术、川芎活血化瘀;元胡、川楝、八月札、乌药行气止痛,佐浙贝母、穿山甲软坚散结,并加强通利经隧的作用;白屈菜、藤梨根则有抗胰癌功能。
3)阴虚热毒证。
主证:低热不退,消瘦神疲,口干,烦躁失眠,食少纳呆,腹部闷痛,大便干,小便黄,或有腹水,舌质鲜红或嫩红或红暗,少津,舌苔少或光,脉象弦细数或虚。
治法:养阴生津,泻火解毒。
方药:一贯煎加减(《柳州医话》)。生地15g,沙参15g,玄参15g,黄芩10g,石槲10g,知母10g,金银花12g,半边莲30g,白花蛇舌草30g,自茅根15g,天花粉15g,太子参12g,全瓜蒌12g,川楝子9g鸡内金10g.
伴气虚者加黄芪;血瘀症明显加丹参、莪术;腹部胀满者加八月札、制香附;腹水较多者加泽泻、马鞭草。
分析:本证多见于胰腺癌患者晚期或经放疗、化疗之后。癌症病久,必耗伤阴精,而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更可伤阴竭正,使患者出现阴虚津亏为主的表现。一贯煎是补肝肾之阴的常用方,在本方中生地、玄参、沙参、石槲、天花粉养阴生津益肺肾,太子参益气生津,黄芩、知母清热,金银花、半边莲、白花蛇舌草解毒,川楝疏理肝气,瓜娄皮可行气、子则润肠,鸡内金助运化消导。
4)气虚湿阻证。
主证:乏力消瘦,身目发黄,色泽晦暗,脘腹闷胀,恶呕纳呆,上腹疼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大便溏薄,可有下肢浮肿或腹水,腹部可触及包块,舌质淡红,或有齿印,舌苔腻,脉象细濡。
治法:益气化湿,健脾软坚。
方药:五苓散加减(《伤寒论》)。熟附片9g,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5g,黄芪15g,泽泻9g,猪苓15g,乌药9g,木香9g,白毛藤30g,石见穿30g,穿山甲9g,炙甘草6g,薏苡仁15g,鸡血藤15g.
体虚明显,贫血者加人参、熟地、紫河车;腹水明显者加车前子、黑自丑;食欲不振加鸡内金、炒谷芽;大便溏稀者加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