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长工程”构建食品安全网
2011-08-26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河南省焦作市把食品安全列为“市长工程”,探索出了一条“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的营造安全放心食品消费环境的新路子,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被称为“一号工程”。
今年4月以来,焦作市加强市食品安全委员会领导力量,由市长负总责,4位副市长担任正副主任,23个单位为成员,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列入政府目标,实行“一票否决”。每逢重大节日,市领导都要到大型超市、集贸市场、生猪屠宰场进行检查,近3年来,仅市长孙立坤就暗访食品安全达17次。
在财政投入上,焦作市在河南省率先把食品安全经费纳入市、县、乡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2010年,市级食品安全预算600万元,今年650万元,比2009年多出150万元。
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为强化企业经营者的自律行为,焦作市采取了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推广、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全市共刷写标语1304条,公布举报电话1304处,设立警示牌1213个,与养殖场户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11583份,统一印制发放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65170份。
焦作市还开通了食品安全监管举报受理平台,从今年起,每年拿出不少于1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奖励涉及食品安全的举报,对举报查实的予以重奖。实施有奖举报制度以来,全市食品安全监管举报受理平台共接到电话、网络、信件举报投诉201件,其中已经查处144件。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社会评估在焦作市也步入了常态化。今年以来,焦作市先后组织开展了“瘦肉精”事件风险评估、全市“瘦肉精”整治情况风险评估等活动,在重点品种风险监测工作中,以大米、乳制品、饮料、豆制品、肉制品、调味品、啤酒、食用油、糕点等11个品种为重点,全市共抽样3860批次,对177不合格批次经评估后,交给相关部门查处。其中,查处、端掉6个非法生产腐竹、豆腐和皮肚的“黑窝点”。
焦作市在畜产品监管上,严把上市“三道关”。第一关是把好牲畜出栏抽检关,对没有产地检疫证明和“瘦肉精”检疫证明的生猪一律不准出栏;第二关是把好屠宰监督关,严防“瘦肉精”肉品流入市场;第三关是把好出境抽检关,在全市各出入境路口设立40个由公安、畜牧等部门组成的动物防疫检查站,对出境的动物进行“瘦肉精”抽检,严防问题生猪、牛羊出境。
据对64家养殖场户调查发现,今年二季度比一季度生猪存栏增加2660头,增长5.4%;生猪出栏二季度比一季度增加2644头,增长14.5%;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猪销售总收入6289.3万元,占去年全年的68.6%;仅今年二季度的纯收入就是去年全年的1.3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