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种类 > 肠癌 > 肠癌预防 >

怎样控制早期直肠癌的发展?

2011-08-30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一直以来,人类致力于各癌肿防治的深入探究,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患于未然。世界卫生组织对预防大肠癌,提出的健康“十六字方针”,也称为“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简明扼要。饮食西化研究发现,在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饮食中含有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质和高碳水化合物,低纤维素、低运动为代表的三高二低的生活方式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此外,应及时治疗与大肠癌发生有关的一些慢性病、癌前病变,对减少大肠癌的发生也有积极意义。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已经占到所有肿瘤患者的8%~12%,仅次于胃癌、食道癌、肝癌和肺癌,位列第五。其发病率在全球处于上升趋势,平均每年递增2%,在欧美国家死亡率居肿瘤死亡的第2位。我国于1990~1992年调查显示,大城市大肠癌死亡率较1973~1975年上升了31.95%,农村上升了8.51%。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五位(5.30/10万)。
    在我国南方发病率高于北方,上海、江浙一带为高发区,在上海大肠癌的发病率以每年4.2%左右的速度上升。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为人们所关注。大量的跨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世界各国大肠癌的发生有一个普遍的规律,这就是饮食条件越好,大肠癌发病率越高。
    大肠癌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尤其在40岁以后,以50~60岁为高发段。但就世界范围来说,欧美是大肠癌高发区,小于40岁的年轻人,大肠癌占总大肠癌数的2.2%~4.5%。令人吃惊的是,在我国三四十岁的患者也不少见,青年人大肠癌所占的比例,高出此值4~10倍之多,有报告最年轻一例仅13岁。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特点:
    ①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②低位大肠癌多见;
    ③合并血吸虫病者多见。
    因此,应关注大肠癌的年轻化趋势。
    大肠癌与饮食条件及癌前病变的关系:
    饮食条件。一是指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结构;二是指现代人的生活往往食品过分精细,摄入膳食纤维过少,我国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长,脂肪的摄入量逐年增多,高脂肪饮食必然刺激胆汁分泌增多,而胆汁酸作为促癌因素在结肠癌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胆汁酸不但大部分由结肠菌群的酶降解通过肠肝循环重新利用,而且胆汁中的胆酸在肠道某些细菌的作用下,可转变成3-甲基胆蒽致癌物质,成为结肠内致癌物的来源。实验研究表明胆汁酸代谢产物对肿瘤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反之,小肠中胆汁酸代谢产物浓度极低,这可能与小肠癌罕见有关,同时脂肪在通过肠道时还在细菌作用下形成脂肪二级产物,有促癌作用。
    食品过分精细,摄入纤维素过少,使大便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甚至便秘,这样致癌物与肠黏膜接触的机会增多,从而促进大肠癌发生。所以生活改善,需要注意防病。避免“三高一低”的饮食现象,即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过剩”的营养不仅可使血管粥样硬化,也可使肠道“油腻”,易附着残渣物,刺激肠壁,引起排便紊乱,或出现便秘,由于食物较难消化,加上缺乏体育锻炼,肠蠕动减缓,使粪便堆积。粪便中有许多有害物质,如“二级胆酸”(致癌物)、细菌、残渣等,若长期潴留,对大肠癌的发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肠癌的发生除了饮食条件外还与结肠癌前病变有关。有证据表明,肠息肉;经久不愈的肛瘘和直肠血吸虫性肉芽肿也可演变为癌;特别引起注意的是有症状的溃疡性结肠炎,如长期不愈,其中约有20~25%可发生癌变。
    肠息肉与大肠癌:
    凡是大肠黏膜上任何向肠腔突起的赘生物,无论其大小、形状和组织学类型如何,临床上均统称为“息肉”或“多发性息肉”,后者也称“息肉病”。病理检查可将息肉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混合型)腺瘤。三种类型的腺瘤中,管状腺瘤约占75%,绒毛管状腺瘤约占15%,管状绒毛状腺瘤约占10%。大肠腺瘤是常见病,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根据美国的尸检资料,在22%~61%的人群中发现腺瘤。腺瘤本身虽为良性病变,但腺瘤会癌变的概念已经被接受。大肠腺瘤和多发性腺瘤与大肠癌的发病极为密切。绒毛状腺瘤的总癌变率明显大于管状腺瘤。腺瘤类型中绒毛成分越多越容易癌变。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可达30%~40%,而管状腺瘤为4%~4.8%。尤以家族性结肠腺瘤性息肉已被公认为遗传性结肠癌的一种癌前疾病,可恶变为癌,也有人称其为癌过渡阶段。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如不适时治疗,最终将100%发生癌变。因此,一旦发现多发性肠息肉,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手术治疗。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