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种类 > 肝癌 > 肝癌注意事项 >

肝癌的发病率

2011-10-31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肝癌目前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排在第六位。据统计,每年全世界肝癌的发病是62.6万,它的死亡率排在第三位,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的死亡率达到58.9万。所以目前来说,它是一个危害人类健康的非常重要的疾病,特别是在肿瘤当中。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肝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那么,引起肝癌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肝癌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肝癌系由于其它脏器的肿瘤经血液、淋巴或直接侵袭到肝脏所致。原发性肝癌起病多较隐匿,早期一般多无临床症状,或仅有肝病的症状与体征,很难早期发现。
  由于乙肝高发以及不良饮食习惯,广州市的肝癌发病率高达30—40/10万,属全国的高发地区。有关专家呼吁,广东居民应改变嗜好吃生鱼和喝烈酒等促使肝癌高发的不良饮食习惯。
  研究表明,肝炎病毒感染与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酗酒、吸烟、亚硝胺、口服避孕药、微量元素失调、遗传等因素具有协同致癌的作用。肝癌细胞不仅发生在肝脏内,还会转移到其他部位,并且形成新的肿瘤。人体内的肝脏细胞由于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可能会失去正常调控,发生过度地、无限地生长,最终在肝脏上形成一个能侵犯并且破坏正常组织器官的肿瘤,这就是肝癌。
  一、肝癌发病率的地理分布
  在全球范围内,肝癌多发于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某些非洲国家,这些高发区肝癌发病率一般在30/10万以上;而澳洲、欧洲、北美等地区属低发区,其发病率在5/10万以下这就形成一种印象,即前者多数是经济、技术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后者多为发达国家。
  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约26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4.0%,而42.5跖的肝癌分布在中国,中国肝癌死亡率为20.4/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8.8%,我国的肝癌防治应引起密切关注。中国肝癌地理分布特点:沿海高于内地,东南和东北部高于西北、华北和西南部,沿海岛屿和江河海口又高于沿海其他地区。
  高发地区气候具有温暖、潮湿、多雨的特点,而在云贵鬲愿则属低发区。以煎普遍认为肝癌在我国有两大高发中心:江苏启东和广西挟绥,由于大规模的普查普治和干预措施,这些高发区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同时发现了另外一些高发地区,在广西,肝癌发病率超过30/10万的就有9个县市。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27个省市263个抽样点调查,调查范围涵盖全国1/10人口,前3位高发地区依次是江苏海门(96.5/10万)、江苏启东(8010万)和广西崇左(77/10万)。
  在城乡之间,农村肝癌死亡率略高于城市,城市肝癌死亡率低被解释为政府的肓度重视、卫生状况好、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和危险因素已获得控制。
  二、降低肝癌发病率的方法
  1、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有乙肝
  我国每10人中就有1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就是说,我国至少有1.3亿人感染了乙肝病毒。为什么我国的乙肝患病率如此高?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多、基数大,感染乙肝病毒后又不能彻底被根治。
  此外,感染乙肝病毒(HBV)的母亲可将病毒传给新生儿,尤其是“大三阳”、病毒复制水平高的病毒携带者。人类对各型肝炎普遍易感,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乙型肝炎在高发地区新感染者及急性发病者主要为儿童,成人患者则多为慢性迁延型及慢性活动型肝炎。各型肝炎之间无交叉免疫,可重叠感染或先后感染。
  2、“大三阳”母亲不宜哺乳
  由于母婴传播危害较大,因此,女人在怀孕前应该到正规医院感染病专科去做相关的检查,了解肝功是否正常及病毒的复制状态,最大程度地避免感染。
  一般“大三阳”产妇的初乳中HBV-DNA阳性率为100%,当新生儿或婴儿消化道粘膜(口腔、咽、食道、胃肠道等)的任何一处因炎症导致水肿、通透性增加,或者粘膜表面有破损时,乳汁中的HBV-DNA就会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造成孩子感染乙肝病毒。所以,“大三阳”母亲不宜哺乳。
  此外,在经过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仍有9%~10%的婴幼儿对疫苗的刺激不产生抗体,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所以,即使给孩子接种了乙肝疫苗也不应该随意给其哺乳,还应该根据母亲是否携带乙肝病毒来判断能否哺乳。
  3、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检查
  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担负着合成、解毒、分泌、排泄等重要功能,一旦肝脏出现问题,身体健康将会出现严重危机。肝癌是我国常见的癌症,肝癌年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和肺癌,位居癌症死亡率第三位。肝癌与肝炎有一定的必然联系,尤其是乙肝及丙肝和肝癌的关系相当密切,部分肝癌患者都有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过程。
  研究发现,肝癌高发人群中肝炎所占比例相当高,且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呈阳性者明显高于HbsAg呈阴性者,因为乙肝病毒在癌变过程中充当着罪魁祸首的角色。因此,重视并预防乙肝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肝癌的发生率。早期肝癌几乎没有症状,不容易被发现,且易被误诊为其它消化道疾病等。专家建议,预防肝癌的最好方法就是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乙肝、肝硬化患者以及家族有肝癌病史等高危人群,最好每3个月或半年到正规医院检查甲胎蛋白、肝功、病毒标志物、B超等,以明确是否有癌变。
  另外,40岁以后的乙肝患者或丙肝患者患肝癌的几率相当高,这类病人更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旦有癌变的蛛丝马迹应及时就医。
  4、保持良好心态至关重要
  由于乙肝是一种传染病,目前医学界还没有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可以彻底治疗。人们往往谈“肝”色变,生活极易受到影响。加之病情迁延,医疗耗资巨大,患者的心理负担会随之加重,很容易出现悲观、沮丧、对生活失去信心,或易迁怒于别人等现象。这样更会导致病情的加重或进一步恶化。
  事实上,乙肝患者如果正确地面对乙肝,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定期的监测和保持有规律的起居生活,不要过于劳累,不喝酒,加上控制好病情,是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的,而不正常的心态反而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加快死亡的速度。
  临床实践证明,通过综合治疗,晚期肝癌病人一般能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而早期肝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甚至可以达到70%~80%。但如果不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等到癌细胞大面积扩散,再好的医疗设备和医生都难以挽回了。肝癌的复发率高,肝癌患者应乐观地作好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在出院后也要密切观察、定期检查,以便随时发现癌细胞是否扩散。
  另外,在生活中有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肝癌的预防上也有很大的作用:
  1、喝咖啡可降低肝癌发病率
  食与药同用,主要基于食物和药物的应用皆由同一理论指导,也就是食药同理。喝咖啡可降低肝癌发病率,咖啡消费量与肝酶浓度呈负相关,而肝酶水平反映了患慢性肝脏疾病和肝硬化的危险程度。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多喝咖啡确实对肝癌有益。咖啡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例如绿原酸;这些抗氧化剂能对抗氧化应激,并且抑制致癌物质产生”。另外,在动物试验中也发现,咖啡和绿原酸对肝癌有明显抑制效果。
  有研究小组通过大规模调查,10年间在全国9个地方对9万名40至69岁的男性和女性进行追踪调查,其中男性有250人,女性有84人患了肝癌,分析结果表明,排除抽烟等因素,每天喝咖啡的人和每天基本不喝的人相比,肝癌发病率少51%,一天喝5杯以上者,肝癌发病率仅为不喝咖啡者的四分之一。
  因此该研究小组得出的结论:每天喝咖啡的人和不喝咖啡的人相比,肝癌发病率降低一半。
  目前咖啡里含有的什么成分具有降低肝癌发病率的效果,研究人员还不清楚,大量喝含咖啡因同样多的绿茶降低肝癌发病率基本没有被证实,有可能是咖啡具有的独特成分对肝癌发病有抑制作用。
  2、多吃蔬菜可降低肝癌发病率
  据日本《读卖新闻》11日报道,厚生劳动省的研究小组对约2万名40岁至69岁的中老年人进行了长达12年的跟踪调查,按照他们分别摄取蔬菜和水果量的多少分成“多”、“中”和“少”3组,并分析与肝癌发病率之间的关联。
  在跟踪调查期间,共有约100人患上了肝癌,其中80%的人原本就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乙肝和丙肝与肝癌关系密切。调查数据显示,蔬菜摄取量“多”的人比“少”的人肝癌发病率要低约40%,而水果摄取量“多”的人肝癌发病率比“少”的人要高45%。
  研究人员解释说,黄绿色蔬菜中大量含有的胡萝卜素具有预防肝癌的作用,而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能促进肌体对铁的吸收。过多摄入铁会加重肝脏负担,特别是对乙肝和丙肝等肝炎患者而言,会增加其患肝癌的风险。
  3、牛奶与酸奶有助降低原发性肝癌发病率
  众所周知常吃蔬菜与水果可以预防不同类型的癌症。研究发现提高日常奶制品的消费是一种预防癌症的新方法。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牛奶和酸奶在降低慢性乙肝的病发症——原发性肝癌(也称肝细胞癌)发病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意大利研究人员,雷纳托Talamini博士,对一组肝癌患者和对照组无癌症患者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营养调查。他发现摄入某些食物与患肝癌的危险呈现反比关系。如那些消耗了大量的牛奶和酸奶产品的人患原发性肝癌或肝癌的风险较低。研究人员指出,调查结果同样适用于乙型和丙型肝炎。
  所以,当你吃更多的水果和蔬菜,以减少您的罹患癌症风险的时候,也要确保您日常生活中的“牛奶”的摄入。
  经常性的摄入一定量的牛奶对肝病患者是有好处的,但是也不是说牛奶有助降低肝癌发病率就要猛喝多喝,肝病患者在饮用牛奶时有一定的注意事项:
  1)老年乙肝病人不宜常饮牛奶:由于牛奶中的乳糖在乳糖酶作用下分解为半乳糖,过多的半乳糖可沉积在眼睛的晶状体内,引发白内障。
  2)乙肝急性期或慢性乙肝活动期,有恶心、呕吐、厌油和腹胀者,不宜饮用牛奶。在消化道症状缓解及康复期饮用为好。肝硬化伴有肝昏迷或有肝昏迷倾向者,不宜喝牛奶,否则会诱发肝昏迷。
  3)不宜大量或大口饮用:牛奶中含有5%乳糖,当体内乳糖酶不足时,过多过快地饮用牛奶,乳糖不能消化吸收,易引起腹胀、腹泻。所以,喝牛奶时宜小口喝,待唾液与牛奶混匀后再咽下。不宜加糖饮用:因为蔗糖在胃肠道内的分解产物会与牛奶中的钙质中和,不但不利于钙的吸收,反而会促使细菌发酵产气,导致腹胀。
  4)不宜空腹饮用:若空腹喝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只能代替碳水化合物转变为热量而被消耗,起不到蛋白质构造新组织、修复旧组织的作用。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