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种类 > 乳腺癌 > 乳腺癌治疗 >

乳腺癌的转移

2011-11-17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乳腺癌的转移,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目的地是骨头,其次是肺,再次是肝,75%的复发患者会发生骨、肺、肝、脑、卵巢等器官组织的远处转移。
  
      以骨转移为例,发病部位多发生在肋骨、胸骨、胸椎及腰椎等部位,在转移早期时很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一旦发展到晚期,当癌细胞发展至较大面积破坏骨组织、侵犯骨膜或形成病理性骨折时就会产生剧烈疼痛。骨转移的疼痛常表现出部位固定、疼痛剧烈、进行性加重的特点。如果是长骨转移,可能形成病理性骨折;而当脊椎转移时,肿瘤细胞或会突入髓腔,形成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最终压迫脊髓造成截瘫。  
      乳腺癌转移症状早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或体征,有时表现为轻微的疼痛。当肿瘤细胞广泛转移破坏骨组织、侵犯骨膜或形成病理性骨折时可产生剧烈疼痛。长骨转移可形成病理性骨折;脊椎转移时肿瘤可突入髓腔或形成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最终压迫脊髓造成截瘫。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  骨转移常见部位依次为:骨转移常见部位依次为:胸椎、腰椎、骨盆、肋骨、股骨等。乳腺癌转移症状多数为溶骨性病变,少数是成骨性改变。  
      骨的放射性核素扫描(ECT)是骨转移初筛的诊断方法, 较X线平片对骨转移癌的早期发现更为敏感,平均可提前3个月发现有骨转移的征象。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可以在尚无临床症状时就发现骨代谢的异常。但是,ECT的特异性较差,与其他的骨良性病变难以区分,应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不可仅凭一张ECT报告就轻异地给病人戴上“骨转移”的帽子。 
       磁共振成像(MRI)扫描、CT扫描或X线平片是骨转移的影像学确诊检查方法。对于ECT扫描异常的病人,应该针对可疑骨转移灶部位进行MRI、CT或X线拍片检查,以确诊骨转移。  
 对于确诊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应该接受进一步全面检查:血常规、肌酐、血钙等肝肾功能及血生化指标检查,以及胸、腹、骨盆影像学检查。
  
  肿瘤细胞很容易通过人体血液等途径跑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安营扎寨",因此只要发现转移,就一定要进行全身检查,除了现有的病灶,看是否还存在其他部位转移的可能。
  
  临床上有些病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为只要进行转移癌的对症治疗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会导致病人反复受苦,治好了一个,又会出现第二个。只有由乳腺专科医生针对病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采取化疗、放疗、手术、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才会达到处理转移癌的最佳效果。"
  
  远处转移仍是乳癌主要死因
  
  乳腺癌转移灶应该重新进行病理检查,因为临床上经常发现乳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分子病理类型不一致的情况。目前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需要术后进行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上皮生长因子II)等分子分型,以指导后续治疗,因为ER、PR阳性的患者对内分泌治疗更敏感,HER2阳性的进行靶向治疗则会获取更好的效果,进行这两项治疗,患者可以显著延长生存时间。但是,如果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的分子病理类型不一致,那么治疗策略也要随之改变。转移病灶的治疗要按照其分子分型的治疗标准进行,而不应受到原发灶受体状态的影响。
 
  术后短期内 复发可能性较小
  
  临床发现,不少病人对于术后复发异常警觉,手术完没多久,就马上跑回来复查。即使告知其无事发生,她也还是三天两头疑神疑鬼,连觉都睡不踏实。"其实,乳腺癌术后短期内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小,有的病人自己摸到原伤口处有块状物,这也许是术后的水肿或疤痕,而非转移癌,不必因此而恐慌。"
  
  据介绍,在术后1~3年关键期积极采取治疗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复发风险。乳腺癌术后正确的复查时间应是前两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2~5年每半年复查一次;5年后每年复查一次。
  
  如果属于原发性乳腺癌,术后第一个五年内,只要条件允许,应该在正规医院(最好是原手术医院)坚持做完全套的治疗,而后遵医嘱定期复查。同时患者还可进行自我检查,经常触摸患侧胸壁、对侧乳房、双侧腋窝及锁骨上窝等部位,若发现可疑肿块,应立即到医院检查。两年以后复发的可能性较小,这时可每隔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以防远处转移。
  
  避免用激素类化妆品有助防复发
  
  为了防止复发,有时医生还会开一些抗癌药物,患者除按时服用外,更要定期复查。这时的复查除了预防肿瘤复发,还要检查这些药物是否对身体产生了副作用,并及时调整用药种类及剂量。
  
  专家提醒,患者在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接触或会促进乳腺癌复发的各种因素,最好做到不吸烟、不饮酒,避免使用含雌激素较高的化妆品,尽量避免接触放射性和电磁辐射。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预防复发和转移,建议患者术后逐渐开展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少吃高脂肪、熏制和烧烤食品,多吃蔬菜水果等。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