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概述
2012-04-27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肾癌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又称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或肾腺癌,在我国泌尿外科肿瘤中占第二位,仅次于膀胱肿瘤,男女比例为2:1,大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但在小儿恶性肿瘤中达20%,是儿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进步,肾癌的发病率目前呈上升趋势,但病死率正在下降。肾癌的治疗主要采取:
(1)根治性肾切除:是肾癌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手术范围包括切除病肾、肾周脂肪、肾周围筋膜和同侧肾上腺。根治性肾癌切除的同时做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可达到降低局部肿瘤复发、有助于正确的临床分期及提高生存率。
(2)肾肿瘤剜除术:对于孤立肿瘤且<3cm、肿瘤位于肾脏表面的患者,可采用肾肿瘤剜除术,可以有效地保留肾单位,避免术后出现因肾脏切除造成的肾功能下降。
(3)肾脏部分切除术:肾肿瘤位于肾脏的一端且未侵及肾门及肾静脉的患者可采用,可保留部分肾单位,对于孤立肾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尽量保留肾组织。
(4)肾动脉栓塞:肾肿瘤动脉栓塞是肾肿瘤治疗的一种辅助性措施,肾动脉栓塞后可使瘤体缩小,减少术中出血及癌栓扩散,亦可降低手术难度。对于部分无法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的患者行肾动脉栓塞联合放疗、生物治疗等,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
(5)腔静脉内瘤栓的处理:大多数专家意见腔静脉瘤栓手术,适用于无远处转移或区域性淋巴结浸润患者,用此手术患者可望获得较长时间的存活。
(6)转移性肾癌的处理:目前对转移性肾癌处理的一致看法是,①单个转移灶,应争取患肾和转移灶切除,术后辅以化疗和/或免疫治疗;②多发性转移性肾瘤,在条件许可下,亦应切除原发病灶后给予综合治疗,可稳定病情或缓解症状,偶有转移灶自行消失的报道,因而不可忽视转移性肾癌的治疗。
(7)腹腔镜下根治性肾癌切除术: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可避免开放手术中对肿瘤的挤压,减少因手术造成的肿瘤转移,因此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在早期肾癌的治疗中已占主导地位。
(8)氩氦刀治疗:氩氦刀冷冻治疗可同时治疗多个肾脏肿瘤,也可作为肿瘤晚期的姑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氩氦刀治疗可以在B超、CT引导下经皮穿刺进行,也可在开放手术及腹腔镜下直视进行。氩氦刀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为保留肾实质治疗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9)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可以有效保留肾单位,具有单次治疗体积恒定、疗效确切、操作方便、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等优点,同时也可与放疗及手术治疗联合应用,亦可用于其他疗法无法治疗或治疗失败者。
(10)高能聚焦超声治疗:高能聚焦超声具有无创性、靶向性及无明显不良反应等特点,临床取得很好疗效。
(11)微波凝固治疗:微波凝固治疗具有患者耐受性好、疗效可靠、操作方便、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治疗等优点,同时微波治疗后灭活的肿瘤组织还可产生肿瘤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局部及全身的免疫功能增强,起到限制肿瘤细胞扩散及转移的作用。
(12)免疫治疗:多年来已证明人体实性肿瘤内淋巴细胞对其肿瘤细胞有免疫反应,但这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对自体肿瘤的细胞毒作用往往较低,因肿瘤内有抑制的机制,这种TIL细胞需在体外刺激和扩增,使之对自体肿瘤充分发挥细胞毒作用。正常人类淋巴细胞和白介素-2培养能够产生效应细胞称为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即LAK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即TIL细胞亦可在体外用白介素一2扩增,在动物实验发现这种过继性的转移TIL,其治疗效果比LAK细胞强50~100倍,并可破坏其肺和肝的转移灶。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尚在探讨中。
(13)分子靶向药物:目前在临床试用的分子靶向药物有贝伐单抗+特罗凯、索拉非尼等。
贝伐单抗(bevacizumab):用法为10mg/kg,1次/2周,静脉给药,同时每天口服特罗凯(tarceva)150mg。治疗两个月后,57名患者中10名患者(25%)部分缓解,6名患者(15%)稍有缓解(缩小20%~30%),19名患者(47%)病情稳定,同时发现不同部位的转移灶都有客观缓解,包括肺、肝、骨、淋巴结和肾上腺。仅5名患者(12%)出现疾病进展。本试验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5~16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IP)超过12个月,8l%的患者在治疗12个月后仍然存活。
还有一个药物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是一种靶向作用于酪氨酸激酶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抑制剂,主要用于进展期肾细胞癌(RCC)的治疗。
疗效:一组Ⅱ期随机不连续的临床试验,为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包括肾细胞癌。202名进展期肾细胞癌患者在索拉非尼治疗最初的12周后,73名肾细胞癌患者继续维持标签公开的索拉非尼的治疗,65名患者随机分为索拉非尼或安慰剂组,在又一个12周后,即24周时,就这65名随机分配的患者来说,在无进展率方面,随机分配至索拉非尼的患者(16/32,50%)明显高于随机分配至安慰剂组的患者(6/33,18%)(P=0.0077)。索拉非尼组PFS(163天)显著长于安慰剂组(4l天)(P=0.0001,HR=0.29)。
还有63名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参加了试验。结果显示,有2l名患者(33%)获得部分缓解,23名患者(37%)病情稳定超过3个月,19名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病情快速进展。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TIP)为8.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5个月,43名患者仍然存活,预计1年存活率为65%。认为这是近20年来对肾癌第一个真正有效的药物。
不良反应:最普遍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事件为皮疹(38%),腹泻(37%),手一足皮肤反应(35%)和疲倦(33%)。
剂量和用法:索拉非尼的推荐剂量是每次2片(200mg/片),每天两次,不与食物一起服用(至少饭前l小时或饭后2小时)。治疗应持续到患者不再从治疗中获得临床上的益处或直到发生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为止。
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可能需要暂时停药和/或减少索拉非尼的治疗剂量。当必须减少剂量时,索拉非尼的剂量减少至400mg每天一次,隔天一次400mg。
(14)放射性粒子、缓释化疗药物局部植入:将放射性粒子或缓释化疗药物直接植入肿瘤内,可较长时间作用于肿瘤组织,有效杀伤癌细胞,具有全身反应轻微、安全、疗效确切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