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肺癌的转移
2012-05-19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肺癌到了晚期之后想要治愈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很多时候都无能为力,而且重要的是经常会有一些转移的状况出现。肿瘤组织每天向血液中释放癌细胞,脱落的癌细胞随血液或淋巴流布全身,一旦条件成熟,散落的癌细胞会像种子一样在身体的任何组织器官种植,并迅速生长起来,破坏脏器功能,最终导致病人死亡。
而肺部由于淋巴组织分布广泛,血流运行丰富,因此肺癌病人更容易在早期就发生远处病灶转移,甚至有很多病人是由于发现了与远处转移有关的症状,才去就医并确诊为肺癌的,这的确给治疗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但是,即使如此,也绝非说现代医学对发生了远处病灶转移的肺癌患者已然束手无策。事实上,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实施对应转移灶的局部治疗,依然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延缓他们的生命。
提醒不少经过了详细检查,被确认尚未发生远处转移的肺癌患者,可能在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几个月或一两年后,会发生远处转移。既然肺癌病灶已经切除,此时转移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其实这些转移病灶早已存在,只是手术之前很小,经过一段时间,它们渐渐长大,才能被影像学或临床检查发现。当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即使是原来非常微小的转移灶,随着癌细胞继续增殖,病灶日益发展,同样可致人死命。针对这部分病人,医生会考虑手术切除肺癌病灶后,再给予全身的化疗,以求早期控制。
由于肺癌的转移速度非常迅速,因此那些早期首先发现有肺部原发病灶的患者,在被确诊为肺癌之后,就必须立即做骨扫描、脑CT或磁共振检查是否有远处病灶的转移。就算没有,也不能麻痹大意,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的情况随时到门诊进行复查,以期将远处病灶转移的可能降到最低。
脑转移,要靠放疗
肺癌是最常见的颅内转移性肿瘤。当患者出现头痛、呕吐、肢体乏力、精神异常、视力改变、行动障碍等症状后,必须提起高度警觉,做脑CT和磁共振检查判断是否已经发生了脑转移,为治疗争取时间。
一旦证实为脑转移,就必须立即治疗。脱水治疗是最常用的对症处理方法,而如果希望进行根本治疗,则只能依靠放疗了。
缓解某些多发和单发病灶症状,可以使用γ刀,但它对CT、脑磁共振不能发现的转移,不能有效抑制,而且在治疗新发生的病灶时也较为困难。
骨转移,先要止痛
大约有50%的肺癌病人最终会出现多个部位的骨转移,其中以同侧肋骨及脊柱最多见。
骨转移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晚期则表现为局部的顽固性疼痛,并有固定的压痛点。发生骨转移后最可怕的是,一旦肿瘤转移到颈椎、胸椎、腰椎等机体承重骨部位,可能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此外,骨转移还会导致骨质溶解、高钙血症及病理性骨折,使病人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因此,肺癌病人在确诊后应常规做全身骨扫描,以排除可能存在的骨转移。诊断有骨转移后,在积极治疗肺部肿瘤的同时,权衡利弊,在局部控制有好处的前提下,也应及时进行骨转移的治疗。
以大剂量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在治疗肺部原发病灶的同时,也能起到控制骨转移发展,缓解疼痛的作用。
在肺部病灶经化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控制病灶发展。
而那些全身多发性骨转移的病人,专家建议可以用放射性核素治疗取代放射治疗,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由于放射性核素治疗会造成骨髓抑制反应,原则上不能和化疗同时使用。
肺癌转移,是指癌细胞从肺侵入血管、淋巴管或体腔,癌细胞随血液或体液运行,并在远隔部位或器官得以着床,继而增生,形成与原发癌同样类型的癌灶。因此肺癌转移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1、发生的部位必须是原发肺癌的远隔部位。
2、癌症的细胞类型必须和原发肺癌相同。
肺癌转移标志恶性肿瘤的扩散,对机体可造成更大更广泛的危害。肺癌很容易转移,甚至转移灶先被发现,而后才找到原发灶。肺癌的广泛转移是它不能根治的主要原因。
肺癌常按四种形式转移:
1、淋巴道转移;
2、血行转移;
3、局部直接蔓延;
4、局部移植。
肺癌不同部位的转移,常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甚至威胁生命,如脑转移、骨转移、肝转移、脊髓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上腔静脉综合征、食管受压、心包转移、胸膜转移。
总之,肺癌转移常是肺癌晚期的表现,病情的凶险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生存期缩短。对晚期肺癌,采取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人参皂苷rh2等综合治疗,可延长病人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