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术后康复
2012-06-13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喉癌的手术治疗原则是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基础上尽可能保存喉的功能,当肿瘤范围广,不将喉部全切除不足以切除肿瘤的话,则应做全喉切除,而同时做或以后做发音重建术。那么喉癌术后的康复重点是什么?
1、呼吸功能恢复: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鼻腔及咽部对吸入空气有加热、加湿、除尘、灭菌的作用,气管及支气管内是没有细菌感染的。喉手术后,因颈部气管造瘘,外界空气直接进入气管,污染气管粘膜,造成感染,因而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同抗菌素有暂时作用,但难以控制,日久已后,呼吸道习惯于新的环境,分泌物才能渐渐减少。处理上应注意保持居室内空气温暖湿润,尤其是北方冬日,室内干燥,可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使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稀薄易于咳出,必要时可使用祛痰药物。
部分喉切除术后大部分患者除暂时用气管套管呼吸外,功能基本保留。但在戴套管呼吸的时候,也有`气管与外界直接交通的问题。全喉切除术后将气管在颈部永久造口,口鼻不再呼吸,空气是由颈部造瘘口进出。消化道和呼吸道不在相通,保证了吞咽时不会呛咳,但同时也失去了发音功能。
全喉手术后患者在颈部留有永久性气管造瘘口,多数患者不必佩带气管套管,除非经医生确认可以不必再带气管套管,否则不能自行长时间拔除气管套管,以防造瘘口的疤痕收缩引起狭窄。无论带气管套管与否,都应注意保持造瘘口的清洁卫生,防止痰痂阻塞造瘘口,引起呼吸困难。
2、语言功能恢复:
部分喉手术后,患者可以照常说话,只有不同程度音哑。问题在全喉切除后的患者,不能发声。为了让所有无喉患者能够说话,目前全喉切除术后发音重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人工喉发音、第二种是食管发音、第三种是气管食管发音。
第一种人工喉产生的是机械音,使用麻烦,声音以金属音,而且价格贵,很少作为首选。
第二种食管发音优点是不用手控就可以发音,省去携带的麻烦,但只有1/3的患者能够学会掌握这种发音的方法。而且这种发音一般需要专业语言治疗师来指导。
第三种气管食管发音是近年来深受欢迎的发音方式,经过专家的研究、改进,其发音效果越来越好,也是被采用较多的方法。
在这类发音方法中,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美国著名语言病理学家Blom教授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Singr教授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于1978年发表的喉全切除术后重建气管食管发音术(Blom-Singr)技术,这种技术给众多无喉患者的语言康复提供一个有效的、简洁的、可靠的、无误咽的发音方法,使他们重新回到了社会的工作和交流之中。
这种发音方法是在颈部气管造口内于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之间做一小孔,然后插入发音通气管,当病人说话时,用拇指堵住颈前部气管造口处,可获得满意的语言功能。因发音管发音通气的活瓣是单向的,也就是说气体只能通过发音管进入口腔而发音,而吃饭和引水时,食物不能通过发音管流入气管而引起误咽及呛咳,减少了肺部感染的机会。
近几年来我国开始引进开展这项手术技术,体会到这种手术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语言功能恢复快,发音成功率高,患者进食时没有误咽和呛咳。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手术方法即可以在喉癌全喉切除术中同期完成(一期完成),也使用于已做了全喉切除术,现仍不能说话的患者,二期手术完成使这些无喉患者重新获得语言功能。Blom-Singr教授首次报道了90%病人获得了流畅的发音,即使是放疗后的病人成功率也达63%,而施行颈清扫的病人成功率为72%,在过去的十余年中,这项技术在国外已获得了推广应用,使许多无喉患者得到了受益,也受到了他们的好评。目前我国有数万名无喉患者随着这项技术在国内日益推广和普及,必将造福于更多的无喉患者,从而使他们从不能说话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3、吞咽及保护功能:
人在进食时,喉声门关闭,防止食物进入呼吸道。全喉手术后,呼吸和进食分离,没有进食误咽问题。只有在部分喉手术后,由于手术改变了原由生理结构,患者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适应新环境,习惯于在新的解剖条件下进食。主要是通过每日多次、少量进食,开始时难以避免呛咳,但是通过耐心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和练习,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正常饮食。
康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心理的康复。这需要全社会的帮助和患者自身的努力,需要同事和家属对患者的理解和配合,需要患者能理解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需要患者有战胜和克服术后的不适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