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热点资讯 >

中国乳品工业水平世界最高 问题关键在奶源

2012-08-29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中国乳制品行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乳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此次乳协年会的主题是“以爱心换取消费者的信心”,与会者发言多有谈及食品安全、消费者信息问题。

  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国乳业历史上最沉重的打击,行业信誉发生危机,消费者信心降到了最低点,生产和销售遭受重大损失。

  中国原料奶全世界最贵之一

  “中国的原料奶奶价已经成为日韩以外世界上最高的!”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说,这还没有算奶的质量问题。这么高的原料奶成本,让企业很难消化。

  目前国内部分厂商的主要奶源已经不再是收购原料奶,而是进口奶粉,从新西兰等国家进口奶粉后,再制成常温奶、酸奶等产品。

  今年新西兰进口奶粉的价格最便宜时每吨2.2万元,现在在2.3万-2 .4万元左右,如果用国产奶源,成本就要3.5万元。比如,目前原料奶收购价为3.5元/公斤(光明收购价为4.27元),一吨就是3500元,9吨奶做成1吨奶粉,再加上其他费用,差不多是10:1,也就是说一吨奶粉的成本3.5万元,远超进口奶粉。

  宋昆冈给出的解决方案:建立“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由奶农、企业、政府部门参加的价格协商机制,形成与饲料价格挂钩的标准奶基准价格。他还建议政府制定保护基准价格的政策措施。

  自建奶源问题存争议

  长期以来,对于奶源问题,最常见的“药方”就是企业自建奶源基地。在昨天的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把“企业自建奶源基地比例较低”作为当前中国乳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以强调。宋昆冈也在会上表示建立奶源基地、发展自有奶源是行业发展重点。据其透露,目前企业自有奶源比例为30%左右,“十二五”的目标是超过50%。

  对此,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认为,自建奶源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企业“做做样子,给媒体、给社会一个交代”,因为自有奶源成本太高,“企业根本投不起”。他认为,解决奶源问题还是要走“社会化、专业化分工”的道路,几年内就能有彻底改观。

  对此,一名光明的主要竞争对手产品经理对南都记者表示,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光明在新西兰收购了奶源基地。记者了解到,光明2010年收购新西兰信联,去年扭亏为盈,目前该厂是10万吨奶粉的产能,相当于光明一年总的原料奶收购量。

  “这么抽查会抽死人”

  “中国乳品工业水平应该说是世界最高水平。我们唯一的差距就在于奶源。”光明总裁郭本恒说,新西兰等乳业发达国家乳企管理水平未必有中国的好,“他们为什么很少出事?因为他们的奶好”。

  中国乳企生产硬件配备世界领先,管理水平也不差,检测手段、质量控制等都很先进,不应妄自菲薄。

  “现在国家对乳制品的抽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郭本恒说,去年国家抽查光明乳业4553次,折算下来是抽查了几十万个指标,没有一个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已经抽查了2600多次,“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

  “你用这个标准来抽老外试试?我相信如果拿这个标准来抽老外的企业,它要不出事,我可以说我就地辞职!不可能的!”郭本恒说。

  抗癌健康网认为,乳品问题频出,最近蒙牛“过期奶”的问题也甚嚣尘上,不能一个劲把问题归咎于奶源,凡事都要多面看待问题,当然,奶源问题也是当务之急。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