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有毒”?了解与我们朝夕相伴的手机
2012-10-10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摩托罗拉Citrus被评为毒性最低的手机
HealthyStuff.org网站和电子产品维修网站ifixit的专家们通过对36款手机拆解后进行化学分析发现,与我们朝夕相伴的手机,不仅外表充满细菌,其实在它们被生产出来以后,“体内”就藏着多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有毒化学物质。从危险的阻燃剂、聚氯乙烯和溴到铅、锡、铬甚至是汞和镉等重金属无所不包。
该研究抽样调查的每部手机至少包含以下危险化学物质中的一种:铅、溴、氯、汞和镉。这些有毒物质的污染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矿物开采和加工、制造手机到手机使用寿命结束时都会产生污染。研究过程包括针对12类常见有毒化学物质如溴、汞和铅等的化学分析检测,零部件检测包括对外壳、显示屏、电路板和其他关键部件的分解,其中,工作人员发现,数听筒部位最毒,溴和氯的含量普遍最高,长期与这些物质接触,可对生育产生影响,导致婴儿出生有缺陷等问题。
最终,根据化学物质、成分、总体这三项标准,工作人员从0到5给这些手机打了分,分数越低越环保。表格中,绿色栏里的手机为最环保的手机,它们所含的有害化学物质较低,而表格尾部的红色区域便是含有害物质比较多的手机了。其中,摩托罗拉Citrus被评为毒性最低的手机,iPhone 4S和LG Remarq紧随其后。新上市的iPhone 5排名第五,比其主要竞争对手、名列第九的三星Galaxy SIII要好。而所有接受检测的手机中毒性最大的是iPhone 2G,其毒性高到促使绿色和平组织对其构成的环境危害发出了警告。
国内专家:我们对手机了解的太少
南京师范大学化科院杨教授称手机的电子原件含重金属,业内都是知道的。
手机一诞生就有“毒”,说的是两方面,一是电子元件上的重金属等,一是手机塑料外壳中的苯。“劣质塑料外壳的问题一般出在山寨机上。正规厂家的产品,都有ISO质量认证的,产品都通过环评、安评的,问题不大。”
以目前的制作工艺,手机的电池和线路板上肯定会用到一部分重金属材料,短时间内没办法避免。
手机的重金属对人造成危害一般不会通过消化系统而是呼吸系统,因为重金属遇高温会挥发,而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提高,手机使用时发热的情况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至于手机发热会不会造成重金属挥发,从而导致人中毒,目前国内这方面研究的人还很少很少。”杨教授说,发布手机有毒物质排行榜是一家外国的研究机构,是否专业暂且不说,但至少是在开展手机安全的专项研究。
而在国内这方面就很不成熟了,“国人除了知道打手机有辐射对人不好,接通和拨通电话时辐射特别高,手机外壳很脏这些常识还会知道什么?很少。”杨教授呼吁国内可以有更多的机构开展手机安全方面的研究,“手机与我们朝夕相伴,但我们对它其实太不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