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热点资讯 >

20%的盲肠癌初诊时被误诊为阑尾炎

2012-11-28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家住广州市荔湾区的章先生,因右下腹部疼痛、发烧,在家附近小医院被诊断可能是阑尾炎,随后接受了阑尾切除手术。可是,手术之后病情并没明显好转,还出现腹部包块、伤口流脓。无奈之下,章先生来到大医院求医,才知道自己原来患上盲肠癌,才引起肿胀、发炎、疼痛。抗癌健康网表示,因盲肠癌早期没有特殊症状,约有20%左右的患者易被误诊为阑尾炎。
 
 
  初诊是阑尾炎再诊断却成盲肠癌
 
  章先生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已经72岁。去年10月至今年3月以来,他拉便出现带血现象,并于3月26日到附近小医院治疗。医生王某替他坐诊,在做完简单的检查后,他告知章先生是阑尾炎,要求他动手术,切掉阑尾。
 
  章先生表示,起初他认为做完阑尾炎切除手术后病情就会好转,但没想到的是在手术后一个月里,拉便带血还是一如既往,而且更多。章先生及家人就急了,章先生去大医院检查,结果令他非常震惊,医院的医生告知患的是盲肠癌,而且是晚期。
 
  留心大便是否带血,若有需额外注意
 
  抗癌健康网提醒,盲肠癌是消化道癌的一种。盲肠内长期滞留有毒物质不仅可引发盲肠癌,且粪便堆积,影响血液循环。盲肠癌患者早期排便次数较多,便意频频,但无粪便排出,或便秘,有内不适或下坠感;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或暗红,量不多,常伴有黏液便。腹痛也常见,但在患病早期不剧烈,只是隐隐作痛,腹部包块是明显信号。
 
  此外,还有部分盲肠癌患者会被误诊为痔疮,两者最相似症状就是大便出血。当癌变部位局限于盲肠黏膜时,或许大便出血是唯一的初期症状,可惜患者往往没注意到。另外息肉病、结肠炎等疾病也同样会出现大便带血症状。
 
  防癌不要小瞧常规检查
 
  防癌别一味追求高精尖技术,平时有症状就医时不应放弃简单检查。比如查盲肠癌,可以先做大便隐血试验、血红蛋白检查、血清癌胚抗原检查等。
 
  此外预防盲肠癌与大肠癌一样,平时应选择清淡饮食,多吃谷物、水果、蔬菜等高纤维食物,避免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少吃辛辣、烧烤等食物;尽量克服久坐的不良习惯,适当增加活动的时间;四五十岁以上人群,若出现血便、稀便、大便变细或便秘、腹痛等症状,更要提高警惕。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