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逝癌症作家的“生病智慧书”
2013-02-19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知名作家、《人民日报》资深记者凌志军六年前罹患癌症,他以积极的心态进行治疗并奇迹般地康复。这本书记录了他抗癌康复之路的完整过程,堪称一部“生病智慧书”。
手术出院后朋友们纷纷来访,开始了又一轮探望。很多人听说我没有接受化疗和放疗,甚至没有带回一片药来,不免觉得意外。我明白癌症与其他疾病在治疗方面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手术成功不是治疗的结束,而仅仅是开始。我还听说癌细胞的转移概率在手术后的第一年为90%,此后逐年递减第二年70%、第三年40%、第四年20%,即使在医生所谓“临床治愈”,也即五年之后,仍有5%的转移率。所以,对于癌症,即使在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手术之后,仍需再接再厉。
可是,从正统医学的立场来看,你不打针,不吃药,还能有什么治疗呢?难怪朋友们都会用一种疑惑的眼光看着我,也难怪那些癌症患者的家人在给我打来电话时,总是不能满足于我的一些大道理。他们不住地问这问那。把他们那些悲伤、绝望、急切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就是想要知道,他们应当去找哪家医院?去看哪位医生?什么治疗办法最为有效?有没有什么特效药?积极治疗好还是保守疗法好?
他们不约而同地流露出一种倾向:既然得了这种危险的疾病,那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地求医问药。在我这个有了几年治疗体验的病友看来,正是这种逻辑引导着病人走向灾难。
在谈论“有没有治疗措施”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来想想下面这些问题:你是否认为,信念、理智、勇气和毅力也是治疗?你是否认为,亲人和朋友的关爱也是治疗?你是否认为,改善日常饮食起居的每一个细节也是治疗?你是否认为,散散步、吸几口清新空气也是治疗?
像很多癌症患者一样,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当时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到医院去寻找最佳治疗方案。直到手术后出院的那一天,刘向阳大夫的一番话颠覆了我的思路。
当时他只给我开了出院单,却没有药方。我不免有点惊讶,于是我一个劲儿地问他,回家后还应当采取一些什么治疗措施。“不要以为只有手术化疗打针吃药才是治疗,”他回答,“其实,走路也是治疗,吃饭也是治疗,呼吸新鲜空气也是治疗。”
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已经做好准备打一场持久战,不再期望速战速决。在我看来,癌症患者的康复前途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是癌细胞本身的性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恶性程度;第二是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第三才是治疗。首先需要明白的是,第一条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癌症只不过是一种慢性病,而不是绝症。正因此,决定康复前途的第二和第三个因素才格外有意义。正是第二和第三个因素有着很大的改善空间。
我们当然可以经由医学意义上的治疗,来抵御癌细胞,但更有效更少副作用的途径,却有可能是非医学意义上的治疗。“非医学意义的治疗”是我自己杜撰的一个词。它能鼓励我这个医学外行,坚定地走自己的康复之路。没有量化的标准来确定它的“疗效”有多大,我的标准就是“自我感觉”能够给我带来身体舒适和精神愉悦的办法,我就尽力地、持续地去做。
我把这些方法归纳起来,叫做“康复九策”:1.树立正确的治疗理念;2.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3.每天做好五件事:吃、喝、拉、撒、睡;4.适量散步;5.多晒太阳;6.深呼吸;7.修炼一副好心情;8.沐浴在家人和友人的关爱中;9.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猜想它是因人而异的。我自己感觉良好的办法,不一定在别人身上也会好。应当提醒你的是,癌症多种多样,因此任何治疗方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因人而异”和“因时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