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百家争论 >

长假出游谨防中暑

2013-09-10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十一长假虽然已是深秋时节,但是,南方的秋老虎威力并不小,三十度以上的气温也并不少见,因此,长假出行同样要做好防暑防晒工作,出游易中暑,轻者头晕眼花,恶心呕吐,重者突然晕倒,四肢痉挛,甚至虚脱而死亡。那么在长假外出旅游时应怎样预防中暑呢?

  避免穿深色衣服

  热天出游要尽量多穿浅色衣服,因为白色、浅色衣服散热快;黑色或蓝色衣服散热慢。

  避免一次猛喝水

  旅途中,口渴时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饮用量少,这样利于人体吸收。

  热天出游易中暑,轻者头晕眼花、恶心呕吐,重者突然晕倒、四肢痉挛,甚至虚脱而死亡。那么在五一外出旅游时应怎样预防中暑呢?记者综合四川南名医院专家说法,为读者总结了一些预防中暑的诀窍。

  穿衣篇 多穿白色浅色衣服

  十一出游要尽量多穿浅色衣服,因为白色、浅色衣服散热快;而黑色或蓝色衣服散热慢。

  此外,在艳阳天出游,可尽量“装备”遮阳帽和墨镜。编织草帽的原料多为空心,里面储存一定量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利于散热。另外草帽对阳光辐射还有一定的遮挡作用。

  饮水篇避免“暴饮冰饮”

  天气炎热,人们在旅游出行时要避免出现“水中毒”,必须掌握好喝水的技巧。

  第一、要喝适量的淡盐水。在旅途中喝一些淡盐水,可以补充大量排汗带走的无机盐。

  第二、喝水要次多量少。不少人在生活中习惯以口渴与否来决定是否需要喝水,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口渴是人体水分已经失去平衡的一个重要信号。旅途中口渴时不能猛喝,应分多次喝,且饮用量少,这样利于人体吸收。

  第三、尽量避免喝下温度过低的饮用水。夏季旅游出行的运动过程中,人体的体温通常较高,喝下大量冷饮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专家建议,旅行者最好不要喝5摄氏度以下的饮料,喝10摄氏度左右的淡盐水比较科学。这样既可降温解渴,又不伤及肠胃。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