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存脐带血真有用?
2014-12-18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脐带血”是产妇生产时胎儿娩出断脐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原先,它一般会作为医疗废物被扔掉。但医学研究发现其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也就是血细胞的“原始细胞”,可以用于“重塑”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
近年来,脐带血一方面被证实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同时又饱受质疑。其争议主要集中在产妇自存脐带血的利用率、费用、治疗效果等方面。
目前我国脐血的适应症有80种。北京市脐血库为国内各家移植医院提供的脐血中,共涉及37种疾病的治疗。这些适应症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肝硬化等。
这意味着,脐带血并不能“包治百病”,而是具有严格的适应症范围。据了解,目前脐血实际用于临床的疾病中,以血液病居多。据媒体报道,有专家表示卫生部门正在修正,有望批准扩大脐带血干细胞临床适应症的范围。
目前北京市脐血库应用于临床的脐血中,大部分来自公共库,自体库只有11例。对此魏晓飞坦言,自存脐带血并应用于自身,一定程度上确实属于“概率事件”。
同时,一些遗传疾病由于自身基因缺陷所致,可能不适合用自己的脐带血治疗,如一些血液和免疫系统方面的遗传病。“上海婴儿8个月被诊断为白血病,临床上会认为和遗传因素有关,因此慎重起见没选择自体脐带血,而是选择了公共库脐血。”
遗传病患者自存脐血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价值。“比如可以用于组织修复、再生医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