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视路怒症 保持健康

2015-05-13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近日,成都三环路娇子立交附近发生一起打架事件,引起了不少的关注。抗癌健康网认为,整个事件背后蕴藏了一个心理学现象———路怒症。它泛指在驾驶途中遇到某些刺激或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及冲动行为。这似乎已是汽车时代的“通病”。
 
 
  一项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司机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 至少1/3的司机有过“路怒”经历。近年来,由于有车族迅速增加,拥堵日益严重,马路上大多驾驶员是驾龄短、驾驶技术不过关的“菜鸟司机”,加上部分人的不文明行车习惯,导致路怒情况时有发生。
 
  抗癌健康网指出,路怒症成因复杂,可能的心理解释有三点:第一,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良情绪持续产生,缺乏有效的释放途径,逐渐积压,致使在驾车过程中发泄。第二,在抵达目的地之前,人们会习惯性地保持警觉、紧张的自我防御姿态,很容易将遇到的压力、阻碍视为挑衅。第三,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自由便捷的象征,驾车能满足其驾驭感和操控感。当受种种原因抑制时,驾驶员会感觉被束缚,容易激起愤怒。
 
  小编提醒,无论是驾车,还是日常生活中,当强烈的愤怒情绪来临时,人们往往还来不及觉察和反应,就会做出不理智的举动,结果则多半是以悲剧收场。
 
  抗癌健康网认为,为防止冲动造成无谓伤害,心理学上的“正念”或许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正念,就是用不带任何评价色彩的态度,觉察当下所发生的一切。它能帮我们觉察和识别情绪、控制身体反应、减少“短路”行为,从而阻止“怒不可遏”的人犯错。具体做法是:停止即刻反应,做三次深呼吸,让自己冷静至少6秒钟,想想冲动后的结果,可能选择会完全不一样。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对有车族而言,驾车时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应尽量告诉自己心情烦躁是自然现象,不要受其干扰,努力使自己镇定安静下来,尽量保持宽容的心态。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