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过度活动尽早治
2015-07-09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排尿问题常让人觉得羞于启齿,似乎不到严重影响生活的程度,就被“视而不见”。专家指出,这是导致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就诊时间晚、症状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尿急、尿频、夜尿、急迫性尿失禁为其四大核心症状。中国首个大规模膀胱过度活动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总患病率为6.0%;41岁及以上人群为11.3%,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进一步升高。
与公众所熟知的糖尿病等相比,膀胱过度活动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更大、负担更重;夜尿为其症状之一,还会显著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等。此外,中国泌尿外科门诊下尿路症状调研结果显示,近1/3的65岁以上老年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会发生摔倒,并因此引起髋部骨折等,约1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1个月内死亡。
然而,从我国目前的诊治现状看,就诊率低、就诊时间晚、症状重的问题比较突出。调查显示,仅有15%的患者寻求治疗,50%的患者得到正确诊治;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评估结果则显示,近60%就诊患者存在中重度症状。廖利民说,他就曾接诊过一名患者,一晚上夜尿达到30~40次,几乎坐在马桶上起不来。
如何能够尽早、快速识别膀胱过度活动症?廖利民推荐使用OABSS(见图表)进行自我评估。即选择最近一周内最接近平时的排尿状况,针对4个问题分别评分。如果问题3(尿急)得分≥2分,且总分在3分以上,就可诊断为该病;同时还可基于OABSS得分判断症状的严重程度,3~5分属于轻度,6~11分属于中度;超过12分属于重度。
和很多疾病一样,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接受治疗越早,越有利于病情控制。因此,一旦发现评分属于中度以上,就应尽早就诊。在治疗时,通常会采用药物治疗与行为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膀胱训练和盆底肌肉训练。前者可通过延迟排尿、延长排尿间隔时间,逐渐使每次排尿量大于300毫升,还可以通过定时排尿,减少尿失禁次数,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后者则通过增强盆底肌肉训练,帮助人实现更长时间的憋尿。廖利民建议,有类似问题的患者,还可以通过写排尿日记详细记录排尿状况,有助于病情的监控和治疗。